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知地方社会”为动因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价值与实施
2020-10-09李国忠
李国忠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南通 2260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2017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018 年4 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可见,实践教学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也是必要的组成部分。以“行知地方社会”为动因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动机为抓手,旨在探索实践教学的资源开发、教学运行体系和保障激励机制,为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探出一条新路。
一、以“行知地方社会”为动因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分析
(一)以行知为途径
“行知”一词来源于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原名“陶知行”,是他在金陵大学读书期间因特别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而取名。王阳明主张“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意思是说,“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后来在晓庄学校工作期间,陶行知的思想在实践中发生巨变,对知行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他说,对王阳明的观点,“余体验所得,适为其反。”他认为,弗兰克林、瓦特等人都是先有实践,而后才有了新的发明创造的。于是决定把以前信仰的观点倒转过来,明确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2],并改名为“行知”。陶行知主张,行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能有真知,才能有创新。他曾形象地比喻:“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3]
行知,可简单地解释为由行动获得认识。我国古代哲学家对“行”高于“知”或“行”先于“知”“行”重于“知”有过多种表述。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行而上矣。”这是对“行”高于“知”的最初表述。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主张“知”在前“行”在后,但“行”比“知”重要。王夫之主张,“行然后知之艰,非力行焉者不能知也”,强调“行”在“知”先,“行”是“知”的源头、起点。他还说,“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在他看来,没有“行”就没有“知”,“行”是“知”的基础,“知”是“行”的结果。可见,行知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行是知的先导、前提和基础。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毛泽东科学地阐明了实践和认识,也就是行和知的辩证关系,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以行知地方社会”为动因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要以行知为途径,指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动眼、动口、动手、动腿、动脑参与了解、认识地方社会的实践活动,从中获取或验证知识,提高或纠正认识,增长或提高本领。以行知为途径,一方面,强调行动,把行动作为获得认识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学生引入具体实境,激发他们发现、思考、改变的愿望,以活生生的地方社会资源焕发他们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热情。
(二)以地方社会为资源
在思政课教学中,首先,教师常常从远离学校、远离学生的地方搜集教学案例、素材供学生收听收看,然后进行分析归纳,或验证观点,或推出结论。因为这些材料往往离学生的经验较远,而且经过筛选后信息量相对单薄,倾向性过于明确,所以学生不容易对此产生关注和思考的兴趣;即使产生了兴趣,也容易降低或转移。其实,所有的高校都不是存在于“真空”地带,所在地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等的发展状况都是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尤其是实践教学资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倡导地方各级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服务,并且要逐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利用制度统筹安排,确保落实。行知地方社会实践充分关注和运用地方社会资源,高校主动与地方各级单位、组织加强联络,开发思政课教学资源系统,拓展互利共建的空间。
(三)以行知地方社会为动因
思政课教学脱离学生经验的现象十分严重,这是学生不喜欢上思政课的主要原因。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或者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主要教学策略。“行知地方社会”是激活和补充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要途径。但是,仅仅亲临现场看一看是不够的,应让学生带着需要、情感、心愿去行知,才能激发和保持他们参与实践教学的动力。
选择地方社会作为行知对象,一是有利于发挥地缘相近的亲和力。在心仪的高校就读,学生自然有深入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兴趣。如果考入的是地方高校,有的恰好就在自己的家乡,有的虽不在自己家乡,但在临近的城市,将来很可能成为自己工作的首选地,这样,他们对了解和熟悉地方社会发展状况更容易产生热情。只要设计的行知计划合理有序,实施条件有保障,考评措施有力度,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有利于发挥乡土情怀的号召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优势就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教学中,教师引入学生家乡资源,讨论学生家乡建设问题,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的关注度和兴趣。即使在非地方高校,也可以将高校所在地社会与学生家乡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去了解、探索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学习先进的治理和建设经验,从而激励他们带着责任感和紧迫感投入到行知地方社会的实践教学中。
(四)以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为目的
实践教学不能等同于社会实践,应以“教学”为核心,以提高实效为目的。“思政课实践不是一般简单的实践,是带有特定目标、特征、对象、内容的复杂系统实践,要满足和达到系列要求,‘教’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4]思政课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行知地方社会”的实践教学要以议题教学的方式将实践与理论相衔接,坚持与理论教学的目标一致性原则,将实践体验和理论指导相融合,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相结合,确保行知实践的实效性。
二、以“行知地方社会”为动因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价值追寻
(一)解决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动机问题
