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阅读兴趣避免这些误区

2020-09-30灵山杜鹃

中华家教 2020年8期
关键词:读后感书籍读书

灵山杜鹃

2020年疫情期间,我女儿看了《平凡的世界》《四世同堂》等18本书(均是成人版本),重读了历史绘本《上下五千年》,英文全套的《贝贝熊系列故事》等书籍。读得快的时候,一本《汤姆·索亚历险记》一天就读完了,还写了六百多字的读后感。

其实,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就连天天上下学必經之路上的“南二环”三个字,其中的两个字都不认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亲子阅读和自主阅读的培养,她三年级就能看成人版本的《飘》了。说实在话,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并不是很难,只要能注意到以下误区,绕道而行即可。

首先,不要让孩子带着任务读,要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件轻松的事,不要为了提高孩子的认字能力或写作水平而规定孩子阅读的书籍和看书时问,这会让孩子非常有压力。当然,为了鼓励孩子读下去,让他有成就感,可以适当教他们记录好词、好句,或写写读书感悟。总之,既要把形式搞活,又不让孩子有负担,实在没有可记的、可写的就让孩子发发朋友圈,记录一下也行。

其次,不要把文学书籍当成哲学和史书去研究,初中以下的孩子还没这个能力。家长不要顾虑孩子看不看得懂,阅读兴趣培养这事,一定是“先见森林后研究个体的树”(书海就是森林)。最开始我让孩子看的书我自己也看,但我不要求她复述故事,我们甚至都不刻意讨论看过的书。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我就用书上的例子分析给孩子听,她能想起我们曾经共同阅读过的书,而且很容易就懂得里面的道理。疫情期间,我们共读了《平凡的世界》《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万般滋味,都是生活》等书,我和女儿分别写了各自的读书感悟,我还帮她把读书感悟录入电脑存档。这些小细节也许跟文化成绩无关,但孩子还是会收获颇丰。

第三,尽量让孩子看名著,选书一定要注意出版社,尤其是外国名著。我发现大多数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买书,就是不太清楚应该怎样选书。有些家长给孩子买了很多外国名著,但孩子就是不感兴趣。我大概翻了一下那些书,有些翻译水平真的一般,字体、纸张也都不理想,仔细读几段,完全感受不到文字的魅力。

三四年级是孩子阅读兴趣养成的分水岭,爱阅读的已经看上外国名著了,不爱阅读的或许只爱看漫画。不管哪个阶段,家长精心为孩子选书都很重要:不要买盗版的书,字体、纸张都不好,容易毁孩子眼睛;不要买二手书,孩子没有归属感和仪式感,不会太爱惜书籍;出版社要选专业的,如儿童文学要选少儿出版社的,外国文学尽量选译林、长江文艺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等。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注意“身教大于声教”。最近我帮助一位六年级的家长买书,发现她居然没有下载任何一个网络购书平台,而且语文书里要求读的三本外国名著,她家孩子一本都没读,老师催着交读后感,她才想起来买书。这样不重视孩子读书的家长,想要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提高语文成绩是比较困难的。回想起春节后,我们全家一起阅读了全套《平凡的世界》,并且经常一起讨论书中人物生活的艰辛、苦难,以此来对比我们目前所处的困境,发现虽然在疫情期间,但生活依然很幸福。

猜你喜欢

读后感书籍读书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如何写读后感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书籍与少年
《大闹天宫》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