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丝网版画何为

2020-10-09张其田

艺术大观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化传统大数据

张其田

摘 要: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如何从大量数据中发现促进版画艺术发展的有用知识,努力探索隐藏在大数据中适合版画艺术应用的数字化艺术创作手段,利用好数字技术手段为版画艺术的发展服务?本文以丝网版画的创作为例,尝试从丝网版画发展现状,数字技术带给丝网版画创作的转向,大数据带给我国丝网版画发展的反思等三方面浅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丝网版画艺术。

关键词:大数据;丝网版画;图像处理技术;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6-00-02

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作为生活在当代社会中每一位国人,几乎每天都在和不同的数据打交道。或许你对大数据不甚清楚,也不想进行了解,但者不妨碍你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早已经成了大数据中的一部分这一事实,即便你不想与大数据牵扯到一起,大数据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你,把互不相连的我们进行覆盖,尤其今年,大数据应用在国内各行各业大显身手。从版画艺术发展的角度而言,如何从大量数据中对版画艺术与数字化应用之间探索某种新发现。大数据背景下丝网版画何为?是我的一个关注点,作为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复数性与间接性是版画主要语言特点。复数性是指可以多次重复印制,这种借助其他媒介印制的间接性就是版画重要的语言特点。丝网版的创作有一项特色的制版流程,需要在暗房内曝光菲林片,之后才能借助于网纱这种材质漏印在承印物上。丝网版画照相制版这一创作特点导致创作方式对数字新技术以及新材料具有更强的敏感性,因此本文就选取丝网版画的创作为例,浅析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丝网版画艺术的转向。[1]

一、我国丝网版画的发展状态

(一)现代丝网版画技术最先在西方欧美国家兴盛。早在20世纪初,英国人塞缪·西蒙(SamuelSlmon)就研究出了丝网版印刷的方法。1914-1915年左右美国人把感光剂应用于印刷制版技术,丝网印刷技术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普及。直到1925年丝网感光照相制版的成熟,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现代丝网印刷技术的完善。说到西方丝网版画,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在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作为美国波享誉全球的波普艺术代表性人物,安迪沃霍尔是西方最早使用丝网这一媒材作为中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之一,随着美国经济的繁荣,以安迪沃霍尔等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家们,在全世界范围建立起重要影响力,以鲜艳、冷漠的玛丽莲·梦露为题材的絲网版画作品成为美术文化艺术的代表性符号,丝网版画艺术在西方日益繁荣。[2]

(二)历经三代版画家努力,我国丝网技术日臻成熟。我国丝网版画技术发展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学习的情况下,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广军等人,白手起家,着手开始在大陆建立第一个丝网版画专业工作室。据说由于没有现成的感光材料,艺术家们就从查询书本上资料自学,购买原材料调配感光材料。在经过自力更生的初始阶段和后期的海外交流,国内艺术家最终掌握了这一在技术,并形成以广军、张桂林,陈聿强和张信让等为代表的(版画理论家齐凤阁语)“第一代……开拓期的画家,更多的是从传统文化资源里去开发图式”的丝网版画家,由于我国在丝网版画这一绘画领域本身比较年轻,没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也没有众多版画家及其优秀作品和技能作为参照,为步入这一领域的第一代实践者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伴随着海外丝网技术以及新材料的传入国内,形成了钟曦、罗必武、周吉荣和帅斌等人为代表的第二代丝网版画家群体,这批版画家受到西方现当代文化艺术观念的冲击较深,版画风格呈现出个性化、符号化倾向。随着以张练、郭鉴文等为代表国内第三代丝网版画家群体崛起,总体而言,我国丝网版画技术日臻成熟,在技术上已经开始和西方艺术家站在同一行列,而且从第三代丝网版画家开始,国际流行的数字技术的已经大量运用在他们的版画创作中。[3]

