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导丝应用于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价值
2020-10-11孙秀东潘月坤许志英
孙秀东 潘月坤 许志英
(1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600;2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1)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中形成血栓,进而使冠状动脉血管堵塞,导致患者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血坏死,患者会出现持续的胸痛或胸闷现象[1]。目前,临床常采用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 flow reserve,FFR)来衡量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FFR的定义为狭窄冠状动脉区域的心肌最大血流量与无狭窄冠状动脉时心肌的最大血流量的比值[2]。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狭窄病变远端的冠状动脉经压力导丝测量压力(Pd),对近端的主动脉经导管测量压力(Pa),血管在充盈的状态下测得的数值比值是有效的。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临界病变达到55%时,就很有必要使用FFR这一指标来帮助患者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且优化支架植入方案。FFR还可用来评估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近期效果和预后恢复效果[3]。FFR作为狭窄冠状动脉的重要指标,可帮助临床医师很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本研究旨在探讨压力导丝应用于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者;②有一定的耐受力者;③年龄>18岁者;④能够正常沟通者;⑤无认知功能障者;⑥发病时间少于40 h者;⑦知情且能够积极配合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心、肝、肾严重损伤者;②血钾、血肌酐等指标异常者;③存在免疫系统疾病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无法积极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根据以往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八支架,当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时,认为需要在体内植入支架。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支架植入前,由医护人员通过导丝对其压力进行测定。如果检测到切点冠状动脉FFR<0.75时,就说明满足支架植入的条件,医护人员可将支架植入,在植入后检测FFR。当FFR>0.95时,说明体内支架植入成功,否则将会发生行球囊后扩张症状。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之前使用容易理解的语言将手术的过程以及应对突发症状的措施详细告知患者,以减轻患者的忧虑,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使其更好的配合手术质量;此外,还需对采用静脉滴注的患者给予药物护理,尽量选择比较粗的肘正中静脉,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静脉滴注操作时,需保持掌心向上且手臂外展,以确保药液可及时安全的输入[4]。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的病变数量、支架植入个数、住院费用等。②记录两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及心绞痛再次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病变数量、支架植入个数、住院费用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MACE及心绞痛再次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变数量、支架植入个数、住院费用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植入支架个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者病变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MACE及再发心绞痛情况比较 治疗后6个月,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病变数量、支架植入个数、住院费用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病变数量、支架植入个数、住院费用比较()
表3 两组患者MACE及再发心绞痛情况比较[n(%)]
3 讨 论
根据相关文献可知,当狭窄程度为45%~75%时,被称为临界性狭窄。冠状动脉一旦发生临界性狭窄就会出现很大程度的病变,具有非常大的可能性进展为冠心病[5]。冠状动脉造影可为医护人员提供是否需要将支架植入患者体内,但仅靠冠状动脉造影提供的信息不够全面。近年来,临床医师通常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临界狭窄后,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来决定是否需要植入支架及植入支架数量[6]。在进行支架植入时,可采用负荷心肌核素扫描以及平板活动等无创方法评估支架植入情况。但上述方法均存在一定的误差和缺陷,导致临床支架植入效果不是很理想[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植入支架个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明压力导丝和FFR在治疗冠心病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远远优于医师个人经验性评估结果[8]。且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支架植入前,医护人员需根据压力导丝的测定结果决定是否植入,当测定的切点FFR<0.75时,医护人员就可判定为满足植入支架的条件[9-10]。FFR可用于评估临界病变血管功能,适用于判断单血管临界病变的病变处安置冠状动脉支架是否合理,进而能够准确指导介入治疗,以降低心肌缺血的发生风险。有学者认为,FFR<0.75的患者预后效果将会远远小于FFR≥0.75的患者,故临床应采用FFR<0.075作为切点为患者进行支架植入,以有效避免盲目使用支架。本研究结果还表明,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综上所述,将压力导丝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中,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支架植入,减少患者医疗开销,且不会增加MACE。采取FFR<0.075作为切点,为冠心病临界支架植入提供依据,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有重要价值。此外,这种治疗方法还可以帮助医师合理选择支架植入方案,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