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2020-10-09黄佩珊
黄佩珊
摘 要:幼儿是生活的主体,幼儿园的生活是幼儿和教师共同的生活。“生活化教育”理念提倡从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注重儿童日常生活情境的教育性,使其在日常生活世界即能受到教育。本研究尝试将该理念应用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进餐环节,发现通过改善进餐环境,能达到将教育场还原为生活场的目的;通过转变进餐环节的参与主体,能将儿童的身份从被教育对象还原为具有主体性的个体;同时,通过转变进餐的形式,切切实实在生活中潜移默化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 一日生活;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幼儿园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他们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又明确指出,幼儿园须寓教育于幼儿从入园到离园的各项活动之中,其中包含了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生活活动。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本就决定了幼儿教育相比其他教育阶段更加需要生活的融合。
一、生活化教育的基本理念
生活化教育指的是寓教育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注重儿童日常生活情境的教育性,使其在日常生活世界即能受到教育。早在18世纪,教育家杜威就已提出“教育即生活,生活即真实”,而后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奉行 “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教育观念。其本质都是倡导和呼吁被抽象化了的教育回归原点,回归原生态,回归生活场景。日本首次提出幼儿教育应“以孩子为原点”的学者是仓桥惣三,他认为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的场所,其生活形态必须适合幼儿。而后高杉自子又系统阐述了其“生活理论”的具体行动。
二、生活化教育在幼儿园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幼教机构中“生活”元素逐渐被关注并日益重视起来。“它不再只是幼儿成长的个人经历或接受机构教育的背景,而逐渐成为了学前教育的内容、手段及实现过程。”[4]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原来高高在上的理念和哲学层面的探讨付诸于实践。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围绕环境创设、五大领域活动和主题式课程这三个领域展开生活教育化的探讨。这就意味着许多研究是在原有教育教学的框架下探讨如何融入生活化的元素、迁移生活化的经验。正因为如此,生活教育化理念在幼儿园的实践过程中常暴露出形式化、分散化等问题,结果是“为了生活而生活”,没能达到让幼儿“通过生活,在生活中,面向生活”的高度。
三、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应用
进餐环节是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更是满足幼儿基本生存需要的必需环节。过去,进餐环节常被认为是孤立于教学活动的环节,不具备有任何教育价值,仅仅是满足幼儿存活的基本需求,因而主要由负责生活的保育老师负责。事实上,进餐环节是一日生活环节中涵盖幼儿多方面能力的一种活动,例如对不同食物的名称、特性等的认知,不同食物与社会文化、季节气候的关系认知、餐桌上的社交礼仪和社会性能力、餐前餐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餐厅环境(如餐具、墙面装饰)的认识等。即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甚至艺术等多个领域。因而,教师应该把教育纳入到真实的生活中,或将教育意图、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隐含在生活环境中,或应该认识到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将生活活动变身为富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基于生活教育化的理念,以幼儿进餐环节为出发点,引领教育者将视野转向生活,从生活出发,通过生活达到教育目的,发掘和拓展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同时凸显幼儿的主体性价值。实践层面,有利于幼儿在真实体验生活的基础上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同时通过家园合作改善亲子关系。
(一)进餐前的“生活化教育”
餐前,餐厅应该选择在哪里?不同于以往在班级由保育老师分餐幼儿独食的形式,生活化教育理念启发我们应该在幼儿園独立设置用于班级幼儿进餐的场所或在幼儿园活动室营造专门用于就餐的空间,即还原真实的家庭餐桌生活。幼儿园不是模拟场,在脱离真实生活的情境中,对幼儿进行的是“训练”而非“育人”。此乃第一层意蕴,即将教育场还原为生活场;环境应该由谁来布置?幼儿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应该让儿童意识到这一点,因而也应该让儿童意识到他们是生活的创造者、承担者和享受者,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和成人、同伴共同创造美好的事物。此乃第二层意蕴,即将儿童的身份从被教育对象还原为具有主体性的个体。
(二)进餐时的“生活化教育”
餐桌食材由谁准备?食物从种子到结果,到被人类食用的完整生命历程,幼儿能够亲身经历生命,更加明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其次,改变以往单人独食的非生活化方式,采用围餐的进餐形式,从准备就餐、围桌进餐、再到收拾离场等环节都由幼儿完全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合作、交流、分享、互助、自主等行为自然生成。此乃第三层意蕴,即切切实实在生活中潜移默化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印小青,李娟.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意蕴、误区与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6(02):64-66.
[2]仓桥物三著,李季湄译.幼儿园真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P8.
[3]高杉自子著,李季湄译.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回归教育的原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
[4]张斌,虞永平.基本立场的回归与内在本质的高扬——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前教育观念的流变[J].学前教育研究,2019(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