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计算机学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探讨
2020-10-09王毅
王毅
关键词:高等学校;计算机学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在于为社会输送人才,而基层教学组织的完善与否又是决定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因素,下面笔者主要以计算机学科为例,就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要点加以浅析:
工作制度和约束机制的设置
规章制度是贯彻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是确保基层教学工作顺利推进的先决前提,可见,设置兼具针对性和全面性的工作制度是建设计算机学习基层教学组织的必然要求。具体来看,第一步应设置同教学相关的规章准则,例如新课试讲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等,第二步应细化制度的约束对象,把所有教学组织成员都纳入到约束范围内,使遵守制度成为大家共同的责任[1]。有了细致可行的工作制度,一是可以进一步明确各个成员的工作职责,使得分工更细致、任务更明晰,规避投闲置散问题,二是可以督促教职人员多多参加各项基层教学活动,养成优良的工作习惯,在潜入默转中助推计算机基层教学组织的循序优化。此外,还应设置与之配套的监管和考评制度,对待教学,必须严谨负责,加强教学纪律监管,严禁教师出现迟到、早退行为,设置生评机制,把学生的评教建议同教师考评直接挂钩,以学生评价助推教学品质的提升。
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优化
基层教学组织必须立足于“人才培养”这项核心任务,肩负起计算机学科各项培养工作的规划和贯彻事宜,比如说培养规划的拟定必须同时代特色和市场诉求相适应,在认真调研学生计算机学情的基础上有侧重性地做好各项人才培养细则的拟定等等。在教学规划的拟定和贯彻过程中,必须妥洽好学科教学和通识教学、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职业教学和创业指导之间的彼此关联,注重实践技能、创新创业素养的循序强化。进行深层次的行业调研,适时了解最新的人才需求标准,正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以及人才需求的多变性,全面探讨、合理论证,以此作为教学目标、培养标准和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促进人才培养规划的不断优化。基于计算机这门学科本身的特色,致力于校企共育、学研产结合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探索,助推教学成效和培养成效的提升,培育出更多兼具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的优质人才。总而言之,能不能将人才培养目标视作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为一切工作的起点和终点,是决定当下计算机学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能不能收获理想成效的主因之一,也是决定高等学校能不能冲破教育瓶颈的核心所在。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基层教学组织,必须保持警觉性和危机意识,要维持紧迫状态,联系社会大环境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动态,全面审视新时期计算机学科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适配性,秉持教改精神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尝试。细化来看,重点应关注大数据、虚拟技术等高新科技对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正负面作用,并适时引入这些新科技、新理念,为计算机课堂注入更多新活因子。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层教学组织更应抓好教研教改事宜,采取多元手段激起各位教师的教研教改热情,创设勠力同心、客观正向、友爱互助的教研教改气氛,将每一项措施贯彻到实处,并以教研教改工作的循序推进助推计算机教学模式的革新。此外,为更有效地剖析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规律,还要多多组织申报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教研项目,高等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每年皆会申报一系列科研项目[2]。这些科研项目的申报无疑有助于优良教研风气的打造,使更多教师可以投身于计算机学科的教研教改工作中,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优化创设有利条件,也为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学习创设更高效积极的环境。
师资团队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师资团队的综合实力是关乎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的重点,师资结构的合理化程度、专业化水平甚至直接影响到高等学校的办学治学质量,为此,可以自以下几点着手:其一,优质人才的引入是晚上计算机学科师资结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立足于学科建设的各项诉求,适时引入具备扎实专业理论和高超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可以大大强化师资团队综合实力。其二,抓好对现有教师的日常培训工作同样关键,在引入鲜活力量的同时,也应基于诸位教师的专业水平、科研方向落实好对应教学团队的重构事宜,以现有的師资为基础实现优化配置,强化内生动力。其三,设置“传帮带”机制,注重对青年教学的帮助和引导,以导师的形式为所有经验有限的青年教师一一配备经验充足的教学导师,负责指导他们的日常教学事务,凸显榜样作用引导其及时走向教育教学的正轨。同时,还要坚持“走出去”原则,经常选派一线教师深入基层单位实践调研,走进示范院校观摩学习,将先进经验和最新技术“引进来”,与时偕行,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先进性的保持。
综上所述,计算机学科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是一条漫长的求索之路,切不可急于就成,而要在按部就班地求索和实践中归结经验、优化手段、寻求突破,谋求发展。
参考文献
[1]仲岩.地方本科高校教学基层组织建设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9(03):92-97.
[2]郭力争,何宗耀,柳运昌,苏靖枫.高等学校计算机学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探讨[J].福建电脑,2020(07):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