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设计

2020-10-12李奇峰姚政杨云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生物化学教学设计

李奇峰 姚政 杨云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传统生物化学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培养高素质中医药学人才需要。生物化学教学模式需要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转变。该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自主学习理论、教学策略理论和教育目标分区理论,在前期教学改革探索基础上,结合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实际和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生物化学;教学设计;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课题“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018JB20)

[作者简介] 李奇峰(1977—),男,云南昆明人,硕士,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学教学与研究;姚 政(1977—),女,云南文山人,硕士,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性疾病研究、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与研究;杨 云(1964—),女,江苏金坛人,硕士,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与医学分子生物学方面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8-0009-04     [收稿日期] 2020-04-21

如果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和仆人,那么研究生命本质的生物化学就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皇后和仆人。生物化学每一个重大科学问题的突破不仅使人类更进一步理解生命本质,而且深刻改变人类对世界的看法。生物化学对医学、药学等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学科的催化和引领作用,对探索中医药科学内涵揭示、促进作用,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指导作用,批判伪科学的利刃作用,对未来世界发展的重大引领作用,理应激发出学生极大学习热情;生物化学发展过程中科研人员表现出的坚持真理、勇于探索、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自我批判、甘得寂寞耐得住贫穷的牺牲奉献等宝贵人文精神理应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强大的精神动力;生物化学发展过程中精妙实验设计、“模型”研究、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理应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科研素质有利保证。但这一切在以往生物化学教学中都很难在学生心田中烙下深刻印痕。生物化学是皇后,高贵的让学生高攀不起;生物化学是仆人,卑微到学生无法体会。学生宁可被各种社会上伪科学摆布,也不知道拿起生物化学这把利刃,去刺破伪科学的幻象。我不禁要问以往的生物化学教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一、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的现实困境分析

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学生面对的是看不见的分子及其结构,交错、纷繁复杂的反应历程和网络,甚至是复杂到教师都记不全的分子组装体系,学生难以想象、理解、记忆,挫伤学生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中医类院校文科生比例较高,很多文科学生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相对薄弱,或多或少对生物化学课程产生畏难情绪。这导致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一脸茫然,甚至无心听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受到教学班学生人数多、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学进度规定严格,教师注意力分配限制等因素限制,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学生。教师每次教学互动只能与有限学生进[1]行有限互动。这产生两方面后果:师生互动的缺乏,教师无法及时得到教学反馈,限制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由于学生能参与课堂互动的几率低,师生交流减少,教师无法充分了解学生,不能给学生以及时响应和指导,学生普遍没有存在感、参与感。失去师爱的呵护与激励,学生对学习投入有限,知识不能迅速建构,进而导致更严重的恶性循环。

随着偏临床教改的深入,生物化学课时被压缩。教师要完生物化学教学任务,就必需按照教学大纲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动作。理论上多媒体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但在实际实践中,教师不得不更多倚重多媒体。多媒体所呈现丰富信息并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支撑,过多的信息反而分散了学生注意力,挤占学生思考时间,难以在课堂上完成知识意义建构,学生感到迷茫、挫折和苦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碎片化,思维条块化,无法抓住重点,教学应有的效果被严重弱化,学习效果难以保持。多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未能成为学生意义建构支撑,反而变成填鸭式教育的翻版,呈现学生学的不一定快、忘的更快的尴尬局面。

生物化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教育,对维持学生学习态度、情绪和信念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生化教学中,人机交流占据了师生交流的大部分时空,教师成为知识的呈现者,学生成为知识的负载者,教师的情感影响力明显淡出。在高密度知识负载的课堂之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注明显减少,失去很多相互借鉴契机,缺乏教师和同伴给与的肯定和褒扬,失去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行为反思,教室中虽同学众多,但学生仍在艰难的孤独前行。

生物化学当前的教学困境既是生物化学学科特点决定的,也与当前教学模式有关。当前的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世纪医学类人才的培养需求,生物化学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应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论的物质和理论支撑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中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从此这一提法逐渐成为权威性的术语和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以学生为中心”是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逐渐发展起来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多种感官綜合刺激、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提供了丰富资源。而“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资源提供”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属性,是组织“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基础物质条件。

自我决定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合作学习理论、教学策略理论和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论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可以归纳要义为:(1)教学必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2];(2)教学过程要明确学习意义,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并通过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3];(3)教师要用好归属需要,通过提出学习要求并监督实施、创建积极学习团体等方式,促进学生从外在动机驱动向内在动机驱动转变,提高教学效果[2,4];(4)要做到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估,对学生原有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做出准确的评价,据此确定合理教学目标,并力争使教学目标准确处于最近发展区上沿[5];(5)教师不能包办学生探索过程,也不能对学生遇到的困难置之不理,而要通过启发、引导、建议给予学生学习支持[2,5];(6)教师要及时准确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做出反馈和响应,要通过全面的形成性评价,督促学生有效學习[2];(7)学生学习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和意义的共享与协商,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促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帮助学生高效完成知识意义建构[6-8];(8)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够有效使学生有胜任感、归属感,可强化其内/外在动机,激活学生学习积极性[9];(9)要善于运用教学策略,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情景[ 10,11 ];(10)教育分类目标理论,将知识分为知识维度和智慧技能维度,其不仅是考察“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参考,也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12 ]。这些要义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理论基石,是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指针,是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实践的行为准则。

