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

2020-10-09韦永强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培育新媒体大学生

韦永强

摘  要: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社会交往、学习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在公共精神层面,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价值取向缺失、网络道德失范、公共理性缺失等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一要加强舆论宣传,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二要培养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增强其道德自律;三要加强网络监管,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四要拓展大學生公共参与领域,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公共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0)03-0012-03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社会交往、学习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生活空间逐渐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拓展延伸。“《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28日,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其中大学生网民群体占比为19.5%。”[1]在当前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顺应潮流,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充分运用新媒体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一、公共精神的内涵与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意义

(一)公共精神的内涵

“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生活领域的精神观念,它是人们在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追求公共利益的过程中所生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意识和精神状态。”[2]首先,公共精神孕育于人们的公共生活实践活动中,是维系公共生活领域的精神纽带。在人们的公共生活实践中,由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利益分配的不均衡等,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会产生矛盾冲突,公共精神可以平衡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利益。其次,公共精神重视对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维护,也不排斥个人正当利益的追求。公共精神要求人们以平等自由的身份理性地参与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与他人进行协作沟通,在实现自身正当利益的同时关怀公共利益,维护良好的公共生活及公共秩序。再次,公共精神表现为一种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精神。公共精神是分层次等级的。诚实守法经营实现个人利益,不损害公共秩序和利益,属于低层次的公共精神;为了维护公共秩序和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是高层次的公共精神。

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明确了方向,为大学生追求真善美指引了方向,有助于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品学兼优、能力强、敢于担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公共精神的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存在耦合关系。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意义

“公共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其存在的价值归依是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3]个体以独立的主体意识融入公共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自愿服务公共利益,提升公共精神,以此实现个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新媒体时代,公共生活空间得到拓展和延伸,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能够积极地运用网络空间表达自我意愿。和他人协商合作,维护公共利益,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从实现社会价值来看,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公共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无私奉献,高校教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把无私奉献精神融入社会公益活动中,大学生得体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公共形象会对公共领域的其他成员产生模范作用,可以带动更多的个人和社会群体服务于大众,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公共利益价值取向缺失

新媒体背景下,人们可以自主利用各种传播工具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有利于增强个人的主体意识。然而这种自由度高的个性化信息传播方式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很大的冲击。首先,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不明晰。由于大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不足,价值评价标准还没有完全确立,难免会受到网络空间错误信息的误导,从而陷入价值迷失的困境,导致一些大学生在网上盲目跟从,甚至宣扬个人主义,传播负能量,反映出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紊乱。其次,部分大学生出现功利化取向。当前,我们处于多元文化时代,一些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念,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借助互联网平台迅速传播,一些大学生受不良风气影响,把满足个人私欲的物质层面的需求放在首位,为了追求金钱和名誉地位,甚至牺牲个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底线。

(二)网络道德失范

网络的普及和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与此同时,由于网络空间具有匿名性、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致使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首先,道德意志不坚定,自律性不强。在网络环境中,人们之间的交往不同于现实情境之中的交往。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交往,道德对人们的约束力比较强,但在网络环境中,人们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更容易产生面具心理,降低道德自律意识。部分大学生喜欢按照自己感情的好恶片面地评判一些社会问题,甚至为了博取眼球,去刻意制造传播一些虚假的甚至违反道德的信息,这样就损害了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其次,网络道德异化。一方面,部分大学生面临学习与就业的压力,为了逃避现实社会的无力和挫败感,倾向于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释放生活压力,寻求暂时的精神解脱和心理慰藉。大学生长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脱离现实生活,容易产生自我封闭、情感淡漠的现象。另一方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部分大学生道德意志薄弱,经受不住不良媒体信息的诱惑,只顾享受网络虚拟世界的乐趣,就会影响学业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养成。

(三)公共理性缺失

“公共理性是关于公民对公共事务问题的自发态度以及如何对公共问题进行思辨和讨论,是建立在民主协商基础上的有效对话方式。”[4]丰富的网络信息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捷,同时也助长了他们的网络依赖性,削弱了大学生理性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部分大学生受网络错误信息误导,在面对公共事件时容易产生强烈的主观情绪,做出人身攻击、谩骂、走极端等非理性行为。尤其是网络自媒体这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在给予每个人更多话语权的同时,也会导致人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忽视对公共生活空间的关注和公共利益的维护。

(四)公共责任感弱化

“公共责任感是激发人们最终做出符合公共利益或利他性行为选择的意志力。”[5]公共责任感是公民在公共理性基础上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对公共利益的自觉自愿追求而产生的责任意识。公共关怀是形成公共责任感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由于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圈群化”等,部分大學生对公共责任出现错误认知,对公共生活、公共利益缺少关怀,以致公共责任感弱化。一方面,由于自媒体平台繁多、网络监管滞后、传播门槛较低以及大学生鉴别力不足等原因,使得部分大学生在网络公共空间跟风发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谴责甚至人肉搜索,成为网络暴力的重要推手。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受到网络“泛娱乐化”的影响,过度最求感官刺激,容易形成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思想。

三、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探索

(一)加强舆论宣传,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舆论宣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首先,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争取网络话语权。可以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微博、团委网站、论坛等宣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通过互动交流,创新传播形式,吸引学生关注。其次,应重视树立先进典型人物,传播社会正能量。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深入挖掘先进事迹和模范带头人物,使其起到榜样和激励性的作用。学校团委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比如校园道德模范评选、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另一方面,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影响很大。品格高尚、风清气正、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仿效的良好榜样。再次,坚持公共精神价值导向。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传授给他们。在公共精神教育中,应以这些公共价值为导向,努力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培养道德责任意识,增强道德自律

培养网络道德责任意识,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对于提升大学生公共精神至关重要。首先,要创新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思政理论课教师要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教学手段,改变落后的教育教学方式,比如利用微课、MOOC等新媒体平台和同学们互动交流,帮助同学们提高网络素养,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其次,整合其他课程资源,形成教育合力。高校要统筹规划,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对大学生进行熏染化育,把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再次,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文化涵养人的精神世界,礼仪文化、秩序文化等公共生活文化可以滋养大学生的公共情怀,增强道德自律。

(三)加强网络监管,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与构建离不开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首先,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排查学生中出现矛盾问题的苗头,防微杜渐,做好预警工作。其次,学校网络管理部门要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做好校园网络监管工作,及时清除虚假、消极信息,加大对发布信息和传播有害信息的惩罚力度,对一些违规的自媒体平台进行查处,从源头上遏制网络有害信息的传播。最后,高校要与时俱进,积极建设优质的自媒体平台。学校要精心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自媒体平台,增强自媒体平台的吸引力,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主流价值观,为学生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

(四)拓展公共参与领域,在实践中提升公共精神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公共认知和行为不一的问题。高校应该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断拓展公共参与领域,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公共精神。首先,推动学生社团发展,动员大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团。一方面,学生社团是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共同体,在学生社团里,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社团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合作意识、公共服务意识等,同时也能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归属感。其次,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可以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再次,大力开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高校要向大学生积极宣扬“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建立健全志愿活动激励机制,让大学生自愿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20-04-28)[2020-05-11]. https://www.sohu.com/a/391724540_100191017.

[2]叶飞.学校公共精神教育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9(06):89-93.

[3]崔建利.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文化困境及破解[J].当代青年研究,2018(05):17-21.

[4]杨和文,徐久娟.公共理性精神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上海电力大学学报,2017(11):15-17.

[5]杨淑萍.公共精神的生发逻辑及青少年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径[J].2018(03):27-32.

猜你喜欢

培育新媒体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