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工笔重彩花鸟画和泼墨泼彩技法的结合

2020-10-09潘红兰

艺术大观 2020年14期
关键词:感悟融合

潘红兰

摘 要:工笔重彩画其历史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诸多打击和变化,依然熠熠生辉。它随着时代不断的前行,从最初的《人物龙凤帛画》图发展到蒋采苹的《筛月》,再到现在的工笔重彩花鸟画,其发展渊源绵远悠长,却也变化多端,形成了一套完全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学观点、审美取向及表现手法的艺术体系。泼墨泼彩这种绘画技法是由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创造而生,早前多运用于写意山水画中,后被运用于工笔花鸟画中,成为一种新的绘画技法被广泛传播。本文通过张大千的具体作品《幽壑鸣泉》《泼彩朱荷》和本人作品《灼灼其华》《绿色之韵》为例,阐述本人在绘制过程中的一些绘画感悟与心得,以及泼墨泼彩技法的简单运用,两者相互融合于画面中的意义。

关键词:工笔重彩花鸟画;泼墨泼彩;融合;感悟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4-00-02

工笔重彩,是指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的中国画,其中包含工笔重彩人物画、工笔重彩花鸟画等绘画类别。工笔重彩画从原始岩画起源,以在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为代表作品,其圖案和线条的运用具有强烈的平面性,色彩简单单纯。发展到后来的汉墓壁画、敦煌石窟壁画等多以丹青设色,以朱砂、黄丹、石绿、石青等重彩颜料为主,成为重彩画的一个显著特点,也为后来的重彩画奠定了材料基础。传统的重彩绘画赋彩,在古代民间绘画、敦煌壁画、青绿山水等美术作品中有其独特的处理方法。如汉代喜爱黑红两色,视觉张力强。唐代喜好富丽、金碧辉煌、大青大绿,具高贵绚烂之美。而宋明清以后,因受文人画审美情趣的影响,赋色清雅淡薄,以黑白二色为主,微施轻朱浅绿,轻扫花青淡赭。后来工笔重彩画在新中国时期饱受摧残,面临即将毁灭的地步,是潘絜兹、蒋采苹这些绘画大家拯救了它,使它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呈现于世人面前。经过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这些绘画后浪者致力于不断的改进工笔重彩画,努力寻求创新的绘画技法创作画面,使它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1]

一、泼墨泼彩的含义及作品

提到泼墨泼彩这一绘画技法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国画大师张大千,是他创造了这种水色妙而清逸、颜色丰富多彩的绘画技法。“泼”是指用力把液体向外倒、洒,使之散开,反映的是内在的魄力、生气和活力的精神气质,本体上有:“淡破浓、浓破淡、墨破色、色破墨、水破墨、积墨、积色”等技法。张大千曾多次使用此技法于写意山水画中,后将写意与工笔相结合,并对泼墨与没骨、大小青绿山水有所继承与发展,使重彩与泼墨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开创了泼墨泼彩的新画风。

“泼彩法”又称“破彩法”,将这种以彩色为主的随意豪放的水墨为特色的艺术手法的创始人张大千,用两种以上的颜色泼洒在画纸上,使他们自然流淌渗透形成绚烂的美景,然后在纸上简略地勾勒出形象轮廓。泼彩画法水色朦胧、墨色淋漓,具有半抽象意味,使人感受到热情和活力的挥洒,以及独特的想象空间。它与精雕细琢的绘画风格截然不同,但若两者加以融合便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会使画面视觉对比强烈,富有层次感。[2]

张大千在绘制时毫无底稿,先凝视画面,构思腹稿,待胸有成竹时才动笔墨,先写花蕊、添叶,以墨打底,复施花青、藤黄,再加石青、石绿,不足之处添墨修饰,最后写朱荷、钩金,颜色逐层添上,厚度质感毕现。其布局尤其用心,花叶参差不齐、疏密有序,上下呼应,中副空间中一根花茎自中央横亘斜出,与右端的叶片形成一横一直的走势,相互顾盼,如应乐起舞,令画面动感十足、充满张力。

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在探索工笔画新方法时,用张大千这种泼墨泼彩豪放倾洒于画面的技法同样施于工笔画面上,使其产生狂放不羁的肌理效果。也有部分画家简化泼彩画法,使其形成积色积墨的局部肌理,让画面看着更加有趣味感。

