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培养视角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20-10-09武赟

教育界·中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德育素养音乐

武赟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已經是当下一线工作者的重要教学环节。在素质教育的施行中,小学音乐课程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素养。

【关键字】德育培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对小学生开展的音乐教育,不仅仅是音乐基础知识和艺术素养的培育,更多的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感载体,学生能够在音乐文化和节奏旋律中找到情感的共鸣,进而提升综合素养。每一首音乐作品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背景故事、文化情感、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差异,因此在小学音乐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教学培育手段。教师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能力需求为基础,最大限度满足教学需要。

一、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小学音乐课堂的价值

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音乐课程的开展能够引导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也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跳舞、唱歌、创编曲谱、做游戏等方式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中进行音乐素养的培育,提升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操。

小学音乐教材对在学生当中开展德育教育有着先天的优势,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不仅仅是进行基础知识、乐理知识、节奏掌握的教授,还需要有一些活动的针对性设计,使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调动学生的情感感受。这种教材和课程特点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符合,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乐趣。小学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区别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在课程中更加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进行课程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天性得到释放,加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能够在音乐学习中富有更多的情感和思想认知,进而提升德育培育的效率。

二、在小学音乐课程中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材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工具,尤其在小学音乐教材中富含德育素材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德育素养与音乐教材进行有效的结合,挖掘教材课程中的德育知识,为音乐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既能掌握相关的音乐课程知识内容,也能使思想观念、行为规范、道德情操得到一定的提升。只有将德育教育与课程内容中的德育素材相结合,才能使德育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和水平。

例如,在进行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教学中,就可以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我们美丽的祖国》是一首抒情、活泼的歌曲,这首歌曲充满了儿童对祖国的热爱,同时在歌词中能够表现出我们生长在新时代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和学习完这首歌舞之后,还可以组织学生欣赏歌曲《我爱我的家乡》,歌曲中唱道:我家门前有条河,风景美丽像幅画……教师可以将这两首歌曲中所反映的主题和情感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欣赏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在课程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情感和所反映出的思想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使学生通过课程内容和歌曲中的情感认知,建立高尚的思想情操,为我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三、利用教学平台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加强对音乐文化的认知。音乐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它更是一个文化的载体,能够带领学生迈上更高的台阶,拓展更宽的视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依靠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向学生讲解更多的德育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随着现代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和形象,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引导下也能够提升学习积极性,加深对课程学习的印象。

例如,在进行《霍拉舞曲》的教学欣赏中,曲子原为罗马尼亚民族器乐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和小提琴、小号、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关于霍拉舞的视频,使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加强对外国音乐文化的认识,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然后教师可以将中国民族舞曲和外国舞曲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其中的不同之处,通过分析其中的差异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德育认知和德育素养。

音乐是无国界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方式向学生教授更丰富的音乐知识,加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学生还能够通过对外国音乐的了解,欣赏产生文化兴趣,提升对音乐的包容观念,这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格局观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在课堂中开展德育主题的音乐活动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在音乐教学中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到音乐学习当中的德育教育内涵,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能够提升学习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开展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将德育教育有效地渗透进去。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优化德育教育效果,使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音乐与德育教育的相互关联感,从而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进行《盼红军》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和学习演唱歌曲,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现在生活的不易,知道新中国的建设是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通过欣赏和感悟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除此之外,为了加强学生的认识和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红歌我会唱”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唱最美的红歌给党听,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意识。除了举办红歌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生通过参观,对共产党的建立、新中国的发展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接受深刻的党史教育和心灵洗礼,激发了知党、爱国的热情,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实践活动,使學生认识到音乐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乐理知识、唱歌和表演,而且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实践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指引学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也会充满激情和热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主观能动性。

五、教师以身作则树立德育教育榜样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事物的认知和思想还不成熟,大多数思想和认知更多来自周围的人和事。在小学音乐节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认识事物、建立思想、了解德育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中的知识灌输和人的影响。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思想认识、意识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甚至会把教师当作自己的偶像,在日常生活中模仿教师。因此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和,从而对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和引导表率作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为学生树立一个德育榜样。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用严谨的教学态度来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内心思想形成情感的共鸣,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

六、加强音乐课堂的师资力量

学校在进行小学音乐师资配备时,要保证师生的正常配比,如果学生的数量过多而教师的数量过少,那么教师的教学任务就会加重,高压的工作环境对于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德育渗透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对道德认知有充分的了解,因此为了提升的教学效果,学校就要加强音乐课堂的师资力量,同时也要注重提升教师的素养能力。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让小学音乐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提升、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音乐学科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既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艺术造诣,还需要他们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在教学中以饱满的热情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德育培养视角下开展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是一项漫长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德育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积极地转变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通过课程内容、教材基础、教学平台、实践活动、树立榜样、加强师资力量等途径建立一个高效的德育教育渗透的小学音乐课堂,为我国培养优秀、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进福.德育视角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207,209.

[2]姚晓玲.基于德育视角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09):4.

[3]张颖莉,赵艳.德育视角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选择[J].林区教学,2018(10):108-110.

猜你喜欢

德育素养音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