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视域下职业教育学习评价实施策略

2020-10-09杨艺萌康晓明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职业评价能力

杨艺萌 康晓明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双高计划”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学习评价作为“认证和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1],应当积极寻求变革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互联网+”背景下,日渐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助推学习评价趋向多元化和综合化,而且大数据分析、虚拟仿真等技术的应用与职业教育联系紧密,也使得评价手段更加智能化[2]。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评价实施,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值得思考。本文关注学习评价作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从职业院校开展学习评价的现状和问题出发,重新审视有效评价的应然状态及信息化手段对于改进评价的支持作用,探析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评价。

一、职业教育学习评价变革的现实需要

(一)评价理念亟需指向促进学习

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理念已得到学者的广泛认同。加拿大西北部各省教育协作联盟(WNCP)组织研制的《课堂评价再思考:有目的评价》将课堂评价分为“为了学习的评价”“学习中的评价”和“对学习的评价”,指出中小学课堂评价改革的核心在于将评价重心由“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向“学习中的评价”和“为了学习的评价”转变。[3]这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同样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当前,职业院校的课堂大多将测验、作业、考试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强调对学习结果的诊断、评估,而容易忽视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指导,不利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策略。为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需指向促进学习,聚焦学习过程,创建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的评价范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实践参与中的意义建构。职业院校教师应注重对学习过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深化教学与评价融合,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支持,促进学生的行动、思考、表达和反思。

(二)评价目标亟需关注能力发展

终身学习时代倡导可持续发展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促进人们形成塑造未来个体和社会需要的、积极的、负责的且符合可持续发展根本原则的各项能力”[4]。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不应只着眼于知识、技能的习得,还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职业教育这一类型教育的重要目标,应当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包括教学评价,评价的目标需要对接能力目标(专业能力和跨专业的关键能力),根据具体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手段,为学生提供获得能力和展示能力的机会。从现实情况来看,职业院校普遍认识到关键能力、职业素质对于未来工作的重要性,但在教学实施和评价上似乎缺少有效的途径。“以评促学”为发展关键能力提供了一种思路,评价指标的设计能够指导学习活动的开展,关键能力培养可以结合任务完成、小组表现、作品展示等评价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细化。因此,有必要在教学设计中进一步明确评价目标,保证评价质量,进而促进教学改善。

(三)评价内容与方式亟需多元化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混合式学习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的学习常态。线上学习与线下面授相结合的方式,意味着学生有更多可供选择的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灵活多样的学习媒介和多重交互的学习体验。这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体现得尤其明显,虚拟仿真和社交网络有助于营造更加真实完整的技术组织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同时各类在线学习平台能够为学习提供资源、工具及服务上的支持,“大众化社交工具+专门化学习平台+虚拟仿真软件”的学习模式得以广泛应用。此类混合式学习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多元评价,以保障效果、提升质量。评价设计应当适应线上、线下学习的特征,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的功能,扩展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评价内容多元化强调突破以往单一的成绩评价,从知识技能与能力、学习与工作、过程与结果等不同的维度进行考核与评价。评价方式多元化具体涉及评价对象、评价主体和评价策略的多元化,需要对学习内容、学生经验、可操作性及可参考价值等进行综合考量,选择有效的评价活动。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评价的价值所在

(一)实境创设,指向能力评价

3D 可视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及混合现实等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优势在于扩展学习环境,它可以是对真实工作环境的模拟、简化或优化,通过创设真实且有意义的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与工作的联系。这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即“把复杂工作现实转变为一种学习者可以驾驭的学习情境”[5]。同时,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增加学习的参与感和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基于虚拟仿真软件的评价设计可以关注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学习状况,指向学生进入工作世界的职业能力发展需要,这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二)多重交互,丰富过程评价

根据克努兹·伊列雷斯(Knud·Illeris)的全视角学习模型[6],学习发生于个体与环境互动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够丰富学生与环境的互动方式,有助于营造更加开放共享的学习空间,音视频传输、在线文档、同步/异步讨论等工具支持学生对资源、信息进行管理、构建和分享,与教师、同伴建立多层次的联结。这也正引起职业院校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翻转课堂或者体现翻转理念的教学不断出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关乎教学质量,如何精准了解学生课上、课下学习的效果从而指导课堂教学策略实施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可见,信息化教学对转变评价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思路,评价应当关注学习过程,依据页面访问、视频观看、讨论次数等交互数据,全面了解学生在不同环节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实时反馈,服务动态评价

在信息化手段支持下,教师可以快速获取、分析学生学习数据,对教学做出动态调整。比如,创建调查问卷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查看实时“弹幕”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一键发送课堂测试检测学习效果等。实时反馈数据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掌握课堂动态,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加符合需求的内容和更具针对性的指导。这使得评价成为课堂互动的一部分,一方面通过评价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持续改进学习过程保障学习质量。

(四)数据记录,支持深度评价

信息技术可以客观真实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并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特别是大数据时代,学习分析技术能够实现对学习者、学习环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学习调控、干预提供参考,并致力于将学生线下行为与线上行为数据对接,实现全面的学习评价[7]。可视化分析技术能够“将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和积累的数据予以可视化呈示”[8],方便教师阅读和分析。大数据思维融入课堂教学,可以记录个体学习行为的详细特征,描绘学习路径,监测学习风险,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促使学习评价更加多样、深入。就评价对象而言,对个体学习数据的记录使得评价可以聚焦每一位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就评价方式而言,信息技术对于评价的支持不仅在于量的分析,其海量存储功能可以记录学生的思考和观点,为教师质性分析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效果提供了途径。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所具备的实境创设、多重交互、实时反馈、数据记录等功能和优势能够赋予评价更加丰富、灵活的实施空间,全过程、多角度服务于学生发展。值得强调的是,现有研究已关注到信息化教学促进能力发展的必要性和实效性,指出辅助教学的技术应以知识转向能力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服务“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思想,帮助学生参与学习、发展能力、提升素质,[9]并将各项能力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10]、问题解决能力[11]、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12]等。这符合当前教学评价改革的趋势,也符合职业教育注重能力培养的特征。

