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醒神通络方联合温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及IgE、MMP-9水平的影响

2020-10-10

光明中医 2020年17期
关键词:面瘫面神经通络

张 慧 于 波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研究已有悠久历史,最早记载于《灵枢·经筋》,患者多表现为面部肌肉瘫痪引发挛缩、面部肌肉麻木、口眼歪斜、不能闭目皱额等。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瘫属“口眼斜”“卒口僻”“口僻”“吊线风”等范畴,以本虚标实为主,人体正气不足,气血亏虚,风邪入体侵犯少阳经并流窜至面部,引起面部经络受阻、筋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1]。醒神通络方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功,多用于中风患者的治疗[2]。针灸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没有热性刺激,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如温针灸。温针灸是将针刺、艾灸融为一体的治疗方式,通过热性刺激,加速血液循环,进而加快面神经功能的恢复[3]。本研究旨在探讨醒神通络方联合温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及免疫球蛋白E(Ig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00例,依据就诊序号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8~75岁,平均(48.7±5.3)岁。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0~77岁,平均(59.5±4.4)岁。2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可比。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神经病学》(2010年版)[4],中医诊断参照《针灸学》(第2版)[5]中“口眼斜”等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年龄>35岁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Hunt综合征或格林-巴利综合征者;伴有腮腺炎、中耳炎及化脓性淋巴腺炎等可引起继发性周围性面瘫的疾病者;肿瘤患者;伴有严重精神疾病者;合并肝、肾、肺等严重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等。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以合谷、下关、颊车、太冲、太阳、地仓为主穴,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随症加减其他穴位。研究组采用醒神通络方联合温针灸治疗,组方:黄芪30 g,鸡血藤、石菖蒲、制何首乌、远志各20 g,银杏叶、丹参、天麻各15 g,川芎、当归、僵蚕各12 g,全蝎粉、三七粉、水蛭粉各4 g。水煎服,1剂/d,早晚温服。温针灸治疗:取穴与对照组相同,平补平泻法,均匀提插捻转,针刺后点燃艾条,在距上述穴位2~3 cm处熏灸,以患者自感局部温热、酸胀感扩散,且无明显不适为宜,每个穴位灸约3 min,1次/d,5次/周,2组均连续治疗6周。

1.5 观察指标①比较2组临床疗效[6]:治愈:口眼歪斜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面部肌肉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显效:口角轻度不对称,静止时口眼歪斜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面部肌肉运动功能轻微减弱;有效: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静止时面部张力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面部肌肉运动功能减弱;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总分100分,分值越低,提示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越好。③采用表面肌电图分析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患健侧颊肌群、鼻肌群、额肌群及口轮匝肌群均方根值(RMS),其值越高,提示患者恢复越好。④采集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约5 ml,凝固后,25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E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MP-9水平。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H-B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6周2组患者H-B评分均逐渐降低,且治疗4周及6周时研究组患者H-B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H-B评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表面肌电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颊肌群、鼻肌群、额肌群及口轮匝肌群RMS值均明显增大,研究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表面肌电图变化比较 (例,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IgE、MMP-9水平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gE水平增加,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血清MMP-9水平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IgE、MMP-9水平比较 (例,

3 讨论

中医认为络脉空虚、风热寒邪侵袭机体面部筋脉,导致面部经络阻滞,气血不通,肌肉弛缓不收而发病。《黄帝内经》中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中有“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使热邪随火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之说。可见对于针刺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采用温针灸未必不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针灸可疏通经络、活血祛瘀、驱邪外出,还可调养经脉气血、补虚益气、改善面部肌肉因失濡养而弛缓不收之状况。艾灸是以温热刺激穴位,改善机体气血循环,活血通络,温经散寒,柔筋缓急,进而促进面部肌肉、神经等的修复和再生,可增强针灸祛风散寒、活血祛瘀之功效。所选合谷、下关、颊车、太冲、太阳、地仓等穴位同属阳明,针灸其可疏散风邪,祛风通络,进而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肌肉挛缩、口眼歪斜等临床症状[7]。醒神通络方中黄芪补气固表,是升阳之要药,制何首乌补精益肾,还可活血祛瘀,二者共为君;鸡血藤通经活络,川芎活血行气,全蝎熄风定惊,是通络散结的良药,共为臣;天麻熄风平肝,当归温阳活血,为佐药;三七、丹参、银杏叶等均有活血祛瘀的功效,为使药,全方共奏通络化瘀、益气养阴之功效。研究[8]显示,针灸与醒神通络方联用可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表面肌电图是一种电生理评价方法,可直观反映表面肌肉运动过程生理、生化改变。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4周及6周时H-B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颊肌群、鼻肌群、额肌群及口轮匝肌群RMS值及总有效率均大于对照组,提示醒神通络方联合温针灸可更明显地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研究[9]显示,温针灸可通过免疫防御体系去控制疾病的发展,因其可通过调节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值,增强机体局部免疫防御功能。醒神通络方中黄芪有效成分黄芪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其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10]。MMP-9是细胞外基质降解的重要调节因子,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研究[11]显示,温针灸可快速有效降低偏头痛患者MMPs水平,减少因MMPs过多表达而对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IgE水平高于对照组,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醒神通络方联合温针灸可更明显地降低周围性面瘫患者血清MMP-9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综上,醒神通络方联合温针灸可更明显地降低周围性面瘫患者血清MMP-9水平,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和免疫功能,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面瘫面神经通络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