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江地区出土的青铜乐钟初探

2020-10-10

铜陵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铜铃皖江铜陵市

孙 瑜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244061)

皖江地区是指长江流域安徽段两岸地区,覆盖地域涉及现行行政区划的八座城市,即:合肥市(除长丰县)、宣城市(除绩溪县)、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和滁州市(东部)。这一地区是我国铜、铁、硫、金等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分布区,也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铜冶炼地区之一,并且先后发现了一系列的古铜矿采冶遗址。据考古资料显示,这一地区出土和发现了不少青铜器,青铜乐钟也在其中,它们为研究中国古代青铜文明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对于探索商周时期南北和东西文化交流及古代文明进程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

乐钟,是中国先秦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它不仅仅是乐器,还是象征着地位和权利的礼器[2]。皖江地区出土的乐钟,有铙、钲、铃、句鑃、甬钟等。各界学者、专家对青铜器的关注度一直都很高,安徽地区青铜乐钟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主要以研究安徽北方地区成套的乐钟为主,如:寿县、蚌埠、凤阳等地出土的纽钟[3],对于皖江地区青铜乐钟的研究并不多,先秦时期皖江文化研究还略显不足,笔者将通过研究皖江地区出土青铜乐钟,可以了解到当时的音乐、文化水平和青铜铸造技术水平,这对皖江地区音乐文化的研究,“礼乐”思想与制度的研究,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皖江地区出土青铜乐钟的基本情况

通过文献及地理考察梳理出了历史上皖江地区出土的青铜乐钟(见表1),如:1955年潜山县出土了一件西周时期的兽面纹铙,1972年肥西出土了一件夏代晚期至商代早期的铜铃,1979年青阳县出土了四件西周晚期的句鑃,1985年广德县出土了九件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的句鑃,1993年在铜陵县董店乡双龙村(现为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出土了五件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甬钟,1999年在宣城市养贤乡石山村发现了一件商代晚期的兽面云纹铙,2008年青阳县出土了一件晚商至西周早期的青铜铙等。下表大致呈现了皖江地区出土的青铜乐钟种类和数量等,并探究其特点。

根据目前收集的资料显示,皖江地区出土的青铜乐钟将近四十件。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从空间角度来看,出土的乐钟呈现以皖江干流为中心的分布态势。长江以北的文物有:肥西单扉铜铃、潜山县大铙、庐江县大铙;长江以南的文物有:宣城市大铙、青阳县大铙、马鞍山市铙、繁昌县甬钟、铜陵市甬钟、当涂县甬钟、宣城市钲、铜陵市钲、泾县钲、铜陵市铎、青阳县铎、青阳县句鑃、繁昌县句鑃、广德县句鑃。大多集中在铜陵、繁昌、青阳等地,而这些市、县都先后发现了一系列的古铜矿采矿、冶炼遗址,有的更是在先秦时期就已成为中原王朝的铜原料生产地区和最重要的铜料供给地[4]。其中南陵和铜陵两地的古铜矿遗址分布最为密集,形成了大工山、铜官山、狮子山、凤凰山等若干个规模巨大的古代冶炼中心,构成目前国内最大的铜矿遗址群[5];铜陵市的铜矿采冶历数千年而不绝,在当代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国内最重要的铜冶炼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古铜都”。

表1 皖江地区出土的青铜乐钟相关信息一览表

其二,从时间角度来看,出土的乐钟历史悠久,从青铜时代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贯穿了青铜器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夏商周时期的文物包括:肥西单扉铜铃一件,潜山县大铙、庐江县大铙、宣城市大铙、青阳县大铙各一件,繁昌县汤家山甬钟、铜陵市金口岭甬钟各一件,铜陵市市区甬钟、当涂县征集甬钟各两件,青阳县句鑃四件,繁昌县征集句鑃一件;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文物包括:铜陵市义安区董店乡甬钟五件,宣城市钲一件;春秋至战国时期的文物包括:马鞍山市铙、泾县钲、铜陵市铎、青阳县铎各一件,广德县句鑃九件。

