APP下载

建设新时代档案人才队伍的探索与思考

2020-10-12刘海毡

管理学家 2020年13期
关键词:项目制档案馆人力资源

刘海毡

[摘 要]档案工作已进入新时代模式,作为档案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也有了新的发展要求。文章从新时代档案工作新挑战的视角,结合现阶段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提出打造科学合理档案人才队伍结构、创新档案人才管理和培训方式方法的意见建议,为锻造能力过硬的档案人才队伍建言献策,助推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档案馆;新时代;档案人才队伍;人力资源;项目制

中图分类号:G271.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定位,也是一个新的发展站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工作随着时代滚滚向前的发展大潮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时效性低”“机械”“重复劳作”“深居简出”,这些刻板印象早已从档案人的标签中摘去,“与时俱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复合型人才”“综合组织协调能力”“资政辅政洞察力”等新标签,是新时代档案工作对兰台人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在新旧交替中完成档案人才队伍的华丽褪变,是各级档案部门在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的重要挑战,是开创新时代档案工作新局面的关键步骤。

一、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一)人才短缺,结构单一

由于社会档案意识普及不足,党委、政府部门档案意识淡薄等多方面的原因,档案工作一直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档案馆人才配置一直处于短缺状态。

人才的短缺主要体现在人员编制数量不足和人才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两个方面。以佛山市顺德区档案馆为例,机构改革后,顺德区档案馆档案管理科在编人员7人,承担区直多个立档单位的档案接收与征集、十余万折合卷馆藏档案的保管、查阅利用、档案开放鉴定和查密工作,以及政务活动声像档案的征集和拍摄、口述历史档案的采访录制等多项基础职能,人员力量和工作总量配置失衡。但随着档案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会装订立卷”这些原有的档案工作标准已不能满足档案馆事业发展的需求,以往长期以此为标准配置或培养的人员队伍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导致档案部门难以应对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新任务。

(二)人才流动性大

人才流动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单位或服务对象按照本人意愿发生变化的社会现象。由于旧体制、旧模式下档案工作属性制约,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发展空间不足,个人成长通道相对狭窄,导致档案馆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人才流动性较大[1]。人才流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搞活用人制度,合理使用人才,调动工作积极性。稳定的人才队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人才在适度范围内合理流动,才能发挥人才流动的正导向。同时,合理的人才流动应当是人才密集的部门向人才缺乏的部门流动,档案馆本身就缺乏人才,但现状却是有限的人才向外流动,造成了人才逆向流动现象。长此以往,必定影响档案事业的发展。

二、建设新时代档案人才队伍的对策

(一)正视档案馆的功能定位

“为党管党、为国守史、为民服务”是档案馆的职责,档案工作者肩负着记录和传承文明的义务,档案馆的功能地位毋庸置疑。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档案法,并以第47号主席令的方式予以公布,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修订的档案法进一步健全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机制,强化了各级人民政府加强档案工作的责任,从而为档案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提供了法律保障。党委、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档案馆的功能定位,用新视角看待档案馆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重要基础性地位,根据各级档案馆馆藏情况,在财政投入、硬件配置,尤其是人员编制数量方面给予相适应的投入,解决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难题。

此外,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积极探索设置档案馆二级机构,扩充人力资源。以佛山为例,由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投入近4.7亿元打造了总体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库房面积2.1万平方米的档案馆新馆,并于2016年投入使用。作为新馆建设和发展的同步规划,早在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佛山市档案中心成立,作为佛山市档案馆下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行使职能,这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二级机构的设置,创新性解决了档案馆人员短缺的瓶颈问题,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蓝本。

(二)打造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

1.严把人才引进关,做强运转“配置”

人员编制问题解决后,人员的招录就刻不容缓。如何把好人员招录关,这就考验着档案馆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岗位空缺大于招录人员的情况下,应根据档案馆中长期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进行衡量,按照轻重缓急进行铺排,甚至直接制订三年或五年周期的中长期招聘计划,战略部署人力资源。数字化档案馆和档案室的建设和运维,必然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安全挂钩,IT类专业人才的配备对档案馆来说尤为紧迫。其他岗位也有其内在的素质要求,比如:档案编研需要一定的文史学识积淀,档案宣传需要敏锐的新闻嗅觉,日益增长的档案馆藏也不能再单靠人工盘点管理。如何通过科学制订招聘计划,把匹配岗位所需的内在素质要求反映到招录人员的学历、专业、年龄、技能要求等外在量化的模块中,需要档案馆招考人员对各类专业学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需要有一定人力资源经验的积淀。

2.精准用人用岗,确保“人岗相适”

因岗择人,择优录用,是确保人岗相适的关键要素。作为人事管理的部门应及时发现苗头,作出最优调整。也可以参考部分省市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的岗位选择模式,实行逐层级双选机制,即中层干部经民主测评竞聘上岗后,中层和基层员工根据“双选”权利,把“人岗相适”的决策考量分担到每个员工的选择与被选择上,保障大范围内“人岗相适”的情况下,再进行精细化调整。

3.构建递进式人才梯队,形成“可攻可守”人力资源格局

猜你喜欢

项目制档案馆人力资源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运作机制与治理逻辑
多学科协同的项目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研究
校企合作推动项目式教学的研究
when与while档案馆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