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5-HT探讨疏香灸治疗肝郁气滞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

2020-10-10罗莎唐少波毛燕宁莫与琳方誉

中医药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大肠腹痛胃肠

罗莎,唐少波,毛燕宁,莫与琳,方誉

(1.南宁市中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2;2.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2;3.广东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24023)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排便频率及形状异常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是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则是其常见亚型,肠神经系统紊乱、神经递质改变、胃肠动力学障碍等是其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1]。西医治疗常采用胃肠促动力剂、泻剂及益生菌等对症治疗IBS-C,但效果欠佳。伊托必利是临床治疗IBS-C的常用药,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产生,也可阻断多巴胺受体D2,从而促进肠道蠕动,但远期疗效不甚满意[2]。中医学理论认为,IBS-C属腹痛、便秘等范畴,其发病与饮食不节、脏腑虚弱及情志不调等有关,研究[3]显示,IBS-C的常见病机为气机郁滞,肝气不舒与肠腑不通,疏肝理气则是主要治法。疏香灸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枳壳、柴胡、芍药、青皮、谷芽、莱菔子与火麻仁等,疏肝理气、通便是其主要功效;同时本灸法取大肠俞、天枢、上巨虚、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可达到调节脏腑功能、协调阴阳、刺激肠道蠕动的作用,适于治疗IBS-C[4]。本研究旨在基于5-羟色胺(5-HT)探讨疏香灸治疗肝郁气滞证IBS-C的机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71例肝郁气滞证IBS-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5例;病程0.5~3年,平均(1.53±0.78)年;年龄18~60岁,平均(37.42±9.56)岁。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病程0.5~3年,平均(1.61±0.82)年;年龄18~60岁,平均(36.96±8.84)岁。两组临床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

1.2 纳入标准

(1)符合罗马Ⅳ IBS-C的临床诊断标准[5];(2)符合《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6]中肝郁气滞证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即主症:排便不畅;腹痛或腹胀。次症:胸闷不舒;嗳气频作;两胁胀痛。舌脉:舌暗红;脉弦。主症2项加次症2项以上即可确诊;(3)反复发作的腹痛,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平均发作至少每周1日(近3个月内),伴有以下2项或2项以上症状:①与排便相关;②伴有粪便性状(外观)改变;③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

1.3 排除标准

(1)既往有胃肠手术史者;(2)合并炎症性肠病、肠结核、肠息肉、肠肿瘤等肠道器质性病变者;(3)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合并有影响胃肠功能的全身性疾病者;(6)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有语言沟通障碍者等。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伊托必利胶囊治疗,50 mg/次,3次/d;观察组给予疏香灸治疗,方法:将枳壳、柴胡、芍药、青皮、谷芽、莱菔子与火麻仁等按比例称取,过80目筛后取15 g,取适量新鲜生姜汁将以上中药组分调成糊状,制成药饼(直径2 cm,厚0.5 cm),置于大肠俞、天枢、足三里、中脘、上巨虚等穴位上,然后将艾炷(1.0 cm)置于药饼上,点燃,每穴每次灸5壮,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1.5.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的疗效标准:临床各项体征、症状完全消失者为治愈;临床各项体征、症状大部分改善者为显效;临床各项体征、症状有所改善者为有效;临床各项体征、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者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症状积分[8]:包括排便间隔长短、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腹痛/腹胀4个维度,包括症状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其中症状严重程度为0~3分;发作频率为0~3分,症状积分为症状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分数之和,分值0~6分,分数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

1.5.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比较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3 500 r/min,5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5-HT、NPY、VIP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5.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口渴、皮疹、腹泻、瘙痒等。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82.8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2.2 两组症状积分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四项症状积分(排便间隔长短、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腹痛/腹胀)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积分的比较分)

2.3 两组血清5-HT、NPY、VIP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5-HT、NP Y、VI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5-HT、NPY 、VI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5-HT、NP Y、VIP水平的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29%)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例(%)]

3 讨论

研究[9]显示,脑-肠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内脏敏感性增加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是导致IBS-C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治疗IBS-C多采用胃肠促动力剂、泻剂及益生菌等进行对症治疗,经治疗后虽可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易造成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10]。中医上虽无关于IBS-C的记载,但中医学理论认为,IBS-C与肝、脾、肾等脏器密切相关,当情思伤及于肝,肝失疏泄,脾胃受制,气机郁滞,致大肠传导失司,糟粕内停,故腹痛欲便不出,大便干结,进而导致腹中胀满,腑气不通,气不下行而上逆,则腑气壅滞下趋,嗳气呕逆,故IBS -C的常见证型为肝郁气滞,宜以疏肝理气、宽中排便为治法[11]。疏香灸方中芍药柔肝缓痛;枳壳、柴胡、青皮疏肝理气;莱菔子、火麻仁润肠通便;谷芽助消化;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行气之效,从而恢复肠腑的传导功能[12]。本灸法取大肠俞、天枢、足三里、中脘、上巨虚等穴位,大肠俞(主穴)与天枢共通腑气,调节脏腑机能,恢复紊乱的肠道功能;上巨虚可调理脏气、运化湿滞,是大肠下合穴,发挥恢复大肠正常传导功能的作用;3穴共用,可通调大肠腑气;足三里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为足阳明经之合穴,诸穴合用,可起到协调阴阳、调节脏腑功能、刺激肠道蠕动的作用[13]。本课题前期研究[14]发现,疏香灸治疗IBS-C肝郁气滞型具有良好疗效,且操作简单。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排便间隔长短、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腹痛/腹胀的4项症状积分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疏香灸治疗IBS -C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通过疏香灸治疗,一方面改善人体内环境,从而有利于恢复肠道功能;一方面调整肠道功能状态,增强大肠蠕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扶正祛邪的目的。

5-HT主要分布于胃肠道内,其可调节肠道的运动、分泌和感觉,其水平升高既可引起肠道运动、分泌、感觉等改变,又可导致脑-肠轴化学信号异常,从而参与IBS -C的病理过程[15]。NPY可抑制肠液分泌和胃肠道运动,最终导致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的发生,加重IBS -C病情;VIP是一种碱基多肽,其可通过分泌神经递质抑制胃肠蠕动,舒张平滑肌,从而导致便秘[16-17]。研究[18]发现,针刺可明显降低IBS -C患者血浆5-HT、NP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缓解腹部不适与腹痛程度,提高临床效果,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5-HT、NPY、VI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疏香灸治疗IBS -C,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5-HT、NPY、VIP水平,调节胃肠蠕动,改善症状,缓解病情。分析其原因主要为疏香灸具有疏肝行气之效,利于恢复肠道的传输功能,同时大肠腧、天枢、上巨虚与足三里4穴共用,可起到协调阴阳、调节脏腑功能、刺激肠道蠕动的作用[19]。

综上所述,疏香灸治疗IBS-C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同时降低患者血清5-HT、NPY、VIP水平,抑制5-HT信号通路的传导,调节胃肠蠕动,缓解病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大肠腹痛胃肠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特发性腹痛一例
空腹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