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工科院校本科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探索

2020-10-12张庆禹孙志勇吴昊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工科院校本科

张庆禹 孙志勇 吴昊

[摘 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科创团队进行积极引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文从目前建设工科院校本科生科创团队所面临的问题出发,针对性的提出了工科院校本科生科创团队培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工科院校;本科;团队培养;科创能力

[基金项目] 2016年度山东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智慧校园背景下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研究”(SKDXGTD-201603);2017年度山东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新常态下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基于校园文化视角”(SZJYY-1707)

[作者简介] 张庆禹(1989—),男,山东滨州人,硕士,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孙志勇(1979—),男,辽宁朝阳人,博士,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吴 昊(1978—),男,山东临沂人,工学硕士,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8-0081-02    [收稿日期] 2020-04-14

引言

“创新”作为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成为企业工作岗位的刚性需求,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高水平本科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能够对本科生的科创能力培养与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一、本科生科创团队培养现状

大學生是学校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而科创团队则是创新活动最直接的组成形式。目前,各类院校之间的本科生科创团队发展存在着诸多不足。

1.团队组建不全面。团队是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主要形式,需要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的合作共创,需要不同专业知识的融合、实践,需要思想的交互与碰撞激发灵感。但是受自身专业思想的影响,许多科创团队组成人员专业单一,跨学科、跨专业组队的情况较少。同时,在组建团队人员的要求上,存在重视成绩、忽略特长等问题,一部分科创团队吸纳成员,主要以学生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而忽略了一些对专业兴趣高、业务能力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从而限制了团队自身的发展与学生本身科创能力的培养。

2.激励机制不健全。部分院校对于教师参与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激励措施不健全,往往有政策,难落地,导致教师指导学生科技竞赛的积极性不高,投入有限。此外,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奖励力度较小,学生获奖后奖励不能满足基本参赛需求。从赛前准备到正式参赛除了投入时间、精力外,还会投入一些费用甚至金额比较大,导致学生参加竞赛具有选择性,或者因为费用问题放弃参赛,这也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少的原因之一。

3.氛围营造不充分。创新氛围是引导学生参与科创活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创新氛围的浓厚程度与参与科创大赛学生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正比关系。目前,科技创新氛围营造往往是一时的,采取的政策措施没有衔接性,存在时间衔接跨度大,缺乏连续性与持久性。同时,对取得优秀科创成果的团队和个人宣传力度不够,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可靠性降低,科创氛围营造也就达不到应有效果。

4.平台搭建不完善。高校创新平台建设发展的并不完善,使得许多科创团队缺乏一定的硬件、软件支持。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由于经费限制、场地不足、重视不够等原因,能够提供的硬件支持有限,很大程度影响了本科生的科技创新工作发展。另外,学生科创团队指导教师配备、学生科创素质培养、参赛机制等不完善也是制约科技创新工作发展重要因素。

5.其他不足方面。科创活动长效机制不足[1]。受限于科技创新宣传、氛围营造以及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等因素影响,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参与,进行的科创活动难以系统化,导致难以推动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同,在合作中会存在沟通不畅、目标不一致、观点不同问题,导致团队沟通存在问题。此外,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较少,创新意识形成缓慢。

二、本科生科创团队培养措施

1.加强思想引领,增强科创活力。一支优秀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不仅在于为学生提供物力、人力支持,而且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2]。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弘扬优秀科学家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宣讲,学习传承科学家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加强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积极投入科创活动的动力。

2.营造浓厚氛围,促进科创引导。科创活动具有抽象性、难以理解、完成难度高的特点,因此通过线上线下营造浓厚的科创氛围。线上,发挥新媒体覆盖面广、受众面大的优势,通过校、院两级两微一端、QQ等网络平台,依托学生科创社团新媒体进行科创活动通知和学生获奖先进事迹宣传。线下,通过主题团日活动、科研讲座、学生科创达人经验分享会等方式进一步对学生科创氛围进行引导。同时,在科技创新竞赛期间,利用条幅、橱窗、宣传栏悬挂宣传标语,对营造浓厚的科创氛围也有积极促进作用。

3.培养科创兴趣,提高科创参与度。一个优秀的团队,组成团队的个体因为相同的目标、兴趣而凝结在一起,从而拥有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因此,培养一个优秀的团队,不仅要培养团队个体的专业兴趣、目标和方向,更要确定科创团队的整体目标和方向,这对科创团队的发展和生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学术讲座、论坛、沙龙等活动,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兴趣小组,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都有助于促进科创兴趣的培养。

4.积极创造科创条件,搭建创新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积极创造科创条件,要为科创团队提供必要的创新硬件设施;打破学历、专业的限制,鼓励支持研究生带本科生组队参赛;提倡不同专业学生组建团队,发挥专业互补优势。强化政策支持,对参赛团队的学生,根据参赛情况在评奖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配备水平较高、负责任的科创团队指导教师[3],从而激发广大教师和学生投身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参赛热情。

5.丰富科创活动形式,进行实践引领。让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去,实现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学生专业实习,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深化校企合作,开展校企合作科创团队。以大学生就业形势为导向,实现校企共育模式。通过大学生科研模式,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不仅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还能够增强高校人才培育模式;积极组织学生的对外交流和参观学习激发学生科创的兴趣,调动学生科创的积极性,以此促进科创团队的建设。

6.打造科创品牌,实现品牌效应。打造学生科创品牌,突出优秀的科创团队,在学生之间,积极宣传,引导气氛,最终影响学生们参与科创团队的积极度和参与度。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效应,校、院要积极的发挥火车头的作用,引领方向的正确发展,大力宣传、积极表彰、物质激励、精神鼓舞等政策,来促进品牌效应的形成;个人层面,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引导,适当宣传,培养学生的热情和信心,引起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同和追求。

7.建立长效机制,形成科创传统。在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上,要以学生成才为目標,以素质教育为核心。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安排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落实学生参与科创活动基本技能培训;组建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团队,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构建系统的科技创新竞赛体系,形成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坚持学校积极引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教师科研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多部门全方位分工协作的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开展分层多类的科技创新活动,吸引师生参与创新实践。

结语

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是大学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和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在团队组建、政策激励、氛围引导、学生个体、平台搭建等方面对工科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进行了剖析,通过不断完善学校的科创团队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科创能力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铁磊,王志涛.基于公共实践平台系列选修课探索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J].黑龙江科学,2018,9(19):10-11.

[2]李英哲,陈郁芬.以学生科创中心为抓手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2-13.

[3]张永强,李振跃,王巍.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工程类学生培养质量的路径探析——基于专业认证和“卓越计划”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02):22-26.

On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ams for Undergraduates in Engineering Colleges

ZHANG Qing-yu,SUN Zhi-yong,WU Hao

(College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Shandong 266590,China)

Abstract:The core of quality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ctively guid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am.Starting from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creative team of undergraduates in engineering colleg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creative team of undergraduates in engineering colleges.

Key words:engineering college;undergraduate;team training;scientific innovation ability

猜你喜欢

工科院校本科
工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的几点教学体会
论中国画本科学习
体育美学对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