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钢琴在线教学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以KLSW智能钢琴为例

2020-10-10李泽慧

铜陵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曲谱钢琴智能

李泽慧 李 季

(合肥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学类产品的研究也从教学方法研究逐渐延伸至学习过程研究,从突出“教”变为突出“学”。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电脑等硬件设备而产生的智能钢琴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使得在线教学逐渐发展至音乐领域,对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和线上教学普及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从用户体验需求出发,以KLSW智能钢琴为例,重点分析智能钢琴的用户特性,提出适用于自主学习并符合未来教学趋势的智能钢琴在线教学产品设计策略。

一、智能钢琴在线教学产品市场现状研究

钢琴教学属于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是音乐产业生态圈重要的一环。智能钢琴作为现代高新电声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钢琴结合的产物,弥补了传统钢琴教育年龄受限、时间受限和空间受限的问题,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现代音乐教育[1]。然而,智能钢琴的发展仍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伴随机遇也存在很多挑战。

(一)在线教育学习资源丰富多元

20世纪80年代现代互联网诞生之前,在线教育就已经作为研究实验而存在。1976年,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一个虚拟校园——Coastline社区学院诞生,人们逐渐接受在线学习理念,第一批在线大学课程和在线学位出现。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迅速扩张,逐渐进入更多家庭,传统的商业和信息媒体也向在线自媒体模式转变,在线大学和在线学位以及免费开放的在线教育层出不穷。时至今日,网络交流形式多样,且知识也远比传统课堂更加多元,无论是教学名师还是才华横溢的普通大众,都能通过互联网传授知识或分享创作,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人工智能技术帮助线上教学因材施教

现如今,人工智能已应用于各个领域,智能钢琴也融入了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2018年1月,雅马哈公司展示了一种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将舞蹈家森山开次的动作通过传感器转化为钢琴音符,并根据数据库创建旋律,将其转化为乐曲,实现了“用舞蹈来弹奏钢琴”的音乐创作。不仅如此,无论是家庭智能音箱,还是无人驾驶,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人工智能案例,人工智能用于线上教学,不仅可以增添学习趣味性,亦能做到因材施教,也为未来精准定制个性化教学创造了技术条件。

(三)5G时代为在线教育生态圈创造条件

5G时代到来,利用宽带无线通信在全球范围内传输数据信号和语音信号,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也为产业融合和生态重构提供了新机遇。一方面,5G的速度是普通家庭Wi-Fi网络的40倍,延迟在10毫秒以下,使网络教学直播更高清、低时延和无卡顿,保证了老师和学生的无障碍交流;另一方面,5G扩展了物联网网络容量,5G的部署意味着安装密度更高的较小蜂窝,使当前网络的设备容量增加100倍,网络密度增加10倍,大大增加了物联网集成的潜力,使未来的在线教育可以容纳更多配套的智能设备。将其他在线教育产品集成在同一网络下,可以打造基于家庭、社区或校园环境的在线教育生态圈。

二、KLSW智能钢琴用户体验分析

(一)KLSW智能钢琴商业阶段分析

以KLSW智能钢琴为例,钢琴类在线教学产品经过一定的发展,目前已基本确定了初创产品的核心功能,如视频教学、曲谱练习等(见图1)。因此,在产品核心功能稳定以后,由于用户量少、运营量不足等问题,产品活跃度面临压力(见图2)。一方面,智能钢琴的核心功能尚未健全,缺少完整课程体系和有效教学方法,产品需要完善差别化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智能钢琴出现晚、普及难,线下培训机构占领大量市场,产品需要通过扩大用户基数、拓展课程内容等方式,提高产品活跃度并获得群体认知。

图1 KLSW智能钢琴核心功能

图2 智能钢琴商业阶段图

(二)KLSW智能钢琴用户画像分析

为了强化用户类型,笔者对品牌定位人群即6-35岁有需求及能力的智能钢琴用户展开了一系列调研活动,精准辨别各类用户行为、需求和痛点,以明确产品优化时应具备的目标和任务,建立了以下三种用户画像。

第一类为6-12岁的技能培养型用户,是智能钢琴的主要目标用户。他们每周需要保证足够的练习时长,通常练习经典名曲或考级曲目,并基本由家长陪同练习。这类用户的痛点是练习过程枯燥乏味,虽每周末都有系统的教学,但学习路途耗时较长,独自练习易忽视错误。技能培养型用户希望尝试在线模拟考级,了解同期同学的进度,相互促进,并希望能有多类型曲目激发兴趣,同时获得老师的及时指正和技巧传授。

