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端正立场让孩子为自己学习

2020-09-30王静波

中华家教 2020年8期
关键词:老爷爷动机儿子

王静波

孩子在为谁而玩

儿子今年上三年级,自他上学以来,我就主动做了他的“陪读生”。每天晚上只要没有其他事情,我便像一根“鞭子”似的竖在儿子屋里,不时地“抽抽赶赶”。呵斥声、打骂声常常给一个和谐的夜晚增添许多不愉快的噪音。

有一次陪儿子做完作业之后,他忽然拉住我狡黠地说:“妈妈,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讲什么故事,赶快洗洗准备睡觉吧!”我不耐烦地跟他说。他拉着我不依不饶非要给我讲,我只好作罢,让他快点讲。

“这是老师今天给我们讲的故事,妈妈听好了,之后是要回答问题的,答不上来是要有惩罚的哦。”儿子认认真真地说。

他讲道:“有一群孩子连续几天都在一位老爷爷家门前玩耍,欢笑声吵的老爷爷难以忍受。于是,老爷爷就出来给每个孩子25美分,并说:‘你们让我这里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于是拿了钱。第二天,孩子们依然兴致勃勃地来老爷爷门前玩,老爷爷又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并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得少给一些。孩子们虽然没有前一天那么兴奋,但15美分也还可以接受。第三天孩子们又过来玩,老爷爷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终于大怒说:‘一天才给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玩得很辛苦啊!然后向老爷爷发誓,再也不来为他玩了!因此老爷爷又能过上安静自在的生活。”

小故事蕴含大道理

儿子讲完了故事,瞪着澄澈明亮的眼睛看着我,然后严肃地问我:“妈妈,你回答一下这些孩子为什么不再去老爷爷那里玩了?”

这则故事,我之前好像在一篇写职场的文章里见到过,可是儿子今天讲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在我思考的时候,儿子得意地说:“妈妈也有回答不出来的时候啊。我告诉你吧,老师说孩子们之所以不愿意玩了,是因为本来他们是在为自己玩,可是老爷爷却把他们原本为自己玩的初衷变成了为老爷爷和钱财玩,所以他们玩的过程就不快乐了。”

我想了想,还是没有悟到儿子讲这个故事到底有什么用意,就故意不耐烦地说:“你的故事讲完了?谢谢,现在赶紧洗漱睡觉就是为你自己好的事情!”

儿子一把将我拉住说:“妈妈,你想啊,谁愿意天天为别人玩啊?我们老师说了,应该把学习知识当成是一件自主快乐的事情,要明白学习是为自己而学不是为父母而学。既然不是为妈妈而学,为什么妈妈天天坐在我身边监督我,批评我啊?妈妈就是故事里的老爷爷!让我学习起来不快乐了!”

幡然醒悟的妈妈

儿子的话像一只小锤“咚”的一声砸到我的脑门上,我极为震撼。儿子继续说:“老师今天讲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才知道我之所以厌倦学习,妈妈是有責任的!而且妈妈根本不知道我怕你生我的气,整晚上都在暗暗观察妈妈脸上的表情,哪里有心思学习啊。”

原本我以为用爱的触角伸进孩子的学习空间,是在扮演天使助他一臂之力,不曾想却扮演了孩子心里的“女巫”,扰乱了他学习的正常秩序。

我打量着孩子:眉毛微蹙,神色严肃,俊朗的脸蛋上没有往日的惊诧,满是坚定,我决定收起鞭子“下课”。

我拉着儿子的手说:“儿子,看来是妈妈错了,我决定不再进你的房间干扰你的学习了。不过,你要保证为你自己好好快乐学习哦,妈妈等着看你的进步!”儿子见我答应了,兴奋地和我拉钩,说保证做到。

那晚,我偷偷上网查了儿子讲的故事,原来这是心理学中一个很有名的寓言故事——《孩子在为谁而玩》。在心理学上,人的心理动机分两种:一种是内部动机,一种是外部动机。如果驱动我们的是内部动机,我们就是事件的主人,反之我们就会成为事件的奴隶。这则寓言故事里,老爷爷把孩子们从玩的主人变成了为得到“美分”而玩的“奴隶”,所以他们才愤怒地高喊,“再也不会为你玩了!”

孩子们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像这则寓言中所说的那样,本来是在为自己而学,可是后来他们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在为父母学。因为父母只知道以成绩论英雄,根本无视他们学习的原始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所以,为反抗被家长操纵,孩子无法控制地开始厌学、对抗、学习不专心。

当我发现在还给孩子轻松自在的学习空问之后,孩子很快就度过了心理恢复期,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都在日日向好地转变。我深刻感受到,有时候我们成年人真的需要放下家长的权威,走进孩子内心去聆听一下他们的心声。

猜你喜欢

老爷爷动机儿子
动机比能力重要
打儿子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老爷爷和音乐蘑菇城
共享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我送老爷爷回家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凶手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