二、两者的结合

本人是在闲暇时翻阅画册偶然得见张大千的画册,以前只在书本上见到部分谈论张大千的画作的文字,现有幸得以去张大千纪念馆观看其真迹,但由于纪念馆闭馆未能到达正厅,却也在偏厅得以观看其中几幅画作,其中就有:《秋山夕阳》《泼墨泼彩荷花》《幽谷图》《春云图》《雨过岚新》《烟云哓霭》等作品。画面颜色丰富多彩,色彩和水墨融合得恰到好处,干湿浓淡配比均匀,层次感异常丰富。当我在观看这几幅画作时,我便在思考是否可以把泼墨泼彩与工笔画结合起来,回去查阅画册和论文发现已经有部分画家进行了实践和理论的操作,在阅读了一些理论文章后,我决定实践操作一把。[3]

在构思《灼灼其华》这幅作品时,其主体物是写生稿,后经本人推敲后形成。我在路边看到一簇似兰花却又不是兰花的植物,叶片细长,生长的张牙舞爪,似八爪鱼的触角般随意生长,其动势或曲或直,张扬有趣。我采用了垂直线构图,用金线把画面分割成三部分,中间为主要部分,占的比例比较大,主体物被安排在中间位置,两边安排少量主体物与其产生呼应,其颜色用胭脂色分染,使其画面具有热烈张扬,富含朝气的韵味。背后屹立着一尊太湖石,宁静祥和,使画面产生出火烈和宁静的双重对比。两边部分用泼墨的形式施以重墨,在它半干之际滴入水滴使其自然晕染开形成水印和自然肌理,在彻底做好后,用橡皮擦在画面上擦出符号化图案丰富画面,用简单重复性的图案给予画面层次性。此幅作品想表达的是本人对于未来生活的热烈期盼,红色给人的感觉是希望、喜庆、火热、幸福,它是社会的希望、生活的希望、人们的希望,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宁静祥和的时代的幸福感的象征,黑色给人以沉稳感,在画面中起到了沉稳画面的作用。这幅画只有两边部分采用了泼墨的技法,算是一个小尝试。[4]

《绿色之韵》这幅画我是采用的泼彩、积色方法比较多。主体物为芭蕉叶,同样是垂直线构图,被分割成均匀的四条屏,背景用积色、泼彩的方式施以曙红、花青、藤黄,整个背景色以花青色为主,藤黄和曙红用来展现高光部分。主体物芭蕉叶用三绿色进行分染,背景粗狂潇洒,主体物细致刻画,使画面富有节奏感与层次感。在最初绘制这幅画的本意是想描绘芭蕉叶在新叶时期与衰败时期的对比,象征着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生活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日益增长,审美水平不断提高,文娱生活丰富多彩的对比性,可后期制作时改变了思路,只描绘芭蕉新叶时期的面貌,象征着画家对于这个时代蓬勃向上发展的欣喜之情,以及对未来时代稳健发展的期盼之感。                                                            本人在绘制作品时还不能达到像张大千画面中色彩热烈丰富的程度,只能在局部进行积色、积墨,并且有时候会把画面肌理做花使画面看着不够整体,但也还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之中,还需要在日后的绘画创作过程中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研究泼墨泼彩这一绘画技法,使之更好地与工笔重彩花鸟画相结合,创作出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审美水平的作品。[5]

三、结束语

我们在学习工笔画的时候可能有人会觉得工笔画是一个精雕细琢的绘画种类,往往需要画家精细的去描绘具象物体,而张大千的泼墨泼彩法更适用于写意画或山水画中,再不然就是兼工带写的工笔画中,其实不然,绘画都是相通的,工笔画不应局限于物象的具体描绘,也可以使画面具有趣味感。我们虽不能如张大千的画作一样具有明显的抽象意味,但是我们可以运用这一技法于画面局部或者肌理制作,或者工兼带写的绘画方式,让画面更加具有层次感、丰富感、趣味感,让画面用色彩“说话”。

经过不断的实验与探索发现工笔重彩花鸟画和泼墨泼彩这一绘画技法是可以相互融合于画面中的,泼墨泼彩给工笔重彩花鸟画带来了全新的绘画体验,使之永恒的绽放于这个时代。其方法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绘画方式,为了画面效果相辅相成。我在探索这种绘画技法时发现,积色积墨是我们在工笔画中最常用的技法,它会使画面不局限于刻画中,能够整体的掌握画面,具有写意味道,我也比较喜欢使用这种方法,但只运用于局部或者肌理部分,当然也有画家在画面中大面积的使用泼彩泼墨、积色积墨,然后局部勾勒出主体物进行刻画,使画面看着非常具有艺术性。

参考文献:

[1]肖文静.当代工笔重彩画中的肌理技法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李菲菲.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的设色——以蒋采萍绘画作品为例[D].云南艺术学院,2015.

[3]宋晶.当代工笔重彩画中的肌理美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4]吴阳.张大千泼墨泼彩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彭永馨.谈当代中国画色彩的艺术表现及特征[J].美术大观,2010(05):22-23.

猜你喜欢

感悟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破次元
融椅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研究型”模式的反思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