其三,从器形角度看,出土的乐钟种类繁多,基本涵盖了古代青铜乐钟的所有种类,且出土的数量较多。通过实地考察和史料记载发现,无论是目前皖江地区出土的、年代最早的夏代晚期至商代早期的单扉铜铃,还是西周时期的铙和甬钟,以及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的句鑃,它们基本上都是合瓦形的。陶铃是最早的钟类乐器,铜铃是由陶铃演变而来的,质料和音质上都优于陶铃;当铜铃刚出现的时候,陶铃也是与其同时存在的。由此也印证了陈荃有教授提出的:铃器是乐钟之源[6]。

二、代表性青铜乐钟的相关研究

(一)铜铃

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铜铃是出自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陶寺铜铃[7],也是该遗址出土器物中唯一一件铜器,出土时位于墓主人身上,可见它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并且作为礼器使用。

1972年肥西馆驿大墩孜遗址中出土的一件夏代晚期至商代早期的铜铃(图1),它是皖江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青铜乐钟。整个铜铃通高为8.6厘米,底部最宽为8.6厘米,它的形制是合瓦形的,上部窄下部宽,腹部中间是空心的,有顶,顶端中间有弓形钮、平舞,中间有一方孔,侧面有一翅形扉棱,素面没有装饰,因此也被称作“单扉铜铃”。从形制和纹饰上看,与二里头文化的铜铃相仿。

图1 单扉铜铃

与单扉铜铃同时出土的还有两件铜斝,这两件铜器的造型也与河南二里头夏文化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一致,它们都显示出了强烈的中原文化因素。因此,多数学者们认为安徽音乐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二)铙

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8],形状多为上部大,下部小,扁体,腹部是空心的,有共鸣箱,底部是平的,下部有柄可以执,又称为执钟。它的功能和用途多为军旅,意为退军时敲击示意停止击鼓;根据出土位置和考古资料表明,也可用于祭祀和宴乐。

2008年在池州市青阳县出土的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铙(见图2),是目前中国东南地区体积和重量都是最大的青铜乐钟。这件青铜铙通高84.2厘米,舞修45.3厘米,舞广32厘米,铣间60.5厘米,鼓间43厘米,重量为163.5千克。该铙体为合瓦形,于部呈弧形,甬部为八角形并饰有三角纹,甬上有旋,旋部饰有耳纹,且离舞部较近,平舞,饰有云纹,钲面装饰以云纹为主,将钲部分割成左右两部分,每部分有三排枚,每排三个,枚呈泡状乳钉,共十八个,乳钉上饰有涡纹,铣侧和篆间满饰云纹,鼓部中间位置饰有变形兽纹,兽纹头尾部分微凸。整器高大凝重,气势宏伟,纹饰线条流畅精美。

图2 青阳出土的青铜铙

结合皖江地区出土的其他铙,从出土时的状态来看:它们几乎都是口朝上,甬部在下方;并且通常都是单个出土,出土地点多在山岗、河床或者河滩之上。由此可以推断,铙很可能是一种祭祀时使用的特殊礼器。由于其祭祀的对象是山川、神灵一类的,形体相对巨大,所以使用的铙往往也是形体硕大、厚重的,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格外悠扬洪亮,可在山谷、河流之间产生共鸣或悠远的回音,亦可称之为“祭器”。如:1973年在庐江县出土的铙,就是农民在河床上取土时发现的。

观察皖江地区出土的铙的纹饰,潜山、庐江两地出土的铙上均有兽面纹,其中潜山出土的铙上还衬有圆珠纹;庐江出土的铙上衬有细小卷云纹;宣城市出土的铙上饰有云纹和变形兽面纹;马鞍山市出土的铙上饰有勾连云纹和卷云纹组成的兽面纹;青阳县出土的铙上饰有耳形纹、云雷纹,乳钉上也饰有云雷纹。这些铙上的圆珠纹、兽面纹、卷云纹、云纹、变形兽面纹都是吴越文化中常见的青铜器纹饰,带有明显的江南地域特色。虽然与同一时期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是并存的,但青铜器上的纹饰却截然不同。

