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童谣为载体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2020-10-12沙拉娜·阿合买提
沙拉娜·阿合买提
摘 要: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语言领域课程应该遵循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利用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探寻多种途径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提高语言领域课程的实施效果。本文结合幼儿园以童谣为载体的语言教育展开探讨,并对听、念、诵童谣提高儿童语言能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童谣;幼儿语言发展;作用
童谣具有句式简短、结构简单、生动形象、语言富有节奏等特点,符合幼儿时期语言学习与发展的规律,适合通过听、念、诵等多种形式学习语言,因此深受幼儿园教师青睐,也受到了幼儿的喜爱。在幼兒园语言领域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以童谣为载体开展了相关探索,以发挥童谣的教育价值,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利用童谣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在幼儿语言发展中,听作为说的基础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是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该从这一点出发,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有意识地提高他们倾听的能力。幼儿时期有意注意维持时间短,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所延长,但大班的孩子其有意注意时间也不会超过15分钟。所以说,在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时候,我们要选择适合他们这一特点的听读材料,童谣就是非常适宜的载体,符合幼儿语言学习规律与审美心理。由于童谣字数少、结构简单、形式活泼、口语化,因此易于幼儿接受,并使他们产生亲切感。童谣听起来富有音乐性,优美的音律非常符合幼儿时期的欣赏心理与兴趣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听家人诵读童谣还能使幼儿感受到温暖的亲情,从而使他们的情感增添了抒发的渠道,对于他们进行情绪调节具有一定的帮助。所以,童谣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审美特点。每次倾听,孩子们都是带着很强的审美期待,注意力非常集中。因此倾听童谣可以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反复的倾听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力,提升语感。
二、借助童谣教会幼儿正确发音
幼儿时期要重点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是促进他们语言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幼儿时期首先要学习正确发音,这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基础。实践证明,大量地读童谣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如何发音。因为童谣语言优美,富有节奏和韵律,因此易于幼儿接受,可以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说,借助童谣进行语音教学是教会幼儿正确发音的一条便捷途径。在教会幼儿正确发音方面,无论是成人给孩子们读童谣,还是孩子们自己读童谣,都可以起到训练幼儿语音、语调的作用。成人给幼儿读童谣会很在意自己的发音,正确的语音、语调输入对孩子们语音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读童谣,孩子们的唇、齿、舌、腭等的发音功能都会得到有效锻炼,这是让孩子们充分感知发音部位、掌握发音方法的重要途径。借助童谣不但可以教会孩子们正确发音,还具有矫正他们不良甚至错误发音的习惯。一方面在反复读童谣的过程中正确的发音得到强化,另一方面随着诵读次数增多,孩子们对语音的感知得到加深,对语言输出的质量必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当诵读时停顿减少,流利程度自然就会提高,这是利用流利程度来减少语音错误的重要方法。在童谣的多种艺术形式中,绕口令经常用来帮助幼儿纠正语音,也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语言训练材料。绕口令源于民间语言游戏,其把声母、韵母或声调容易混淆的字组成反复、重叠绕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快速念出来。教学实践证明,念绕口令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思维发展,还有利于身心愉悦,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有的幼儿分不清鼻音n和边音l,有的教师就使用《妞妞和牛牛》这首童谣来帮助他们纠正发音,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通过童谣诵读培养幼儿语感
语感是我们对语言的感受力,发展语感可以提高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语感的增强有利于提高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能力,更容易感受到语言文字内含的丰富性,并能更加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与交流。在幼儿园时期培养幼儿语感,将有效促进他们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能力的提高。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在语言教育方面,我们要重视语感培养,幼儿语言教育亦是如此。诵读童谣,特别是大量的诵读可以快速培养幼儿的语感,帮助他们掌握语言。我国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名言,同时它也让我们意识到“读”是帮助孩子们感知语言的关键。诵读注重停顿、节奏、重音、语调,等等,反复诵读可以使人更易于辨别词语的表达色彩,多读还能帮助我们感知语言的运用规则。
语言既是幼儿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时的工具,对于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大脑发育及发展思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幼儿期有很多语言发展关键期,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与生理特点,选择适宜的载体进行语言训练,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童谣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文学作品,以其为载体进行语言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培养幼儿语感,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伟娟.童谣,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助推剂.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2017(5):4-4.
[2]邓欣.借助苏州儿歌童谣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启迪:教育教学版,2017(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