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 方法 过程
——例谈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应把握的三个要点
2020-10-12张永辉
□张永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空间观念的描述是这样的: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因此,空间观念的培养,可着重在图形的转换(二维与三维的转换)、抽象、想象、描述等方面用力。事实上,这些学习行为的落实(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而言都是有难度的,对教师的教学也极具挑战性,是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的难点话题。笔者借助具体实例,从三个角度谈一些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观点。
一、素材要简单直观,引发学生主动想象
(一)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基础的素材
运用学生熟悉的、便于观察和想象的材料,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主动想象和探究。
例如教学“剪一剪”一课,可选用一张彩纸作为素材,通过教师的操作,引发学生的想象和探究。
师:同学们,我能把半只蝴蝶变成两只相连的蝴蝶。你们相信吗?(学生表示不相信)
师:想不想看看是怎么变的?(学生兴趣高涨)
教师在事先对折好的纸上画上半只蝴蝶,展示给学生,然后剪下来,迅速展开。学生“哇”的一声,被两只连着的蝴蝶所吸引。
师:刚才的过程,你们看清楚了吗?(出示图1)回想一下刚才的过程,再仔细观察老师手中两只相连的蝴蝶,你能找到老师刚才剪的是哪张纸吗?
图1
(学生观察、想象、讨论……)
教师用一张简单的彩纸,通过剪出两只相连的蝴蝶和四幅图片,引发学生精细观察、深入对比,主动联想折法、剪法,想象展开前后的形象与关系。空间想象由此悄然启动。
(二)挖掘教学内容中空间想象的元素
教师可以从一些看似不能展开想象,或者想象元素不明显的普通、常规教学内容中,努力挖掘(或创生)出想象的成分,并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如特级教师顾志能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中,对一张普通的长方形纸的空间想象元素进行挖掘和运用,可谓独具匠心。
师:一个长方体有六个长方形的面。现在我这里有一个长方形(一张纸),长3dm,宽2dm,要围成一个长方体,还缺几个面?(五个面)
师:你能想象出另外五个面分别是怎样的长方形吗?(学生观察教师手中的纸片进行想象)
生:我把这个面当作前面,它的后面也该是一个长3dm、宽2dm的长方形。
(大家认可,教师拿出另一张纸摆放示意)
师:接下来你又能想到哪个面?
(学生觉得有困难,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每人一张纸,两人一组,边摆放边观察、想象。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反馈)
组1:我们先确定上面的一个长方形,一条边是3dm,另一条边不能确定。
师:为什么一条边长是3dm?
(学生指出这条边是3dm,才能和前面、后面两个面的边吻合。教师课件演示,如图2,为后面“棱”的教学埋下伏笔)
图2
师:那还有一条边为什么长度不能确定?
生:因为前后两个面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化,所以另一条边可长可短。
(学生用纸片摆放示意,教师引导其他学生想象,然后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达成共识后,课件呈现上面长方形的尺寸)
组2:那么,现在左面也可以确定了,一条边是2dm,另一边是……
教师以“给定一个面,想象另五个面”为载体,引导学生自由想象,然后通过反馈交流、实物说明、课件演示,使学生对面与面之间的联系、棱的形成及棱与面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入的理解,促进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二、方法要丰富灵活,促使学生有效想象
(一)观察、操作、想象有机结合
观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直接方法,操作是取得经验的重要途径,想象是提升思维的有效策略。将观察、操作和想象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方法。
如在“轴对称图形”一课的练习环节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题,引导学生想象,强化认知。
师:(课件呈现题目,如图3)同学们,看着这几句提示语,你知道D点藏在哪儿吗?
图3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先观察想象,然后操作验证,再观察想象。学生通过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有了确定的想法后再通过动手操作画出来,并且借助观察、测量进行验证。交流时出现的两种情况(如图4),让学生再次直观感知“对称点与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和“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清晰了这种结构,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想象:除了这两种,还有怎样的情况呢?……教学过程中,观察、操作、想象这三种手段的灵活运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图4
(二)教具、学具、课件支撑理解
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有些图形的运动可以依托教具、学具,或利用几何画板、PPT等的动态演示功能,让学生进行折、拼、搭、剪的活动,或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及其变换,理解抽象的原理,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如“正方体展开图”一课,当学生知道了“‘一四一型’展开图一共有6种”之后,可引导学生观察屏幕和黑板上的6种展开图(如图5),思考:为什么“一四一型”展开图都能围成正方体?
图5
学生同桌交流,动手操作。反馈时,请学生上讲台边说理边演示。
生:“一四一型”展开图中间是四个正方形,正好围成一圈,上面和下面的正方形就像两个盖子,不管放在哪里都能盖上去。
(师生合作将“一”的正方形变换位置进行操作,发现的确都能盖上去。最后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支撑学生的理解和想象)
无论是学具操作,还是教具演示,或是课件的动态演示,学生的思维在二维与三维之间转换,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过程要科学合理,引领学生提升想象
(一)想象时机巧妙设置
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合理地设置想象的时机,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达到直观教学达不到的效果。
如“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除了采用实物操作、课件演示等方法,还可以大胆采用想象来突破这个教学难点。
在确定“三角形的两条短边之和大于长边能围成三角形”和“三角形的两条短边之和小于长边不能围成三角形”之后,师生可进行如下对话:
师: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之外,你觉得我们还应该研究什么情况?
生:两条短边之和等于长边,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意见不一,有的找小棒打算实验一下,教师告知没准备这样的小棒,请学生想象)
师:请你闭眼想象。在你的脑海中有一根长的小棒,还有两根短的小棒,它们的长度之和等于长的小棒。这时,能围得成三角形吗,三条边是怎样的情况?
(学生想象,教师要求学生把所想象的情景表示出来,然后投影展示)
生:(如图6)如果两条短边之和等于长边,也就是说两条短边连在一起正好和长边一样长,因此放上去正好重合,但这不是一个三角形。
图6
生:(如图7)两条虚线就是两条短边一头运动的路线,很明显,它们围不成三角形。
图7
……
相比直观操作,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既能突破难点,又可促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
(二)想象要求拾级而上
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习要求,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是不同的。同样,对学生空间想象的要求,也要拾级而上。
一位教师执教“‘图形的运动’练习课”,几次学习活动都有明确的要求(详见本刊2020年第3期《观察、操作、想象:让空间观念发展清晰可见——“‘图形的运动’练习课”教学实践与评析》一文)。
第一次是1号图形要回到原来的位置,除了平移,还可以怎么运动?学生想象后进行交流,初步感受可以灵活地选择不同的运动去还原图形。(详见该文)
第二次是2号图形如何以2分实现还原?学生操作后,教师组织交流,但在交流之时都是先让其他学生根据语言的描述进行想象,然后再以操作、演示来验证。
第三次是将任意打乱的一块拼图还原,教师不提供学具,要求学生依托想象在脑海中进行还原。
从第一次要求借助观察、操作等进行想象还原(直观支撑),到第二次操作后交流时根据语言描述进行想象还原(半支撑),到第三次完全依托想象进行还原(脱离支撑),想象的要求拾级而上。
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除了可在学习素材、教学手段、过程实施三方面用力之外,还有其他的要素和做法,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