二、数字技术催生丝网版画创作方式的转向

(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引发丝网版创作方式的转变。首先,表现在草图绘制的便捷上。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普及和广泛应用,年轻一代艺术家可以最快时间洞悉世界范围内最新的信息、最前沿的艺术动态,及时更新观念紧并跟时代脉搏。借助数字图像处理软件特别是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让现代艺术家可以有数十、数百种可供选择的画面效果。艺术家真正的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可以了解天下,并完成、丝网版画的草创。只要有可联网的手机和电脑机就可以进行艺术创作,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丝网版画的创作趋向迅速、简单、便捷,创作方式趋向多元化。其次,表现在制版技术的进步。丝网版画创作前期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制版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在丝网版画技术发展的早期,照相制版技术还是比较昂贵的,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的普及,丝网版常用的制版技术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图层技术的帮助下,分色制版技术日趋简单。数字化图像处理软件代替了传统的暗房处理技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体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创作效率。[4]

(二)虚拟现实推动线上画廊继续发展。数字技术推动我国线上艺术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各大艺术院校以及美术馆等纷纷开设线上展厅,这一做法直接证明了线上虚拟展览的可行性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教授认为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对人类行为各种准确预测,大量数据的精确计算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创造了可以量化的维度。大数据替你考虑了好了一切可能性,可能会导致有一部分人类的智商大大降低。另一面大数据在数字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上,其便利性已经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也成了促进新发明和新创造的源泉。丝网版画相比其他版种,经过数字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创作效果图与最后的印刷完成作品相似程度高,这是丝网版画在大数据背景下一个比较优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可通过线上虚拟展览的方式扩大影响力。收藏家或艺术品购买者可以线上虚拟画廊,阅读艺术家的样稿,挑选中自己喜欢的作品,而艺术家也可以通过这一线上虚拟交流。通过数字化高清晰摄影在网络上虚拟展示,通过互联网和各种图像处理软件联姻,数字技术的应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丝网版画艺术的推广。[5]

三、大数据带给我国丝网版画发展的反思

(一)坚守民族传统、保持文化自信。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发展,对新时期的艺术的发展走向提出了新课题。费孝通先生说过:“事物的现代性特征离不开传统,一切现代性都可以在传统中找到根源。”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西方文化和西方新式技术的介入艺术创作,我们应该有充足的文化自信,大胆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我国的丝网版画家们完全可以此为契机,在数字技术和丝网版画结合上下文章,更新艺术观念,结合我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用西方技术和文化和我国的优秀文化融合,有艺术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利用各种数字新媒体宣传和推广新一代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创作出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具有新式中国风丝网版画作品是有可能的。

(二)立足版画根基、警惕作品同质化。互联网与大数据超常规应用,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根据国内外媒体的报道,中国新兴技术的大国的软实力地位已经仅次于头号大国美国。就丝网版画艺术家而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坚守版画传统的同时,利用好现代数字技术介入到新时代的丝网版画创作中去,借助新媒体与新技术增进我国版画艺术的影响力。虽然对于过于依靠数字技术进行丝网版画创作的想法,有一些老一代版画家是有些反对意见,例如中央美术学院的版画家张桂林就曾说“如果一些版画创新寄托在电脑和各种图像处理软件上,可能也将走入一种误区,缺少亲和力和生命力,不可避免地造成千人一面感。”也许这些担心不是空穴来风,近期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部分艺术家的美术作品几乎完全照抄照片,在行业内引起争议,在社会上也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说明了这一担忧的合理性。

(三)要有敏感的洞察力,顺势而为拥抱新技术。正如摄影技术的发明对绘画的冲击,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必将对诸如油画、版画等艺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教授在《大数据时代》明确指出,大数据时代大的重要转变就是,只需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这是“为什么”。千百年来形成人类思维惯例行将颠覆,大数据的发展对人类的认知世界和打交道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对于技术的合理应用我们应该摊开双手,过于强调数字技术的应用,忽视了丝网版画本体语言的唯数字技术特效论倾向,是我们应该警惕的。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这个世界与时代,这是最坏的时刻也是最好的时机,有些人认为互聯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会终结绘画艺术,个人认为如果技术被人类合理应用,那么这个技术就是有温度的。

参考文献:

[1][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英]肯尼思·库克耶,著.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齐凤阁,罗必武主编.中国丝网版画回顾与前瞻[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

[3]黄鸣奋.数码艺术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4]齐凤阁.超越与裂变——20世纪中国版画论评[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5]李旺.丝网版画教程[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文化传统大数据
浅谈清教主义思想与其对于美国早期文学的影响
浅谈设计艺术史中产品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文明体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继承和发扬根植于民族血液里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