第二类为23-35岁的业余爱好型用户,也是智能钢琴的次要用户。他们热爱钢琴和音乐,但由于工作较忙,没有固定时间系统学琴,觉得弹奏乐器可以提升个人魅力获得外界关注,因此无需专业会弹即可。此类用户由于没有音乐基础,较难识谱,普遍认为仅练习经典曲目乏味且无吸引力。业余爱好型用户希望速学流行曲目,通过学习平台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希望完成简单的测试,了解自己的水平和进步空间,部分有基础的音乐爱好者,希望传播原创曲目,获得广泛关注。

第三类教师大咖型用户为智能钢琴的潜在用户,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大量钢琴教师普遍愿意使用智能钢琴为教学创造更多可能性。此类用户平时在钢琴教学机构工作,他们时间自由度较高,会自主研究一些创作技巧或教学方法,经常在网络平台关注同行的视频分享来提高自己。但由于培训机构竞争压力大,教师薪资不高,且短视频趣味教学模式兴起,使传统教学模式丧失竞争力。因此,教师大咖型用户希望能有多渠道宣传自己,使教学方式被认可和关注,原创曲目被流传和欣赏,成为“网红”教师,达到名利双收。

(三)KLSW智能钢琴体验现状分析

1.课程缺乏针对性

智能钢琴的主要用户群体基本可分为:考级者、爱好者以及教师,但是KLSW智能钢琴的课程分类相对杂乱,内容也缺乏针对性。因此,课程分类应满足各类群体不同特征。

首先,根据目前版本中KLSW首页的教学分类(见图1),可以看出课程类型虽有7种之多,但却难分主次,也无法分辨课程内容的针对者。

其次,“趣味测试”和“音乐游戏”都只面向低龄儿童,便于儿童了解音乐基础,激发音乐兴趣,但是对于想要培养爱好的成年人来说,游戏类课程过于幼稚和花哨,若想了解音乐基础,仅有类型单一、内容枯燥的“视频教学”,很难进一步培养兴趣。

最后,“曲谱练习”和“成长之路”内容分类杂乱(见图3、图4)。“曲谱练习”是将曲谱分成不同类型供用户选择,“成长之路”是针对新手用户熟悉操作和不断进阶的,但针对新手的“入门指法”却放在“曲谱练习”的模块当中,而针对考级者高频使用的“考级教程”本应是进阶模式供用户练习,却统归于曲谱当中,也难体现其使用的高频和重要性,“世界名曲”与“考级教程”的曲库重复较多,课程模块分类显得不合理。

图3 “曲谱练习”界面

图4 “成长之路”界面

因此,构建面向垂直细分用户的课程模块系统成为智能钢琴内容建设的重中之重。

2.界面认知负荷高

1988年认知心理学家John Sweller提出认知负荷理论,指出处理具体任务时加在学习者认知系统上的负荷的多维结构,包括三种类型的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2]。

首先,内在认知负荷是由信息本身固有属性决定。以“添加收藏任务”的用户体验路径为例(见图5),可以看出用户在选择想要收藏的曲目时,根据对收藏图标的固有认知,认为图标应为“五角星”,但是操作后会发现此图标表示“演奏评分”(见图6),且目前版本的设计除图文信息不符的问题,还存在信息内容过于复杂的问题。因此,将碎片化信息整合并重新设计成符合用户认知的图标,可有效降低用户内在认知负荷。

图5 “添加收藏任务”用户体验路径

图6 “曲谱演奏”界面

其次,外在认知负荷是由信息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决定。以“指法练习”的用户体验路径为例(见图7),当界面中的信息呈现没有明确归类,并且层级结构划分不合理时,就容易让用户在想要完成某项任务时产生菜单层级不明或找不到入口的情况。因此,重新整合信息层级并删除多余干扰项,可有效降低用户的外在认知负荷。

图7 “指法练习”用户体验路径

最后,相关认知负荷是由学习者主观的心理努力引发的。John Sweller在认知负荷理论中指出过人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即操作任务越复杂,人们学习耗费的时间和认知需要的能量就会增加。但是通过体验KLSW练习系统后,笔者发现类似“考级练习”这样的高频使用场景,需经过多步杂操作才能达成,对于新手用户来说,学习和记忆的成本在无形中增加了用户认知负荷。因此,将高频使用项目层级前置的情况下,将复杂的任务操作由用户移至系统完成,例如“自动反馈演奏问题”,既能提高用户学习效率,也能体现系统的智能化服务。

3.产品视觉表现弱

Ajax之父Jesse James Garrett在《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一书中对表现层作出了如下定义:表现层解决并弥补“产品框架层的逻辑排布”的感知呈现问题,通过视觉设计,我们决定这种安排在视觉上应该如何呈现[3]。通过对KLSW智能钢琴表现层视觉设计的分析,可以发现两点较为明显的问题:缺乏视觉规范和缺少品牌识别形象。

