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域下青少年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培养探究

2020-10-09李宏喜

教育界·中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人格培养健康教育青少年

李宏喜

【摘要】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才能有效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青少年正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教育工作者要对其健全人格素质的养成给予较高关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其健康成长。针对这一状况,本文从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对信息化视域下青少年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视域;青少年;健康教育;人格培养

在当前社区建设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社区管理工作也提到日程上来,尤其是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理念和开展相关实施活动之后,我国一直积极探索有效的社区管理方法和路径,此时,如何进一步完善社区自治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的关心和教育作用,已成为当前社区发展的重要问题。深入分析,社区青少年具有群体结构复杂、活动集群等方面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切实做好社区青少年的科学教育,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当前信息化视域下青少年健康教育人格培养的研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一、社区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当前社区开展的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工作与社会的进步以及青少年的发展需求还存在明显的不适应,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思想观念方面

在青少年健康教育人格培养中,直接教育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青少年的家长、青少年学习场所的教育者以及社区工作者等都可以在青少年健康教育人格培养工作中充当教育者的角色,不同身份的教育者自身知识理念也是不尽相同的,人格培养的侧重面也有一定的区别,甚至还会出现教育对错的区别。就这些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人格培养工作的教育者来说,其在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的目标、手段以及重要性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部分教育者的思想认知上还存在明显的欠缺,不能紧跟当前信息化背景下青少年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开展教育工作;再加上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育依然存在,使得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教育内容不完善,最终的效果自然不能保证,甚至一些青少年还会出现逆反心理。

2.能力素质方面

青少年健康教育人格培养工作者不仅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定的欠缺,不同的教育者的道德素质和教育能力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的人格培养工作不能紧跟当前青少年获得的更加丰富的知识信息进行及时的调整,这种教育者能力与素质方面的问题也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教育人格培养的重要因素。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不管是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中,青少年都能获得各种类型的信息,人们也感受到处于信息时代的青少年明显比之前社会背景下的青少年更加聪明。也正是因此,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人格培养工作的教育者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针对青少年展开更加全面的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社区差异方面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其所进行的社区教育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地理位置、认识程度以及政策依据等都不同时,社区教育的力度和最终效果也会出现很大差别。就不同的社区而言,不同社区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人格培养工作时,在政策依据、内容形式、实施手段以及经费的投入上都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并且也出现了一些与青少年需求不适应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后续的社区管理必须积极探索青少年健康教育人格培养的有效路径,并对其中的共性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而为社区青少年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培养工作提供保障。

二、信息化视域下青少年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培养策略

1.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在信息化时代,要想做好社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教育管理工作,无论是社区管理者还是教育者,都要引导青少年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重视起来。

首先,在素质教育上,社区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与学校素质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在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人格培养工作时,不能以传统的知识讲授为主要教育方法,而要在实际教育中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进行转化,不断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使思想道德素质真正成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一部分。众所周知,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整体上来看,这种全面发展指的是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的协调发展,从细节上看就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因此,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人格培养工作时,教育者必须重视素质教育理念的养成,以全面发展为标准,找出自身在素质教育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以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知识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青少年获取的信息也更多,其思想观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对于这种情况,要想确保青少年健康教育人格培養工作的有效进行,相关教育者还要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积极创新教育形式和手段,尽可能地选择一些青少年喜欢的方式,例如讲故事、开展活动等,寓教于乐,从而引导其形成健全的人格。此外,教育工作者还要重视青少年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将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其创新能力,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素质。

2.创造多样的教育载体

无论是哪一种类的活动,都需要有相应的载体和平台作为支撑,青少年的健康教育人格培养工作同样如此。在策划健康人格教育的载体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综合考虑青少年的实际需求。总体来看,教育者需要根据青少年的具体需求搭建可靠的教育平台,以确保健康人格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与实际相符,更加贴合青少年的需求。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中提到,青少年的主要需求在发展以及问题解决两大方面,对于具有发展需求的青少年来说,教育者可以将信息化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创造提供成长辅导、健康交往以及自我发展训练的平台,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对于具有问题解决需求的青少年来说,教育者可以为其提供一些诸如困难生活照料、特殊青少年服务、交往障碍训练等方面的载体,尽可能避免青少年在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出现不必要的心理问题,帮助其更好的发展。

除此之外,健康人格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教育内容策划相应载体。例如,进行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教育工作时,可以充分利用互动式的教育方法,搭建答疑解惑的载体,加强教育者和青少年的沟通;向青少年讲述党的光辉历史和名胜古迹时,可以将现场式的教育方法充分利用起来,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组织开展重温革命电影、到景点参观等活动,为青少年提供身临其境的載体;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就可以采用感召式的方法,以典型的事件和人物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标准,引导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学习,形成忠心、孝心、诚心的健康人格。

3.营造健康、良好的教育环境

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的。除了学校,社区及青少年居住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都会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养成产生深远影响。现阶段,健康良好的教育环境对青少年产生好的影响的例子不在少数,其中,最熟悉的就是“孟母三迁”这个典故。孟母多次搬家就是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利于其健康成长的环境,最终孟子也成了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要想在社区中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必须抵制社会上存在的低俗、丑恶的事件和行为,严厉打击社区内部出现的“黄”“赌”“毒”现象,坚决避免出现黄色书籍、影碟等一类的不良信息,坚决不能出现老虎机、摇头丸等一类有损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东西。而且相关教育者还要将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情况重视起来,坚决避免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为其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为建立健康向上的氛围,社区管理者还可以充分利用地区的优势,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倡导“孝道”,在社区内部塑造一股孝文化氛围,以促进青少年更好的发展。此外,社区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基地建设也要提到日程上来,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以此为载体积极开展促进身心健康的活动,帮助其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社区青少年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培养工作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在青少年健康人格养成上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将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重视起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手段,促进青少年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从而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J].学理论,2013(05):59-60.

[2]北京市人口计生委.积极开展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06):28-29.

猜你喜欢

人格培养健康教育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创建校园文化,丰盈学生人格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