有研究者调查发现,有些高校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评价不如理论教学高,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依次为:“形式单调”“学生积极性不高”“针对性不强”“教师指导不力”“资金支持不足”“班级规模太大”“组织管理混乱”“课时不足”等[5]。“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动机不强”,是影响实践教学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行知地方社会”,意在拉近实践对象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利用学生对地缘相近的亲和力和乡土情怀的号召力,调动和保持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动力。
自古以来,许多仁人志士都怀有深厚的家国情怀。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上,要求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既是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也是激励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动力源之一。动机心理学研究认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人们所表现的任何行为,都受到当时的各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6]如果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爱家庭爱家乡的情感,引导他们关心亲人和乡邻,主动分担家庭责任,增强服务家乡、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意识和情怀,就会促进他们更好地投入“行知地方社会”的实践教学中。
(二)解决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问题
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组成部分。“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生活无时无处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依靠生活来对学生展开教育。”[7]他指出生活教育有两个主要特质:生活的、行动的。“生活教育第一特点是生活的,教育只是生活反映出来的影子”“生活与生活摩擦,便包含了行动的主导地位,书是从哪里来的?书里的真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是毫不迟疑地回答:‘行是知之始’,‘即行即知’。”[8]“行知地方社会”实践教学:一是要打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要充分挖掘地方社会各种活生生的资源,既将这些资源作为教学的案例,又作为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使他们从中充分体验,丰富经验,从而增长才干,提高认识水平;二是要强化行动的意义。行知实践教学应突出行动的本源性,正如陶行知所说,“人类和个人知识的妈妈都是行动”[9];还要突出行动的目的性,陶行知说,“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还是为的要指导行动,引领整个生活冲入更高的境界”[10],行知实践教学可以从明确行动目标开始,然后在行动中观察、操习、交流、思考,既可以验证所学理论,又能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去认识和改造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场所论。陶行知主张,要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拆去,将全部社会活动作为教育的范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11]陶行知还强调应把教育推广到全部的社会生活中,不断扩大教育范围,丰富教育内容,将整个社会当作学校,将实际生活视为教材。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也就是社会与学校的关系。这些观点告诉我们:一是高校思政课应广泛接轨社会,尤其是高校与学生所在地社会,扩大教学场所,促成高校思政课教学向生活回归;二是高校思政课应主动接轨社会,引导学生以行知实践为途径,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多方面浸润、考察,以获取多种实践性知识,再经过教师结合有关理论的点拨指导,促使学生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有三部分组成:一是怎样做方便怎样学,怎样学方便怎样教;二是教法、学法和做法应当合一;三是教学不只教人学,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12]。这些理论观点对行知实践教学的启示是: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做”字当头,充分调动学生行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去行动、觉知、思考、探索。陶行知说:“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13]就是说,离开学生实践的学和教都是靠不住的,都可能是无效的教育。这其中隐含着“以生为本”思想,只有尊重学生的经验和感悟,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实效。二要以行动为核心,要保证学生行的过程充分展开,行的内容丰富多彩,行的主体切近到位,行的成果有效使用。“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14]三要以“做中学”“做中教”为基本形式,行知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便于领会教师教的知识,也能够自主生成新的知识,教师的教与导应放在学生行知中、行知后进行。
(三)解决实践教学资源的系统建构问题
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不少的实践教学在设计和安排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根源在于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十分有限。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拓宽视野,系统思维,构建实践教学资源体系。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按其内容构成,可以分为学校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行知地方社会”的实践教学资源主要指社会资源。
挖掘地方社会实践资源,一般都会考虑到“红色”资源、地方文化遗产资源、现代化建设成就资源等。这些资源固然重要,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要么都已成为事实,要么都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话语解说体系,往往只需要学生去参观一下就行。相似的形式或内容多次重复,学生参与的兴趣越来越淡薄。“行知地方社会”的实践教学不限于此。行知实践的主要目的在于组织引导大学生实地考察、探访地方社会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怀。因此,资源体系的构建,在策略上要体现四条原则:一要涉及面广,不能只侧重于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如红色资源;二要体现特色,要筛选出地方社会具有代表性的资源;三要把握动态,行知地方社会不能走马观花,要深入了解资源对象的现状、过去和未来,要了解资源演变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情感历程;四要引发思考,要带着问题去行知,要在行知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行知结束之后要综合分析形成结论,并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五个文明”建设内涵,以南通地区资源特色为例,我们构建了“南通地区实践教学社会资源分类体系”,如表1所示。
续表1 南通地区实践教学社会资源分类体系
这个体系是以地方社会资源为主体分类,主要为资源选择作取向上的参考。在具体实施中要提前与资源单位联系,根据单位情况作出分层次、分项目、分组别的落实。有老师在实施中提出能否以思政理论课的专题为主体分类,其实,这二者之间并不矛盾,只要充分挖掘资源与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出资源的专题价值,就可以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当然,从“行知地方社会”过程的完整性来看,以地方社会资源为主体分类更适合运作。
