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韵”在当代古筝演奏中的运用

2020-10-09付英文

艺术大观 2020年13期
关键词:气韵运用分析

付英文

摘 要: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悠久的历史中孕育了许多文化艺术史。古筝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传统乐器,在演奏时,不仅需要掌握音高、音准,需要具有较高的演奏水平,才能具备将充沛的情感融入古筝演奏当中,以突出古筝的魅力并使整个演奏升华。气韵是表达古筝表演艺术氛围的关键因素,古筝演奏者要更准确地理解这一点,以融合文化和艺术,并从传统的中国音乐美学的角度理解古筝演奏艺术的精神韵律以及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分析古筝演奏的气质和韵律,以实现气与韵在当代古筝中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古筝演奏;气韵;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J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3-000-02

气韵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两大类,在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尤为重要。中国音乐对“气韵”非常讲究,乐器演奏之美的内在力量即“气”,乐器演奏之美的外在表现即“韵”。生命和艺术之“气”是古筝演奏要表达的精神,“韵”则是“表达的魅力”。在古筝的演奏艺术中,不仅发挥了气韵各自的特色,而且从内到外它们融为一体,乐曲在心灵上焕发生机,在韵律下变得美丽。中国民间器乐演奏艺术的研究大多是从演奏技巧的角度进行研究和讨论的,尤其是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对古筝演奏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从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分别对“气”和“韵”进行了解释,阐述了气韵在古筝演奏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气韵”在古筝演奏艺术中的应用。

一、古筝演奏的“气”与“韵 ”

(一)古筝演奏中“气”的表达

演奏的过程需要思维和肢体活动相结合,这种运动过程中对于气息的把控是重中之重。“气”在古筝演奏中主要表现在乐曲音符的高低起伏,语气的抑扬顿挫,乐曲节奏和结构千变万化。古人常言道“人之所生,气之聚,聚为生,散则死。故而又曰:……通天下之一气耳。”意思是万事万物若是缺少了“气”,运动就会停止,对于古筝演奏来说就是缺失了灵魂上的共鸣。[1]“气”是一种生命力的表达,是人们生存和前进的本原和内在依据,更是古筝演奏的本原和根据。我们通常所谈的“气”,是指古筝演奏艺术中所表现出的作品的内在精神源泉,换句话说,在音调的转变处,乐句的衔接处,乐段的结尾处都要求气息的平稳和连贯,做到弹奏乐曲时内气可以直达手指。只有做到内气的联动谐调,才能在精神上显得轻松自如,对于演奏者弹奏乐曲来说就更加有利。

古筝演奏中所讲究的气息只是“气”的一个方面,常常指的是我们常说的“呼吸”和“气息”的问题。古筝演奏过程中呼吸的順畅、停顿的是否恰当都取决于呼吸与气息的转换是否得当。古筝老师们常强调的一个“乐思”即是一个小气息的道理就是在此。每几个小的气息就构成一个乐句的连贯的大呼吸,很多个乐句组成一首乐曲,由此一首音乐由无数个“呼吸”构成,所以说气息的是否连贯,停顿的是否恰当,呼吸的速度和深度是否合适,都直接关联着演奏的好坏。

(二)古筝演奏的“韵”的表现

人们常常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赞美一首好乐曲。其中古筝艺术尤其重视对韵律的追求,“韵”就是古筝音乐的灵魂所在。韵律通常以音乐和语言开始,并且常以余音的形式呈现,主要通过节奏和旋律反映出来,狭义上的韵律则是指声音的流动。即使在表演之后,观众也将沉浸在演奏的音乐当中,并留下难忘的感觉,这表明表演者演奏的音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共情能力,这是韵律的独特表达。古筝作为中国的重要传统乐器之一,主要通过弦乐来表达节奏,用手指弹奏弦乐的方式以及魅力和情感的传递是不同的。韵律的独特节奏与表演者共鸣,给人一种节奏音乐美感。我国特别重视“韵”的追求,强调韵的互补,“韵”始终存在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格律和艺术表达中。在古筝的表演中,音符的缠绕运动通过古筝中的吟唱,揉捏,压制和滑动等技术使韵律变幻,使听众感受到音乐的节奏转换,节奏演奏技术包括颤音,按音,滑音等。在古筝的演奏中,左手按弦押韵,右手弹奏音符,由于通过左手弦压的演奏方法,固定弦的五重奏结构被改变,进而起到了为古筝曲目演奏锦上添花的效果。[2]在表演非演奏者创作的音乐时,演奏者需要更加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乐谱,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想法,深深吸取内心的情感,增强乐曲演奏的感染力,这就是古筝音乐中“韵”的影响力。

(三)古筝演奏中的气韵结合

气韵相合符合中国哲学的对立统一。在中国艺术史上,节奏韵律向势、神、风、骨等融通拓展,形成气势,脉络,气宇等美学,并以气为基础,形成了以韵为中心的美学形式。通过调整内气的协调程度,可以使演奏者的精神与音乐的节奏相匹配,并且可以以更具说服力的方式表达音乐。韵通过独特的音韵格律技术获得独特的审美感。[3]气和韵在古筝的表演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获得最高水平的古筝演奏和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演奏者必须要准确掌握呼吸的使用方式和神韵的表达形式。演奏者必须实现气韵与节奏的结合与统一,才能更充分地表达古筝表演艺术的精神与内涵。

