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2020-10-11董国跃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4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补体系统性

董国跃

(朝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 朝阳 122000)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于青年女性,临床症状较多,在疾病诊断过程中,漏诊、误诊的概率均较高,导致延误病情现象时有发生[1]。现阶段,临床多采用免疫学检验的方式确诊该疾病,其主要是通过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在形成自身天然免疫耐受能力的同时,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以获得检测结果。但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单一免疫学检验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准确率不高[2-4]。随着医学检测技术的进步,联合检测的方式逐渐成为诸多疾病的高效检测手段。本研究结合实际案例,旨在探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活动组(30例)和非活动期(28例)。活动组男5例,女25例;年龄23~38岁,平均(30.14±2.28)岁;非活动组男3例,女25例;年龄22~38岁,平均(29.67±2.14)岁。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40名)。其中,男10名,女30名;年龄20~38岁,平均(28.65±2.71)岁。入选者均为自愿参与,且未参加同期其他临床医疗研究。参与者及家属均获知情权。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指南》[5]中相关诊断标准;②意识状态良好,无精神类疾病,可配合研究;③生命各项体征处于平稳状态;④临床资料完整;⑤参与研究前未接受系统治疗、未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类药物。排除标准:①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者;②狼疮脑病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④合并心、肝、肾等脏器严重损伤者;⑤重症风湿者。

1.3 方法 三组入选者均采用免疫性检验联合检测,采集晨起空腹肘静脉血5 mL,转速3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取血清,排除高脂血样及溶血标本,采集合格的血清样本保存在-20 ℃的环境中待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补体C3、C4水平由特种蛋白全自动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型号IMMAGE800)和相应试剂进行针对性检测;采用胶体金斑点渗滤法,将相应特异性抗原固化后放置于膜片上,采用微孔滤膜,对标本中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浓缩。通过凝聚及渗透,在固相膜上将抗原抗体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与标记有抗原的试剂反应,在固相膜上显示出红色斑点。在抗核抗体(ANAS)、抗ds-DNA抗体、抗可溶性核抗原(ENA)等抗体检测中,配合显微镜技术,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S,以免疫印迹法检测ENA,以胶体金斑点渗滤法检测抗ds-DNA抗体。检测试剂盒均由武汉光谷生物技术研究院提供,检测流程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执行。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三组患者的血清IgA、IgM、IgG及补体C3、C4水平,并分析其阳性检出率。联合检测诊断标准:在检测中出现一项为阳性,即判定为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血清指标、补体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阳性检出率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清IgA、IgM、IgG及补体C3、C4水平检测结果比较 活动组血清IgA、IgM、IgG高于对照组,补体C3、C4水平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活动组血清IgA、IgG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清IgM及补体C3、C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阳性检出情况比较 活动组和非活动组患者的ANAS、抗ds-DNA抗体、ENA指标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1 三组血清IgA、IgM、IgG及补体C3、C4水平检测结果比较(mg/L,)

表1 三组血清IgA、IgM、IgG及补体C3、C4水平检测结果比较(mg/L,)

注:a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病例组和对照组阳性检出情况比较[n(%)]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综合征。其病理机制为:患者在病毒侵袭下,免疫功能出现障碍,形成较多针对正常细胞的抗体,影响机体的正常循环;在疾病状态下,该类异常抗体的亲和力及水平均处于较高的状态,若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6]。随着病理诊断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逐渐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新型辅助诊断技术。有学者指出,单一的免疫学检测不能完全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7]。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采用多种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可准确诊断该疾病的进展、活动性与非活动性变化情况,对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处于活动期时,补体C3、C4水平明显低于非活动期及健康人群,这是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会激活机体内的补体系统,导致正常补体系统消耗量增加,从而使补体C3、C4水平下降[8]。抗ds-DNA抗体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标志性抗体,其含量与患者疾病的活动性存在密切关系,且机体内抗ds-DNA抗体水平较高时,表示肾脏系统出现了损伤。将本研究结果与病理机制结合分析可知,临床范围内的免疫检测行为可有效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机体的病毒防御及免疫状况。因此,将免疫检测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可获得患者在病毒侵袭下的血清IgA、IgM、IgG等指标的含量,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IgA在机体内可保护局部黏膜,当病毒入侵时,IgA的保护能力受到影响,原有对机体形成保护作用的屏障被弱化,提升了病毒感染概率,导致患病可能性增加[9]。IgG是机体抗病毒领域的代表性抗体,当IgG水平下降时,会导致机体正常的免疫保护平衡被打破,免疫功能下降[10]。IgM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病早期阶段,其水平显著上升,这是机体对病毒产生率应答反应的结果[11]。与对照组健康群体相比,IgM在活动组、非活动组患者中,检测结果均呈较高水平,表示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免疫应答反应较高。此外,活动组患者的血清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补体C3、C4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考虑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在疾病状态下,补体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可放大机体的免疫反应效应。

综上所述,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时,采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可直观获得患者体内血清指标含量,且阳性检出率较高。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补体系统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不同疾病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白蛋白、补体C3及补体C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清补体C3、C4以及抗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的相关性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