(四)解决实践教学的保障激励机制问题
保障激励就是要保障并增强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望程度。追求既定目标的动因,可能是外在的物质实体,也可能是内在的精神满足。因此,可以将保障激励分为外在(他人)保障激励和内在(自我)保障激励两大类。外在保障激励是指借助外在刺激而达到激发有机体(个人或团队)行为动机的过程。内在保障激励是指通过组织引导激发有机体(个人或团队)内在欲求,从而达到激励他们行为动机的过程[16]。因此,我们在“行知地方社会”的实践教学中将着重建立“政府—学校—学生”三位一体联合机制。
1.政府牵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实践平台
“行知地方社会”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当地政府不仅参与而且担任牵头人角色,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行知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显然属于外在激励保障机制的重要一方。在我国,政府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由政府直接提供实践资源和实践平台,或者由政府牵头发动有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提供实践资源和实践平台,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在行知实践中也会受到莫大鼓舞,既便于行知过程的顺利进行,又利于学生从中体会到实践的成就感。
2.学校主导,为学生提供实践方法指导和制度条件保障
学校是实践教学的主导力量,也是学生“行知地方社会”的外在保障激励机制的重要的另一方。行知实践不可能由学生自发自为,必须在学校的统筹下进行。要成立由学校分管领导负责,有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和思政理论课教学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要制订和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如实践教学大纲、教师指导工作职责、学生行知实践成绩评定标准等;要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划拨专项经费;要对学生进行行知实践的培训指导;要主动联系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及所辖的社会各单位建立多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要给完成行知实践的学生评定学分并给表现出色者授予荣誉称号。这种种设计和安排,是保障和激励学生参与行知实践的外在动力,也能转化为内在动力,一旦转化为内在动力,其积极性就能保持长久。
3.学生主体,在行知过程中不断增强和提高内在动力
参加行知实践,仅靠外在保障激励是不够的。“行知地方社会”实践,政府和学校应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聚焦于引导学生主动行知,在行知中亲身感受、亲眼目睹、亲耳聆听、自主思考、自我感悟,从而对思政理论课所宣讲的观念产生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促进价值认同、情感升华。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判断实践需求,形成行知目标,然后主动采取可行的方法和步骤,努力达到理想效果。而对行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懒散、不作为的消极行为,也要引导他们及时加以管控,合理调整,防患未然。
三、以“行知地方社会”为动因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构想
以“行知地方社会”为动因的实践教学的突出特点:一是纳入行知理念;二是注重激发学生了解地方社会发展状况的动机;三是主动遵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以此为基础,我们认为在具体实施中要重点采取以下策略。
(一)将地方社会资源纳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服务地方,建设家乡的情怀
学生“行知地方社会”的起点在思政课堂。将地方社会资源纳入思政理论课堂,不仅可以充实课程内容,为课堂教学增添鲜活元素,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与地方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激发他们服务地方建设家乡的热情,增强他们学习的责任感,从而为进一步行知地方社会奠定情感动力基础。
(二)突出学生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行知实践,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行知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总体上可以分为研究型、养成型、服务型三类。研究型行知,是指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完成实践课题为动力,经历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的一种过程,其基本形式,如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养成型行知,是指大学生定向深入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参与式体验,经受一定的训练,全面提高自己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良好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过程,其基本形式,如军训、实习、生产劳动、勤工助学等。服务型行知,是指大学生遵循“校地共建”“校地结对”协议,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价值,为地方社会主动提供服务的实践形式,其基本形式,如义务支教、政策宣传、法制讲座、文艺演出、挂职体验等。行知实践的多样化、分类别展开,既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的需求,又利于学生多层次多角度了解地方社会、服务地方建设,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本领。
(三)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是加快实现“行知地方社会”实践教学资源最优化、管理制度化、运行长效化的需要。具体地说,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1.课程化设计
就是要按照课程建设的理念和方法,以学校文件的形式,对行知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组织、评价作出明确的规定,提出实施标准和明确要求。
2.专题化设计
根据思政理论课(不限于某一课程,可以综合几门课程)有关专题,结合地方社会的资源特色确定行知实践教学主题(不同阶段可以确定不同主题),再在同一个主题下分解出若干个方向的实践教学任务,任务形式可以多样,如社会调查、参观访谈、行政实习、文化传播等。
3.项目化设计
在“专题化设计”中分解出的若干个实践教学任务,就是一个个的项目。要实行项目负责制,指导老师可以承担一个或几个项目的指导任务;每个项目由若干个学生组成的项目组承接,其中推举一名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主题确定之后,每个项目组就要按以下六步进行活动设计并实施:制定计划—分解任务—落实任务—监控调整—总结成果—撰写报告。
4.生活化设计
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将思政课专题与学生生活和地方社会发展资源密切关联,充分体现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统一,将生活问题化为学习内容,使学习问题生活化,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集体、社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价值观。生活化设计还要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为核心探索具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起点,在探究中学习有关知识,领会有关政策,在行知地方社会的实践中学会观察、分析、处理有关问题,使认识得以内化,情感得以深化,最后转化为行知实践的创新性行动,最终实现思政课将意识形态目标与育人目标相统一的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