二、“气”“韵”在当代古筝演奏中的运用

(一)“气”在当代古筝演奏中的运用

关于在现代古筝表演中使用“气”和“韵”,许多从事古筝研究的学者都在论述其运用并想要以此来提高实际演奏效果。根据以上分析,古筝表演中“气”的使用意味着生命,活力和延展。在古筝演奏中,把曲子演绎得有灵性即把曲子弹“活”,就是指整个演奏过程生动活泼、此起彼伏、曲终音未散。要想达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将眼光放长远,在着重于细节练习的同时,着眼于整个曲子的情绪表达和节奏起伏的把控上面,利用不同乐句的特点,并配合具有张力的肢体语言一同抒发出来。如:演奏宁静雅致的古筝曲目——《情系春来》,由于原作曲旋律起伏小,弹奏时气息应该跟着起伏进行配合,节奏变化多样,会给人轻松活泼的感觉。演奏悲情的古筝曲目——《打虎上山》,由于4和7特殊的音高,使得情绪表达更加直白且兼具戏剧起伏,再利用摇指与颤音的相互配合,可渲染情绪上的递进,重音的突出配合着眉头紧锁,身体随着重音起伏,头部的动作带动重音,这些肢体语言都起到加强视觉冲击的作用。[4]

(二)“韵”在当代古筝演奏中的运用

由于不同的风格具有不同的节奏和韵律要求,常用的节奏类型总结如下:

1.前后节奏具有恒定的上下速度,为匀速的上下滑音,此方法最简单,推动和释放的速度平稳且均匀。一般来说,这意味着前半部分速度较慢,后半部分节奏较快,而尾部韵律则明显突出。不规则的节奏主要在情绪强烈的地方使用,可以增强滞后感,能够激起听众兴趣,做到以小见大,用一个细节升华出整个乐曲的情感走向。

2.回滑音以及反向回滑音。在此类别中,速度和节奏速度也有所不同,前进和后退速度较慢,强调了第一个滑行效果,并根据特定的轨道场景进行了节奏处理。

3.小振幅的颤音,此类别通常是较浅的小幅度的按弦,并伴有众多快速的颤音,常用于抒情慢板以增强听觉效果。大振幅的颤音,该类别通常伴有更深的按弦,速度慢且数量很少,强调的是撞击感,在行板运用较多。

4.点按。深按可快速反弹,通常用于装饰韵律的类型。

5.组合做韵:向上滑动+颤音向下。它主要用于用遥指弹奏时的左手对于做韵的把控,上滑连贯,下滑缓慢且平稳,可营造出一种依依不舍,倾诉感情的感觉,多适用于情感浓厚的乐段。

韵律是歌曲给人的一种情感,在日常生活中被称为“韵味”。最引人注目的是音樂本身的创作意图,表演者的出色演绎以及观众丰富而精致的情感体验。由此引起强烈的共鸣,情绪随着音乐而流淌,即使声音消失了但听众的思想情感仍延绵不绝,不间断的旋律并将其转化为记忆……这就是所谓的“韵”诞生和作用的过程。为此,不仅表演者自身的素养要求很高,而且还必须学习作曲家和作曲的时代故事背景,作曲技术,作曲风格等。通过对曲目背景的一系列研究,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风格的作品,了解演奏过程的优点和缺点,找到最适合古筝表演者演奏风格的作品。[5]

三、结束语

中华古典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在音乐演奏的气息与音韵方面,二者密不可分。气是韵的根基,正是由于气的动静结合,韵律才存在变化和连续的可能,同时韵又能控制气息的呼吸节奏,韵的出现使气更顺畅自然。在表演中,我们注重气韵的协调,将它们结合起来,可以给人们带来美好的音乐享受。古筝弹奏时的神韵和气息都是为了表达曲目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为了将两者合二为一,以获得最佳的古筝表演艺术和生动的吸引力艺术效果,演奏者需要准确掌握呼吸的使用和韵律的表现。本文主要探讨气韵在古筝演奏中的艺术和实践意义,并研究了气韵在古筝演奏中的合理应用和表现。

参考文献:

[1]凌宇欣.古筝演奏中的气与韵分析[J].流行色,2020(02):89-90.

[2]梁晓蕾.诠释“气”“韵”在当代古筝演奏中的运用[D].山西大学,2019.

[3]曹茜.探析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与韵[J].戏剧之家,2016(07):66.

[4]陈柯.古筝演奏的气、韵艺术研究[J].艺术品鉴,2015(05):183.

[5]许育燕.浅议古筝演奏与气韵美学的辩证关系[J].乐器,2014(02):42-44.

猜你喜欢

气韵运用分析
浅谈“气韵”在传统美学转型中的含义
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分析
中国古典舞中意蕴的表现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试论中国古代音乐的艺术精神
气韵生动的传承与发展
论中国书法之气韵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