(三)句鑃

句鑃,主要是吴越地区所特有的一种击奏类青铜旋律乐器。体形与钲相似,分为平腹和鼓腹两种,有柄可执,柄作扁方形和扁圆形两种。演奏时口部朝上,用木槌敲击发声。一般一套是由若干件组成,大多数小型句鑃采用执鸣的方式演奏,大型句鑃则将柄插置在木架上敲击演奏。

1985年冬,广德县出土了九件春秋时期的句鑃(图3),其中六件为一组,另三件为一组。出土时,它们排成一行呈南北向卧置,交错排列,均为合瓦形,甬部为扁方体,腔体较为瘦长。这九件句鑃,通高从25厘米至45.9厘米不等,重量也从1.5千克至5.14千克不等,从出土的(资料)可以看出,它们是将柄插置在木架上敲击演奏的。从纹饰上看,有的是素面,有的舞部饰有雷纹、三角纹;其中有三件句鑃,是以雷纹和三角雷纹组合而成的纹饰,这种组合纹饰也是吴越地区所特有的。但是,与同一时期皖江地区出土的其他青铜乐钟来看,它们一般都是双范合铸的,而这九件句鑃是用双面范通体浑铸而成,柄与腔体采用一次合铸而成,使用的铸造工艺是中原地区商代以来通常使用的方法。由此可见,这九件句鑃是南北结合的产物,文化上是有交流的,并且相互影响着。

图3 广德句鑃

(四)甬钟

甬钟于西周早期开始出现,是从铙演化而来的,外部形式基本保持不变,但是在旋部有一个可以悬挂甬钟的孔(称为“干”)。演奏时,根据大小依次悬挂在钟架上,用木槌敲击演奏,既可用于宗庙祭祀,还可用于宴请宾客,同时还是统治阶级财富、身份、等级、地位的象征。因此,它是西周时代的主要乐器,也是当时礼乐制度的重器。

1993年,在铜陵县董店乡双龙村(现为义安区天门镇)出土了五件春秋时期的甬钟,其中有三件为一组,每个钟体铸有三十六个枚,但是大小各不相同。最大的一件甬钟通高为50厘米,甬长为14.5厘米,钲中部和正鼓部饰有兽面纹,篆间饰有夔龙纹,甬部和旋部没有任何纹饰(见图4);中间大小的甬钟通高为42.8厘米,甬长为11.8厘米,钲中部饰有兽面纹,篆间饰有夔龙纹,正鼓部饰有卷云纹,甬部没有任何纹饰,旋部饰有四枚小乳钉(见图5);最小的甬钟通高为37.2厘米,甬长为10.4厘米,钲中部和正鼓部饰有卷云纹,篆间饰有夔龙纹,甬部没有任何纹饰,旋部饰有四枚小乳钉(见图6)。同时出土的不成组的两件甬钟,有一件已经严重损坏,另一件通高为34.4厘米,甬长为9.4厘米,甬部饰有三角状夔纹,钲部每面铸有三排九个枚,共三十六个枚,钲篆以小乳钉为界,钲中部和鼓部饰有兽面纹,钲部两侧作夔龙式扉棱,向上延伸至舞部,篆间饰有卷云纹,旋部饰有四枚小乳钉(见图7)。这几件甬钟的钟体都是合范铸造,从细节上看,它们纹饰工整,制作精细,还富有很强的立体感,说明当时的铸造工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技术水平了。

图4 甬钟

图5 甬钟

图6 甬钟

图7 甬钟

三、皖江地区青铜乐钟的文化考察

(一)地理和历史因素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位于中国华东地区;东连浙江省、江苏省,南邻江西省,西接河南省、湖北省,北靠山东省;地势由丘陵、平原、山地构成;地跨长江、淮河、钱塘江三大水系。皖江地区作为安徽的一部分,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在1998年繁昌人字洞,发现了距今约二百五十万年的人类活动遗址,以及和县龙潭洞发掘的距今三十至四十万年的“和县猿人”遗址,都表明了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在这一区域活动了。从公元前606年起,之后的两百年里,皖江地区经历了楚庄王北伐,吴国向楚国发动战争,越国灭了吴国,楚国灭了吴国等。由此可见,该地区的文化是由淮夷文化、楚文化、吴文化、越文化相互冲击与交融后的产物。