三、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评价分析

本文选择高职院校常见的一种学习模式:基于“社交通讯工具+信息检索工具+学习管理系统+虚拟仿真软件”的混合式学习进行分析,从促进学习出发,落到能力培养,尝试细化不同学习工具支持评价实施的具体功能,对接信息化手段、评价内容、评价策略与目标能力,呈现依托信息技术开展学习评价,促进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可实现路径。

线上学习评价的具体分析,如表1 所示。其中,社交通讯工具和信息检索工具也常用于实现教学功能,辅助进行信息交流、分享和检索,学生交流互动、资源共享、文档共建、信息处理的表现均可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方面,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学习管理系统,如BlackBoard 平台、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往往具有签到点名、资源管理、提问抢答、发布任务、分组讨论、头脑风暴、投屏汇报、在线测验、博客日志、调查投票、数据统计等功能,方便教师管理教学过程,监控学生学习动态,充分运用各项功能的反馈数据,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多样化评价,包括资源应用、问题解决、团队合作、有效沟通、知识建构、成果展示等不同方面,特别有助于学生关键能力、职业素养的提升。虚拟仿真软件所具有的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实践体验等特色功能,支持对学生的工作过程、效率和质量进行评价,指向学生进入未来工作中的综合职业能力。

表1 线上学习评价分析

(一)评价目标: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

表1详细列出了基于常见学习工具的各项评价内容所对应的目标能力,包含专业能力和专业之外的关键能力。从促进学习的角度来看,线上资源学习和内容讲解主要服务于专业能力发展,任务、讨论、Wiki、测试、调查等学习支持工具则有助于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化、可视化,为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与评估提供了渠道。可以发现,线上学习评价对于提升关键能力发挥着尤其明显的作用,且不同功能对于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也有所侧重,技术手段如何作用于评价十分关键。因此,有必要在教学设计时根据教学目标明确并细化评价目标,引导教师积极思考不同工具、活动在评价中发挥的作用,拓展评价内容和策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二)评价内容:学习与工作

学习管理系统结合社交通讯工具、信息检索工具构建了虚拟的学习环境,虚拟仿真软件构建了虚拟的工作环境,二者是对课堂教学环境的补充。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布置任务,引导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参与任务实施、问题解决,在行动教学过程中习得知识和技能。应用各种技术手段作为辅助,其优势在于丰富师生互动的内容与形式,同时呈现并记录学生在学习或工作过程中的行为。由表1可见,学习管理系统的任务、分组、讨论、投稿等功能支持评价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虚拟仿真软件支持评价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包括工作过程、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等。具体地,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可以从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环节关注学生的行动模式;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可以从功能性能力、过程性能力及设计能力[13]等层面考查学生的能力级别,二者均指向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相契合。在此种混合学习模式下,学习管理系统结合虚拟仿真软件能够引导教师重视评价情境,包括学习情境和工作情境(绩效情境),从学习和工作两方面考虑评价内容。

(三)评价对象:个体、小组与全体

课堂数据可视化能够使得课堂交互和评价充分面向个体与全体学生。[14]结合评价策略来看,线上学习评价的对象涉及学生个体、小组和班级全体,比如,根据资源上传、下载及查看情况,发言、讨论及汇报情况,合作参与、贡献情况,测试、作业提交情况,工作完成情况等,可面向学生个体进行考核,针对学生学习特征给予个性化指导;根据小组表现、合作方式、作品(方案)展示等,可面向小组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关键能力;另外,数据统计功能支持教师更加准确地了解班级整体的学习状况,对比分析个体与全体的学习差异,从促进个体融入学习共同体的角度实施评价、改进教学。相应地,评价主体也是多元的,除教师评价之外,信息技术可以支持自评、互评活动有效开展,有助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评价过程中提升自我评价能力和学习能力。

(四)评价方式:量化与质性

已有研究大多强调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对于实时反馈的支持作用,强调量化评价,实际上,依托数据采集和挖掘功能记录学习行为也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优势,它能够客观、完整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方式进行深度而细致的质性分析。比如,合作、讨论的方式呈现学生开展合作与沟通时的具体方式;Wiki、头脑风暴的观点呈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博客、日志的内容呈现学生的学习感悟等等。质性评价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工作)过程中的意识、思维和方法,能够帮助教师为学生发展能力与素质提供恰当的指导。在表1评价策略一栏,不仅包括对数量、时长、正确率等因素的评价,还强调对内容、方式、质量的评价,体现了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信息化环境下多维度的学习评价提供一种参考。

学习评价列出了线下考核的常见方式,如表2所示,主要包括考勤、参与、作业、考试等。结合表1来看,可以发现,线上学习评价方式可以辅助或代替部分线下评价环节,特别是针对课堂参与的形成性评价,信息化手段有助于拓展课堂互动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同样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线下或线上评价方式。

表2 线下学习评价分析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评价确有其优越性,但也未必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与教学特征、教学规律相适应的技术手段,服务评价开展,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应当围绕教学目标积极思考,灵活地将技术融入教学过程,借助技术扩展学习环境、活跃课堂互动、丰富评价形态,深化线上线下学习一体化发展。本文关注职业院校常见的一种混合式学习,重点分析基于各类学习工具的线上学习评价的内容与策略,突出信息化学习评价对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为职业院校评价设计与实施提供借鉴。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凸显职业教育特征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职业评价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爱的职业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