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传播视觉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策略
2020-10-09侯立
侯立
摘 要:21世纪进入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将生活中的事物智能化、人性化,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是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如果大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能力不强,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受到网络上负面思想的影响。所以互联网需要加强网络上的文明,树立健康的方向,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和学习氛围。本文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以互联网动力学性质和思想传播为基础,分析互联网传播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观点与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传播;大学生思想教育;策略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互联网不断的进步,我国的互联网整体水平提高。在这种时代发展下,互联网带来了很多新颖的平台,同时智能化的通信软件也大量涌现,使人们生活环境更便利化、信息化。所谓,有利则有弊,产生的弊端影响也是很大的。互联网中存在的负面思想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正是由于互联网具有传播性、开放性等多个特点。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是大学生人群,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大学生心智还未达到成熟阶段,很容易遭受网友负面思想的攻击,这样会阻碍大学生往全方面发展的道路。互联网研究专家认为互联网信息快速传播会使大学生的社会环境复杂化,极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同时也削弱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1]。因此,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来说,不仅是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是新的挑战。
一、互联网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一)互联网传播具有虚拟性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络用户互动奠定了基础,从而产生虚拟社会,其与现实社会不同,两者之间的反差非常大。虚拟社会使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出现不适,而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需要在大学阶段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优秀的交际能力。如果在这重要的时期,每日沉沦在虚拟社会,缺少与现实社会的沟通交流,容易形成孤立、自闭、视若无物的性格,出现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的情况,不敢正常面对现实生活,更严重的情况可能患有心理方面的障碍。
(二)互联网传播具有隐蔽性
基于互联网快速传播,世界各国暂时还没有利用法律来形成系统的规范。正因为如此,许多思想不道德的网络用户传播负面思想,散发谣言,引导大学生树立不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法律观念。所以,网络用户的所作所为决定于自身的责任感与自觉性。而互联网传播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导致缺失道德的行为持续增加,引发一系列网络诈骗、信息盗窃等网络道德和违法问题。因此,我们不能任其所影响,加强大学生的法律观念。
(三)互联网传播具有交互性与平等性
第四代媒体-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重大的改变,即互联网的传播由原来的单向信息流转换为双向信息流[2]。大学生不但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获取学习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在互联网平台分享自身的学习经验,帮助他人更好的提升学习,这体现出互联网的交互性。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止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参与,也可通过互联网平台产生互动。因此,互联网具备的平等性与互动性让传统教育者的权威地位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能局限于单向性的教育灌输,同时使传统教育者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互联网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网络素质
互联网的知识点多且更新快。作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者,教师不能只教课本上的知识,还需要利用现代化的设备与书本上的知识相结合,提高大学生课堂上的兴趣,更容易吸收知识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思想政治教师通过提升网络素质,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教育水平,才能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思维动态,重新树立教师的权威。
(二)加強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互联网信息发达,网络上信息具有多样化、复杂化等特点,所以存在健康思想的信息,也有负面消极的信息。这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优秀的思考能力和极强的判断能力,指引大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发展。通过学习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的课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三)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现代传播学者认为,电子媒介传播的信息是直接的、形象的,传播的普及率也很高。互联网传播容易让大学生的人性发生转变,所以大学生必须培养人文精神以及人文关怀,加强训练自身的思考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经常组织有问有答互动环节,提高大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
(四)积极举办社会实践活动
互联网时代让人们实现“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互联网虽然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毕竟是虚拟的社会,与现实中存在一定的反差。所以为了阻止大学生整日沉沦在虚拟环境中,学校应举办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更快速的了解社会,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加强对自身的认知能力,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总而言之,本文针对在互联网传播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提出了有效,可行的相关策略。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的更新与普及,也让大学生的生活与互联网紧密关联。因此,把控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引导大学生合理化使用互联网学习,遵循互联网的规律,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的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媒介真正发挥正能量的作用,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刘超,刘小洋,杨宏雨,等. 互联网影响下的大学生负面思想传播模型与教育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367(03):180-181.
[2]张硕. "互联网+"时代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