视觉规范方面,例如“曲谱练习”(见图3)和“成长之路”(见图4)的界面中,左侧是内容栏,呈现“曲谱练习”中的常用曲目列表,而“成长之路”的界面中,左侧是标签栏,呈现给用户不同难度等级的选项,两者存在明显不同。同时,对比两者左侧栏,一个只有中文,一个却显示中英文,元素尺寸也不相同;对比两者右侧栏,一个是图片预览模式,一个是文字模式,显然由于缺乏视觉规范,没有做到结构的一致性。因此,若是视觉元素的尺寸、栅格布局等未能保持一致,用户在每次点击进入不同页面时都会产生陌生感,而用户通常喜欢在熟悉稳定的环境中进行操作。

品牌识别形象方面,独特的品牌识别形象能够影响用户对整个企业品牌的直观印象,无论是产品LOGO、界面配色、图标形态,或是IP形象,都能够有效传递产品设计中包含的情感化因素、文化元素,以及希望用户感知到的情境。但是分析KLSW的首页设计(见图1),可以看出其配色选用超过8种,过于丰富且没有明确的主副色;代表企业IP形象的卡通小熊,无论在形态塑造上还是配色选用上,都显得单薄随意,缺少记忆点,既没有偏向儿童用户体现可爱元素,也没有偏向成年用户呈现简约风格,使最终的视觉表现杂乱无章。

三、智能钢琴在线教学产品设计策略

(一)产品目标分析

就学习者而言,其主导诉求是学习、进阶和测试,可以通过“找曲谱、看视频、看教程、找老师”这几类价值实现策略来使用户完成学习目标,即如何提高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尤为重要。用户设定成果目标,通过高频练习,进入进阶阶段,以测试形式,验证学习价值是否实现,若实现则进入下一阶段目标,未能实现则再次进入训练模式,用户会不断地完成目标并产生新目标,循环往复形成闭环。

就教学者而言,他们的主导诉求是课程的创作、录制、分享以及粉丝的积累,需要通过“编曲、找曲谱、录制课程、答疑”等类型的价值实现策略来使用户达到吸纳粉丝的目标。多样的内容和丰富的运营量会成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原创专业的内容也是产品的差异化所在。因此需要通过奖励和竞争机制刺激教学者产出更多优质内容,优质内容再刺激学习者购买和关注,购买和关注也将成为教学者的奖励和竞争机制,形成教学业务的闭环。

(二)产品设计策略

1.突出产品智能化

新版设计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升级软件界面,改良钢琴造型,加入伸缩大屏,使上下双屏智能互联,体现产品智能化(见图8)。一方面次屏按键提示模式便于初学者找到曲谱对应的钢琴按键,提高学习效率,降低乐理门槛,成为全家的学习互动工具;另一方面双屏互联,可同时显示多个屏幕,实现多人互动教学,曲谱与视频教程同时展示,也能为开发更多智能互动教学方式提供延展空间。

图8 KSLW新版钢琴设计

新版设计加入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注重语音助手的人格化和情感表达。由于钢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陪伴诉求,陪伴练习可以帮助指正问题,且安抚焦虑情绪,实现精神鼓励。因此,新版设计了拟人化助手“小威”(见图9),不仅能为用户定制课程,也能根据不同场景和用户意图变幻表情,并主动唤醒对话减少用户思考,做到将陪伴感和情绪表达显性化以加强体验的流畅性。

新版设计实现桌面端、移动端跨平台联动(见图10),通过增加移动端APP的设计,一方面拓展学习场景,使学生不仅可以在钢琴前练习,还能利用手机之便使用碎片化时间听看教程;另一方面便于师生互动,用钢琴练习,用手机直播,练习内容实时同步到云端,做到随时查看和交流。

图9 智能语音助手“小威”

图10 “曲谱”页桌面端、移动端跨屏联动

2.完善课程多样性

新版设计整合升级了产品的交互架构,将整个页面布局分为左侧“功能区”、右侧“工具区”和中间“操作预览区”,便于用户随时切换和实时查看内容。左侧“功能区”将产品的核心功能和特色功能在空间上重新整合呈现,方便查找和切换;右侧“工具区”根据用户学习需求和使用习惯,智能推荐快捷操作,加强体验流畅性(见图11、图12)。

图11 左侧“功能区”

图12 右侧“工具区”

