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效果观察
2020-10-09林晓敏
林晓敏
【摘 要】目的:分析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20年月收治的180例产妇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分组方式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9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康复治疗,给予研究组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康复效果。结果:与参照组肌电压、平均肌力和Ⅱ类肌纤维相比,研究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参照组盆底肌恢复优良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P<0.05)。 结论:给予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产妇的盆底功能,能够有效促进产妇健康水平的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盆底肌;康复治疗;盆底功能;影响效果
【中图分类号】R156.8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9-0104-01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临床中比较多发的一种病症,在该病的影响之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一系列严重性并发症,会对患者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产生干扰,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1]。对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来说,妊娠和分娩是致使该疾病发生的诱发因素,且在分娩方式不同的影响下,产妇盆底肌功能受到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为此给予产后产妇优质康复治疗意义重大[2]。本次研究主要以产后产妇为中心,重点分析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80例产妇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分组方式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90例。参照组年龄为21-36岁,平均年龄为(28.32±5.74)岁;研究组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28.74±5.31)岁。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参照组
该组产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告知产妇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关的知识,为产妇介绍恢复盆底肌功能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方法等,为产妇讲解相关注意事项等。
1.2.2研究组
该組产妇给予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将产后7周设定为产妇产后早期的时间界限。电刺激治疗,将脉宽参数设置为250-300us,将频率参数设置为8-33Hz,为产妇展开Ⅰ类肌纤维训练;将脉宽参数设置为20-320us,将频率参数设置为20-80Hz,为产妇展开Ⅱ类肌纤维训练。测试产妇的实际盆底肌力,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可根据测试结果和产妇的实际情况对脉宽参数和频率进行适当调整,给予产妇反复性的训练来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必要情况下还可对产妇的治疗次数进行适当延长。以产妇的收缩持久性和肌肉强度为依据对心电图等信息进行转化,最终以听觉信号的方式对产妇进行反馈。相关医务人员可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出具有个体化的盆底肌肉训练计划,对产妇的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进行规定,一般情况下为每次20-30分钟,每周2次。以连续治疗10-15次作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以后对产妇的盆底肌电活动情况和实际活动情况进行评估。
1.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产妇盆底肌电活动情况,对两组产妇的肌电压、平均肌力和Ⅱ类肌纤维进行检测和记录,三者均与康复效果成正比[3]。评估两组产妇盆底肌恢复情况,Ⅰ级表示产妇肌肉呈现出轻微收缩,但不能够连续进行;Ⅱ级表示产妇肌肉能够呈现出明显收缩,但是每次只能够持续2秒,只能完成2次; Ⅲ级表示产妇在进行肌肉收缩时能够将手术向前方和向上方进行运动,持续时间为3秒,持续次数为3次;Ⅳ级表示产妇的肌肉收缩良好,能够对手指的压力进行抵挡,持续时间为4秒,持续次数为4次;Ⅴ级表示产妇的肌肉收缩良好,能够对手指的压力进行抵挡,持续时间不低于5秒,持续次数不低于5次,盆底肌恢复优良率=(Ⅳ级例数+Ⅴ级例数)/总例数×%[4]。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取SPSS19.0软件,行t检验,用(±s)描述计量资料;行检验,用%描述计数资料,当(P<0.05)时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电活动情况
与参照组肌电压、平均肌力和Ⅱ类肌纤维相比,研究组均偏高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女性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该病不具有致命性,但是会对病人的盆底肌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会对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降低,会对病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损害。长时间的临床研究发现,妊娠和分娩是导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高危性因素,阴道分娩会对产妇正常排便、排尿等一系列盆底肌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进行提升,会严重影响到女性盆底肌的实际生理功能[5]。
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是对其盆底肌功能进行改善的有效途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式方法包括电刺激法、针灸治疗法、微波治疗法、生物反馈法、磁声治疗法、Kegel 训练法等,本次研究主要应用到的方式为电刺激法、生物反馈法和盆底肌功能锻炼,其中电刺激法可以通过神经反射或者是直接对产妇的盆底肌进行激活,可以对神经肌肉的实际兴奋性进行重建,可以有效增强纤维肌的活性;生物反馈法可以对产妇盆底肌的功能和解剖结构进行恢复,可以有效预防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等现象的发生;盆底肌功能锻炼是其中最主要的环节之一,先对患者Ⅰ类纤维进行恢复,再恢复Ⅱ类纤维[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参照组肌电压、平均肌力和Ⅱ类肌纤维相比,研究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参照组盆底肌恢复优良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P<0.05)。说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的应用有利于改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
综上所述,给予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产妇的盆底功能,能够有效促进产妇健康水平的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娟娟.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2016,006(1):137-138.
[2] 张艳芝.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00(13):97-98.
[3] 陈翠兰.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近期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7(11):50-53.
[4] 汪洋.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在改善产妇盆底功能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 2016,24(4):113-113.
[5] 汤琼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7,33(1):54-57.
[6] 韦丽芬,郭端英,李世彤,等.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0):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