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司治理对IPO绩效的影响

2020-10-10屈浩杰陈思婷

中国商论 2020年18期
关键词:公司治理

屈浩杰 陈思婷

摘 要:IPO抑价的实质是在企业上市首次发行股票时,当天的收盘价格小于公开的发行价格。IPO抑价作为发行失败的案例,存在于国际各大资本市场,只是存在抑制程度的高低。通过对IPO企业的调查取样,获取了研究数据,并对样本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处理。验证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IPO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经理人过度自信在其中起到调节的效果。

关键词:公司治理  经理人过度自信  IPO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9(b)--02

中国企业长期以来充斥着短期行为,而忽视企业长期的发展,导致企业绩效下降,竞争力降低。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中国企业最终绩效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治理结构应该起到提高企业长期绩效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和产业升级,作为内部要素且能够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公司治理是目前备受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前沿焦点。就内部治理角度而言,理论上的结果是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能够促进利润最大化的提升,解决代理问题就是目前的途径。对公司治理的研究可以加强企业的实力和管理效率,使企业实现更高的利润。

1 文献回顾

1.1 公司治理与IPO绩效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量企业对相关理论的应用,关于公司治理中股权结构的效应问题被国内学者用实证研究尝试进行本土化。Cheung and Wei (2006)通过对425家美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归纳和分析,指出董事会规模和IPO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的负向曲线关系。耿明斋 (2004)指出,现阶段IPO绩效影响呈现不显著结果的原因,从数据上分析是内部激励机制无法与市场规则对应所导致。

1.2 经理人过度自信对IPO绩效的关系

江伟与黎文靖 (2009)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2002—2006年沪深上市公司的数据归纳和整理,将经理人的过度自信指标确定为年龄、职业背景和是否“两职合一”,在结果中指出高管过度自信与董事会独立性呈现反比关系,同时,董事会的独立性,削弱了高管过度自信与公司高负债率的正相关关系。饶育蕾与王建新 (2010)通过对2007和2008两年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将所收集到的数据分组为全部样本组和过度自信匹配组,并将过度自信的量化指标替换为高管持股比例,将该变量的变化作为分析对象,进行回归分析后指出,现有数据高管自信度处于较高程度,“两职分离”表现出对高管自信做出非理性行为的抑制效果。独立董事比例则并未表现出对高管过度自信的显著关系,同时与非过度自信的高管也并没有显著关系,这表明独立董事监督作用的缺失。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Bhagat和Bolton (2008)认为董事会规模的增加会导致董事会内部沟通和做出决策的成本同步增加,违背了成本收益原则,即增加的成本大于能够得到的收益,建议董事会成员人数应符合公司本身特性,并且规模应得到控制。Daniel, Denis,和 Naveen (2008)在研究中指出,董事会规模对IPO绩效的影响因为公司结构的复杂程度不同,表现程度也不同。而Drakos and Bekiris (2010)的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IPO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即董事会规模越大IPO的绩效越高。Koerniadi, Krishnamurti和Tourani-Rad (2014)的研究结果中得出,董事会规模的提高能够使董事会作出极端决策的可能性降低,进而促进IPO绩效的提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公司治理越佳,IPO绩效越优。

雷辉与吴婵 (2010)通过对618家上市公司2005—2007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希望找出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决策如并购的影响,在变量选取中将过度自信的量化标准取为高管持股比例,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决策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则在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决策的关系中没有调节效果,两职分离削弱了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决策的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经理人过度自信对公司治理与IPO绩效有调节效果。

2.2 变量定义

IPO绩效采用Covin (2007)等学者对IPO绩效的所提出的说法,定义为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公司治理依据谢志华 (2008)、蒋茵 (2003)、范曙光 (2003)、蒋苏娅 (2005)的说法,本研究将公司治理定义为针对全体利益相关者(股权结构、董事会、高管、债权人、消费者、政府)等一种制度安排。经理人过度自信采用Glaser and Weber (2007)的看法,从三个方面控制幻觉、过度乐观、优于常人效应来测量经理人是否过度自信。

2.3 抽样方法

本文的研究范围界定在IPO公司。问卷主要采用电子问卷,利用互联网发放和收集问卷。选择的调查对象主要是上市企业的员工,通过企业网络上公布的联系方式,电话预约并向其发放电子邮件问卷。

3 实证分析

3.1 公司治理对IPO绩效的影响

为了研究公司治理与IPO绩效的关系,我们以公司治理的两个维度公司责任感和董事会职能为自变量,以IPO绩效为因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系数、F值和R2如表1所示。公司责任感和董事会职能对IPO绩效的影响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26和0.321,表明都对IPO绩效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假设1获得支持。

3.2 经理人过度自信在公司治理对IPO绩效之间的调节检验

由表2可知,模型1中,调整后R2为0.386,说明公司治理对IPO绩效的可解释变异为38.6%,p值为0.000。公司治理对IPO绩效有正向且显著的影响;模型2中,调整后R2为0.411,说明公司治理与经理人过度自信对IPO绩效的可解释变异为41.1%,p值为0.000。公司治理与经理人过度自信对IPO绩效有正向显著影响;且在模型3中,p值为0.000,模型显著,说明经理人过度自信在公司治理对IPO绩效之间具有调节作用,且为正向调节,假设2成立。

4 结语

通过假设检验结果显示,公司治理的两个维度对于IPO绩效的影响都呈现显著的正向作用。说明公司责任感、董事会能力越强,IPO绩效就会越高,即企业需要重视企业的责任和董事会的能力。加入经理人过度自信后,对IPO绩效的回归两者仍然显著,当再次放入公司治理与经理人过度自信的交互项后,模型依旧显著。说明经理人过度自信在公司治理对IPO绩效之间具有调节作用。中国企业正处于向发达国家公司学习的阶段,首要的是学习其先进经营管理经验,加之知识经济的大潮席卷而来,学习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白重恩,刘俏,陆洲,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02).

陈信元,汪辉.股东制衡与公司价值:模型及经验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1).

范曙光.对优化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若干問题的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3,4(01).

耿明斋.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4(01).

作者简介:屈浩杰(1997-),男,汉族,山西长治人,泰国博仁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陈思婷(1975-),女,汉族,台湾台北人,泰国博仁大学MBA金融系主任,研究方向:金融策略管理。

猜你喜欢

公司治理
内控建设、公司治理和产权性质
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协调
财务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室内装潢宜俭朴宜居宜习宜养生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双重股权结构的利弊分析与立法建议
我国家族信托的法律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浅析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