右侧“功能区”中也将原本杂乱的课程体系重新梳理归纳为“曲谱”和“课堂”两大类,分别针对视频学习和曲谱练习两种高频学习状态进行优化(见图13、图14)。“曲谱”页作为开机进入的首页,注重运营内容的吸引和推荐(见图10)。在经典曲谱的基础上,加入动漫曲库、音乐人和分类歌单等,并推荐流行曲谱合集,既满足考级者对曲谱专业性的需求,也满足爱好者对曲谱多样性的需求。“课堂”页是对原有“视频教学”页的改版,注重学习进阶,首页根据用户当前学习水平智能化推荐课程,结合“明星教师”业务版块,使用户学习到更多原创课程,同时满足教师用户在线教学需求。“课堂”模块中保留了专业考级内容(见图15),将功能层级进行细分优化,分为“测试”、“课堂”和“报名”。“测试”功能也单独以浮窗形式固定在页面右侧“工具区”(见图12),便于用户随时进行水平测试。

图13 “曲谱”信息架构

图14 “课堂”信息架构

图15 “课堂”页

新版设计专门在左侧标签中加入了“切换乐器”的功能,由于在线教育大势所趋,需要不断扩充和建设多维度的课程,同时迎合企业未来业务拓展的需求,激励用户尝试更多挑战,在刺激和满足中使用户留存。

3.构建社交生态模式

KLSW智能钢琴新版界面主要从造星行动、社群建设和资源共享三个方面来构建产品社交生态圈。

首先,新版本设计中新添的“发现”页,除了将原本独立的KLSW电商小程序直接融入到产品端,重点是为爱好者用户和教师用户开拓出“社区”空间(见图16),爱好者用户可以在个人主页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用户可以分享原创作品和教学短视频。这些用户原创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用户在“秀场”、“钢琴红人榜”中积累网络人气;一方面可以帮助平台改善内容少、更新慢的问题,最终完成造星目的,达成流量变现。

图16 “发现”页社区模块

其次,在“发现”页中,不但可以建立“社区”,使用户间可以相互关注、评论和分享,还可以通过“附近”功能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社群(见图17),用户开启定位,结识有共同兴趣的线上学习伙伴,组织线下演出或交流活动,打造专属于钢琴爱好者的社交场景,增加用户粘性和活跃度。

最后,无论是“社区”功能,还是“附近”功能,整个“发现”页的社交生态离不开资源的共享,用户可以通过“求谱”共享小众乐谱,通过“问答”共享冷门乐理知识,也可以通过“附近”好友共享乐器或师资。用户在家庭场景中的在线学习不是闭门造车,将灌输型的技能培养课程,变为共享型的兴趣交流,才是激发用户主动学习,构建线上教学产品社交生态模式的最终目的。

4.升级产品视觉样式

图17 “发现”页附近模块

此次视觉升级在重构了交互架构的基础上,对APP标识和产品频道入口做了重新的设计,关键词在于“更温暖、更清晰、更丰富”。“更温暖”是希望用户在枯燥的学习之余,感受陪伴和鼓励;“更清晰”体现界面结构清晰,简单易懂;“更丰富”则是由于新增了多样化的课程,不仅丰富了内容,也丰富了视觉。

在APP标识设计方面,笔者在原有基础上做了两处升级(见图18、图19)。一是配色的升级,在保留原版橙色为主色的基础上,为了体现“温暖”,新标识加入了红色作为渐变,渐变产生的流动感代表着燃烧和热情,展示出产品的温度,也象征学习的动力;二是层次的升级,为了体现“丰富”,在原版扁平投影的基础上加入了立体的光影变化,使字母“W”显得更加饱满,也象征课程内容升级后丰富多样。

图18 KLSW原版APP标识

图19 KLSW新版APP标识

在产品频道入口升级方面,KLSW原版频道入口的视觉风格杂乱,立体光面的按钮样式也不符合扁平化设计审美(见图20)。新版红色细线风格的图标设计(见图21),灵感来源五线谱,细线承载着多变的音符,红色也象征对音乐的热忱,扁平的细线条配合大面积的白色背景,突出页面鲜明层级,有效降低用户认知负荷,减少学习成本。

图20 KLSW原版频道入口

图21 KLSW新版频道入口

四、结语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智能钢琴,还是其他类型的在线教育产品都在不断地发展。固定的学习场景被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被重构,从搭建教学平台,到建设线上教育生态圈,新技术和新趋势为钢琴教学带来机遇,也为智能钢琴的设计带来挑战。在教育线上化和产品智能化的未来,只有基于良好的用户体验提出设计策略,才能使用户不断涌入并留存,使产品乃至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曲谱钢琴智能
曲谱
赵倩作品赏析
夏日之恋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纸钢琴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