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0-10-11连剑娥
连剑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随着近年来我国生活环境的改变与女性压力的增加,使得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有乳腺腺体、皮肤、纤维组织、脂肪组成,其中乳腺上皮组织为其主要发病部位。乳腺癌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腋窝淋巴结肿、乳头溢液以及乳头乳晕异常等[1]。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资料表明[2],乳腺癌发病与遗传内因、外因具有一定关系,其中内因为家族遗传、未婚未育以及未哺乳,外因则包括嗜酒、绝经后肥胖以及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等。临床上针对乳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因患者缺乏手术及疾病等相关知识,因而极其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而需要联合有效的护理措施。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从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采取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并开展不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现对结果整理,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采取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以患者入院顺序为依据,分为参照组与护理组,每组40例。参照组: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53.13±5.86)岁;护理组: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52.46±6.0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影像学诊断确诊为乳腺癌,均为女性;②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目的知情,并在同意书上签字,研究申请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精神、沟通障碍患者;②脏器功能障碍、有肿瘤病史患者;③手术禁忌证者;④不同意本次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参照组 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健康教育、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及饮食指导等。
1.3.2 护理组 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入院后,对患者的精神状态予以全面评估,大部分患者因受自身病情影响会出现程度不一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术前1 d,加强访视,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诊断结果及有无过敏史等,详细为患者讲解手术治疗过程、配合要点、术中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同时耐心解答患者疑问。③术中,主动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症状,合理调节室内湿度与温度,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对患者心率、呼吸及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给予其常规吸氧治疗,避免心脏意外以及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加强与医师的密切配合,协助医师更好地完成手术[3]。④术后,对患者各项体征变化予以密切观察,注意询问患者呼吸道是否存在堵塞、伤口是否疼痛以及胸闷与否等。指导患者有效咳嗽以确保其呼吸畅通。饮食上则以进食高维生素、易消化及高营养食物为主,制订抗癌膳食计划。乳腺癌手术会对患者上肢功能造成影响,因而术后早期可以对其实施旋转手腕及握拳等基础功能的训练,然后进行肘关节锻炼,在锻炼的过程中要以循序渐进作为原则。单侧乳房切除患者在术后1周可以首先练习上举健康侧上肢运动,然后再渐渐地借助墙体将患侧上肢进行上举;实行双侧乳房切除的患者,则需要借助墙体进行练习;术后2周可以对肩关节进行练习,并尝试梳头;术后3周便可进行如太极拳、甩动上肢等有氧运动。⑤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内容为乳腺癌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与预后等,使其能够详细了解护理要点,严格地遵照医嘱配合治疗及护理。⑥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交流,耐心地回答患者困惑及疑问,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为确保心理护理的有效性,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心理干预不断地提高患者的承受能力,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了解手术过程、安全性及有效性,甚至包括手术风险等。由于患者术后会因失去女性第二特征而容易变得自卑,缺乏自信,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及时地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进行调节及改善,鼓励患者树立治疗及护理的信心。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工作中需对患者保持热情态度,服务周到,告知患者不良情绪状态对预后的不良影响,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对不良情绪予以排解。⑦社会支持。由于每位患者所处的生活家庭背景与社会背景不同,导致患者具有不同的性格与心理承受能力。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心理压力较大且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需为其制订循序渐进的护理方案,可以采取间接心理暗示与直接沟通交流等方式调节患者不良情绪状态。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可以积极地告知患者家属、亲朋好友等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与鼓励,防止在言语上对患者产生刺激,最终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患者情绪出现低落,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估,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越轻。②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实行百分制,评分>70分为满意,50~70分为基本满意,<5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肿胀、出血、感染、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等。④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The MOS 36 Items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对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健康感觉、功能恢复、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4项,分数与患者的生存质量成正比关系。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比较 护理组患者护理后健康感觉、功能恢复、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3 讨 论
乳腺癌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0%左右,且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等均有关,且据相关临床研究[4]表明,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为40~60岁及女性绝经期前后。临床上治疗乳腺癌最为有效的方式为手术治疗,但为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需对患者乳房实际情况予以明确,以便更好地规避不良因素,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嘱咐患者保持愉悦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积极加强运动锻炼[5]。乳腺癌患者因担心自身疾病,多伴有焦虑、恐惧以及害怕等负面心理,所以在对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增加与患者的沟通,取得患者信任,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对医院的陌生感,进而改善不和谐的护患关系。整体护理干预除了对患者身体的护理外,也注重对患者精神及心理的护理,同时对各种因素予以综合考虑,在整体上实施护理,以便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乳腺癌手术室护理中采取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缓和不良心理状况,控制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预后[7-8]。由于乳腺癌发病部位较为特殊,手术切除乳房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打击,导致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甚至出现抗拒康复治疗的状况。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及术后康复指导工作,通过积极沟通与交流、鼓励患者家属及亲朋好友陪伴与支持患者等方式,旨在最大限度地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术后康复信心[9-10]。本次研究结果中,护理组患者护理后健康感觉、功能恢复、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由此可见,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能让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成效突出。
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开展整体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