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2020-10-11郭钢
郭 钢
(北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辽宁 北镇 121308)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是由胃十二指肠内部容纳物以反流形式进入食管内部引发的食管黏膜损伤[1]。该病多发于老年群体,究其原因主要为随着各机体功能下降,老年群体食管下端抵御反流功能也明显降低,抵御能力日趋低下。该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胃部灼热、胃部反酸等[2]。若不给予及时治疗,则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如何有效治愈反流性食管炎备受关注。本文对比分析使用单纯雷贝拉唑胶囊药物治疗该病与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胶囊治疗该病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旨在为反流性食管炎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样的方法,将6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60.50~80.50岁,平均年龄(70.50±8.50)岁;体质量43.50~75.50 kg,平均体质量(59.50±7.50)kg;病程1个月~5年,平均病程(2.50±0.50)年;其中食管炎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1例、14例、7例。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1.00±8.50)岁;体质量40.50~75.50 kg,平均体质量(58.00±7.50)kg;病程1个月~6年,平均病程(3.50±0.70)年;其中食管炎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2例、12例、8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等)进行比较,未见显著差异,具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已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②内镜检查表明:食管黏膜出现一定程度糜烂、红肿、充血甚至破损;③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④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类疾病患者;②意识尚不清晰者;③有严重心脏疾病以及肾功能障碍者;④孕期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雷贝拉唑胶囊药物治疗。患者口服雷贝拉唑胶囊(生产厂家: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28)。剂量:每次20 mg,每日1次;疗程:2个月。观察组:在口服雷贝拉唑胶囊(剂量同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康复新液(生产厂家: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51021834)。剂量:每次10 mL,每日3次;疗程:2个月。
1.4 效果判定标准[3]①疗效判定。显效:未见胃部灼热、反酸、胸痛等症状;有效:胃部灼热、反酸、胸痛等症状明显改善;无效:胃部灼热、反酸、胸痛等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出现加剧的情况。总体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②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恶心、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③观察分析患者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改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血清胃泌素水平、胃动素水平);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有效率),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临床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n=32):恶心1例(3.13%),腹泻0例,腹胀1例(3.1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n=32):恶心5例(15.63%),腹泻2例(6.25%),腹胀4例(12.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38%。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这项治疗数据差异明显,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对比[n(%)]
表2 患者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改善情况比较(pg/mL,)
表2 患者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改善情况比较(pg/mL,)
注:a代表组内治疗前、后对比P<0.05。
3 讨论
随着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日趋完善,饮食结构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呈现出逐年攀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4]。反流性食管炎为临床多发性胃食管反流病症,反酸、烧灼感、胸骨疼痛是其主要临床特征,会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或者溃疡[5]。当前,临床一致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机制为食管下端括约肌出现松弛、压力减弱,延迟胃部排空时间,食管清除反流物的能力降低,胆汁、胰酶等影响食管黏膜等。该病发病原因主要有:①遗传因素;②压力因素;③身体肥胖;④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⑤机体组织松弛导致食管括约肌张力降低等。临床资料显示,反流性食管炎疾病大多发于餐后[6]。其主要原因如下:餐后胃酸增多,增加了胃部压力,致使胃部压力大于食管压力,从而发生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内部,其中胃蛋白酶、胆汁酸等物质会对食管黏膜组织造成严重刺激,甚至致使食管道发生破裂,从而导致反流性食管炎[7]。
当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途径是抑制胃酸分泌与提升胃肠动力。未进行药物治疗之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疾病症状、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不能好转,生活质量普遍较低。
雷贝拉唑胶囊属于质子泵抑制剂(第二代),对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众多分子结构亲和力差异明显,在有效抑制胃酸的基础上,可维持胃部偏碱性环境,提高抗生素活性,从而有效消灭Hp。因此,雷贝拉唑胶囊具有抑制胃酸分泌能力佳、持续时间长的显著特征,可有效改善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加速食管黏膜愈合[8]。临床资料显示:若长期服用雷贝拉唑胶囊,会产生大量不良反应,影响其疗效[9]。因此,针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选择其他药物与雷贝拉唑胶囊进行联合治疗不失为一种良好治疗方案。康复新液属新型生物制剂,提取于美洲大陆的大蠊干燥虫。肽类与多元醇类为康复新液的主要成分,可调节T淋巴细胞的活性,有效诱发干扰素(γ型),可加速表皮细胞的生长速度,促进肉芽组织增生,改善局部血循环,加快坏死组织脱落,提高创面修复能力,应用价值极高。相关报道显示,将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效弥补了使用单一药物治疗的局限性,既具有抑制胃酸分泌见效快、个体差异小、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的显著特征,又可有效保护患者食管黏膜,加速溃疡愈合速度,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0]。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治疗方案实施,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患者胃泌素水平与胃动素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同时药物使用不良反应更低,药物更安全。证实了本研究结果与报道结果的一致性,进一步肯定了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疾病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与单独使用雷贝拉唑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相比,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胶囊治疗临床效果更佳,可加速食管黏膜组织修复,减轻反流胃酸损坏食管黏膜组织的程度,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与可靠性,值得临床予以借鉴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