众所周知,皖江地区产铜久负盛名,最迟在商代中晚期就有铜矿采冶活动,有的更是在先秦时期就已成为中原王朝的铜原料生产地区地和最重要的铜料供给地。近几十年,考古人员在此地发掘了大量的铜采冶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其中的礼器、乐器等,为后人研究安徽音乐考古提供了重要资料。

(二)礼乐制度因素

从潜山、望江、太湖等地出土的陶球和陶埙等乐器可以推断出,早在远古时期(夏商之前),皖江地区就已经有原始祭祀音乐的存在了,只不过当时的人们依靠着血缘关系结合成氏族,集体劳作,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产生的音乐大多与劳动生产或大自然作斗争相关,也有宗教性的祭祀歌舞。

从夏商开始,陆续就有乐舞和民歌了,如:《夏龠》又叫《大夏》,它是一部歌颂禹治水有功的作品,也是大禹时代重要的乐舞之一,并且已经注入了奴隶主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9]。

自西周初期(公元前1046年)起,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从而制定了一系列规定统治阶级等级和社会秩序的宗法制度以及更为具体的文化制度,即“礼乐制度”。也就是统治者通过“礼”来规范贵族们的身份地位,并要求他们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以及在贵贱长幼之间也要有明显的差别。“乐”也是适应、甚至要服从于“礼”,进一步被升华成了一种待遇,对于不同的阶级享有着不同的待遇,也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和巩固统治者自己的阶级统治,并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用乐规范,即“乐悬”。所谓乐悬,其本义是指必须悬挂起来才能进行演奏的钟磬类大型编悬乐器[10]。铜陵出土的五件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甬钟,其中三件为一组,需悬挂演奏;广德县出土了九件春秋时期的句鑃,其中六件为一组,另三件为一组,需倒插在木架上演奏。由此足以说明皖江地区这一时期已经开始推行礼乐制度,并以钟、鼓祭祀为主的音乐已有较大的发展;屈原创作的《九歌》也为日后安徽民歌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传承与创新因素——以铜陵铜官府青铜编钟艺术团为例

铜官府位于铜陵市天井小镇文化旅游区(江南文化园内),是安徽江南文旅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开发和建设的文化旅游项目之一。它的青铜编钟艺术团是将三千多年的青铜文化以及民族器乐、歌舞艺术等有机结合后,经过发掘、整合、创新,形成了以青铜文化为主题,并开创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江南民俗风情的、以及浓郁地方特色的大型青铜编钟表演、青铜宴舞,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以青铜文化与饮食文化相融合的大型古乐演艺团体。

每当青铜编钟艺术团演出时,演奏者们都会身着汉服演奏着青铜编钟和民族乐器(有二胡、扬琴、竹笛、琵琶、古筝等),有时还会为舞蹈演员们伴奏,复原了一幅秦汉时期宫廷设宴时的场景。

图8 铜官府演出照

人们通过这样的方式,犹如穿越时空一般,既体验了秦汉饮食,又观赏了宫廷乐舞,还认识了青铜编钟,并了解了其背后的青铜文化。目前这已被各大旅行社安排来铜陵观光旅游的项目之一,从而不仅促进了铜陵本地的消费,还带动了周边旅游行业的发展,逐渐发展成皖南地区旅游的一大特色。

四、结语

通过对皖江地区先秦时期青铜乐钟的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乐钟代表着不同的功能,哪怕是同一种乐钟由于时期、或地域文化的不同,在纹饰和尺寸上的体现也各不相同,有的更是多种文化交融、相互影响后的产物。因此,也印证了当时的南北文化、东西文化以及礼乐制度,在皖江地区是有交流的。并且在吸收了中原文化、淮夷文化、楚文化等因素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依旧保持着皖江地区土著居民们原有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如:形制、纹饰、造型等方面。以上这些对安徽音乐考古,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猜你喜欢

铜铃皖江铜陵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铜铃山中
转山转水转文成(组诗选一)
60亿!皖江金租巨额融资
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铁对铜陵市经济发展影响与对策分析
铜陵市商业地产市场研究
喇叭花儿摇铜铃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