三、生物化学理论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内容

笔者依据“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物质基础条件和理论原理,在充分分析学情和学生特点、教学内容特征、教学目标基础上,运用合适教学策略,合理构建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学习方法及评价方法,对“以学生为中心”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进行了设计,以期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环境设计。学习环境包括信息资源、认知工具、教师配备等物化资源,还包括任务情景、微课视频等软资源。教学环境设计应合理运用抛锚策略、认知学徒策略、支架淡出策略等模式,合理构建学习环境。当前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特别关注任务情景软资源的运用。作为中医药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师应熟知生物化学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背景和过程,生物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健康和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关系,生物化学促进现代中医药发展重大事件和重大意义。这些重大事件和问题稍加改造就可以成为任务情景,而且这些问题是中医药学生所特别感兴趣和关注的。用这些问题创建任务情景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并能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精神,强化学生专业思想。此外学生普遍具备的个人信息终端(手机等)也要逐步、合理纳入学习环境设计。

2.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在课前通过微课、翻转课堂、阅读材料(教师有意设计一定量错误,课前下发)改错、共同备课等形式组织。上课过程中通过微主题小组讨论,各种形式和环节的形成性评价进行组织。课后通过个性化辅导,学习笔记交流讨论,案例教学、开放性实验设计、所学内容博客制作等形式组织。学习活动设计要用好课内和课外两种资源,实现(1)通过多维度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对意义的建构,(2)教师通过学习活动了解学生,并通过快速响应维持、增进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更积极的意义建构两个目的。

3.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设计。自主学习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基本原则和要求,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学习内容要密切联系医学临床实践和生活实际,要紧密联系现代医学、药学和中医药学发展,甚至是建立在展望未来基础上的学习主题。这里以脂类代谢章节为例,提出三个自主学习主题供大家参考。(1)在血浆脂蛋白章节之后,要求学生从策略上设计一种攻击肝脏部位癌细胞,而不攻击其它正常组织细胞的药物;(2)在酮体内容之后,要求学生用生物化学知识回答糖尿病伴酮酸中毒时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胰岛素;(3)在磷脂代谢章节之后,要求同学讨论、评价“吃哪补哪”的社会争议和科学内涵。总结以往教学经验,自主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三方面检验:一是教师观察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新想法速度;二是学生所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学风,以及敢于发表自我见解的精神和乐于跟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三是完成学习报告。

4.形成性评价设计。学习效果评价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学习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传统的只注重考试成绩即教师单向对学生的评价与最近发展区理论、自主决定理论相违背。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反映学生个体学习效果、学习过程中个人发展,也与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要求相违背。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考试也不仅仅只为对学生学习结果评价,考试要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工具。“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评价很自然只能是形成性评价,“以学生为中心”的形成性评价要求多元化的评价指标,教师、自我、同学等构成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学习者进行多元化评价。

(二)生物化学理论课的教学设计表现形式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为核心,结合以往教学实践经验,教学设计由固定教学行为模块和学生自选模块构成。固定模块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的教学活动,而自选模块学生可依据自己喜好选择一项完成。形成性评价着重考察学生识记、理解目标层次内容,学生自主学习态度和在学习中取得的发展。对更高层次教学目标不做硬性要求,但对表现突出学生给予加分奖励。这种设计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能较好克服以往生物化学教学缺陷,较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有效促成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避免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教学设计参见下表。

四、結束语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皇后和仆人,如何通过生物化学教学让学生用好这个仆人,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皇后的优美、高雅、无暇、至尊至贵,进而心向往之。应该是每位生化学教师终其一生始终思考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论为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一种更好的选择,但仍需要各位生物化学教师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物质和理论基础等进行不断思考、创新和完善。笔者通过前期探索,在本文中就“以学生为中心”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重新进行了设计,以此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交流和提高。

参考文献

[1]Edward L Deci,Richard M Ryan.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New York,USA.Plemum,1985,10-15.

[2]徐美娜.“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05):14-23.

[3]Richard M Ryan,Edward L Deci.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s:Classic Definitions and New Directions[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0,25(1):54-67.

[4]Richard M Ryan,Edward L Deci.The “Third Selective Paradigm” and the Role of Human Motivation in 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election:A Response to Csikszentmihalyi and Massimini[J].New Ideas in Psychology.1985,3(3):259-264.

[5]王光荣.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6):122-125.

[6]王化玲.大学英语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建构主义视阈[J].学术交流,2010,3:193-197.

[7]刘炳如,梅人朗.临床教育中的同伴互学活动[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4(01):23-26.

[8]吴小琼,卢海莎,徐敏,等.创新驱动下的“互教式”课程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广州化工,2016,44(08):224-226.

[9]洪蕾.初中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7(04):60.

[10]伍康钦.期望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学习拖延心理的理性思考[J].青少年学刊,2017(06):32-36.

[11]武法提.基于WEB的学习支持系统——新型网上教学系统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2(04):38-41.

[12]黄莺,彭丽辉,杨心德.知识分类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论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修订[J].教育评论,2008(05):165-168.

"Student-centered" Biochemistry Teaching Desig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LI Qi-feng,YAO Zheng,YANG Yun

(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Yunnan 6505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e traditional Biochemistry teaching model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alents.The teaching model of Biochemistry needs to be changed to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l.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elf-determination,the theory of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the theory of autonomous learning,the theory of teaching strategy and the theory of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Combined with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Biochemistry and the goal of talents train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the teaching design of Biochemistry theory course has been reformed,and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of "student-centered" has been embodied.On this basis,the teaching reform has been carried out,and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It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establishment of the mixed teaching reform model of "student-centered".

Key words:student-centered;Biochemistry;teaching design;teaching reform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生物化学教学设计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PBL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教学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