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内外整合的策略

2020-09-30林毓芬

考试周刊 2020年82期
关键词:阅读小学语文分析

摘 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内外整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使得学生得到全面的阅读发展。文章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仔细分析阅读内外教学整合的方式,从而寻找到有效的阅读整合方法,以期实现对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内外;分析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但是,就现阶段小学生阅读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诸如阅读兴趣不高、阅读面不广、阅读量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小学语文课堂内的教学时间比较有限,只专注于课内的语文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改善学生存在的阅读问题,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文章结合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方法,并且积极推进二者的有机整合,以创设出更好的语文阅读环境。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内外整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受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内时间的影响,学生能够阅读的文章内容并不多,而教师有效组织与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则可以有效推动学生开拓阅读视野,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其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内外的整合,就有利于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内的文章,使得他们懂得结合课内文章展开更为广泛的课外阅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有助于引导学生积累阅读素材

阅读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到丰富的文学知识,这对学生日后的写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从以往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无素材可用、无素材可写,是当前学生所面临的严重写作问题。而教师将阅读教学进行课内外整合,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内以及课外都积累到丰富的阅读素材内容以及他人有用的写作经验,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展开后续的创作。

(三)有效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成果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单靠课内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效果不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即要专注于课内阅读教学,又要适当结合课外阅读,基于课内阅读的素材内容、作者等,引导学生展开相关的课外阅读学习,以更好地了解课内阅读的创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巩固阅读学习的成果。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内外整合的策略

(一)从阅读课文的类型出发,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整合

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阅读课文类型比较多,有童话故事、小说、科普知识以及散文等类型,但由于课内阅读时间有限,教师想要学生深刻了解不同类型文章结构特点、创作方法,则需要引导学生适当开展课外阅读,以使得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而增强学生的阅读感受。首先,当学生阅读完课内的文章作品之后,教师则可以根据教材内文章的类型,为学生提供相似类型的文章,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拓展性阅读,进而从阅读中让学生懂得对比文章的创作手法,最终从文章的课内外阅读中,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其次,也让学生基于已学文章类型,尝试自己去寻找更多类似的文章进行阅读,并记录相关的阅读笔记,包括从中阅读到哪些新词、学习到哪些句式、掌握了哪些创作手法等,以引导学生做好课外的阅读性学习,从而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机整合。

(二)從阅读课文的作者角度,开展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整合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编撰人员精心地筛选、整理而成的,所以每一篇文章都具有一定的学习意义,值得学生深入地阅读与分析文章作品中渗透的思想情感。其中,学生想要真正体会作者渗透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仍然需要了解多一点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所处背景等,以透过冰冷的文字去体会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但同样也是因为课程阅读时间的影响,教师不可能向学生完全介绍文章作品中的作者,仍然需要学生自己花费时间展开课外的资料搜寻以及研究,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渗透的情感。首先,在语文阅读课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更多关于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背景资料等,使得学生结合这些资料,展开有效的课内文章阅读。然后,从作者创作的其他文章,又或者教材中文章省约的内容,引导学生继续展开文章的课外阅读学习,以从作者创作出的不同文章作品,去深入体会作者渗透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

(三)从阅读课文的结构入手,进行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整合

每篇阅读课文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而学生通过学习和研究不同课文内容的结构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文章创作思维,使其从阅读中汲取文章创作的结构设计经验,从而为后续的阅读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教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要懂得从阅读课文的结构入手,以段带篇的方式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结构。其次,继续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展开课文结构的分析。在此期间,教师可以结合一些课外的阅读研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结构的深入分析,以促使学生可以进一步地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结构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而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

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内外整合的简要案例分析

根据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的意义,文章选择若干篇小学语文阅读内容,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机整合,具体如下。

(一)课内阅读

引导学生阅读一篇新课文,可以先从课文的作者、类型以及结构等方面,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进而促使学生从中获取有用的阅读知识信息。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黄山奇石》阅读课文为例,在阅读教学之初,教师有必要引入一些课文的创作背景资料、图片等素材内容,以帮助学生了解黄山奇景,使得学生产生学习和了解的欲望。然后,根据这些背景资料,继续让学生分析课文的内容及结构特点等,以引导学生逐步展开课内的阅读。

比如,在课内阅读教学的导入阶段,教师可以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在“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几处描写黄山奇石的部分,引入有关的黄山风景图片,以吸引学生展开课内的阅读,了解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课文,并深入了解作者笔下黄山奇石的特点以及作者所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在后续课文阅读中,教师仍可以向学生布置一些课文学习任务,如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并让学生根据此写景手法展开仿写,以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做到学以致用,并由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后续的课外阅读活动。

(二)课外阅读

在课内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基于课内阅读基础,引导学生展开有效地课外阅读。其中,教师可以从课文的类型角度,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衔接。比如,以上述的《黄山奇石》课文内容为例,这是一篇写景类的小散文。那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类似的课外写景散文,如徐志摩的散文《落叶》、冰心的散文《我爱故乡的橘子洲》等相似类型的课外阅读散文,让学生进行自我选择性课外阅读。

对于一些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同类型的写景散文展开课外阅读,并尝试与课内的《黄山奇石》课文展开对比阅读,分析各自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文章的表达方式与结构特点等,从而增强学生的对比分析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课内外阅读能力,最终实现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机整合。

除了上述的课内外阅读衔接之外,教师还可以从作者角度,引入更多与作者有关的课外作品,让学生展开深入的阅读,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少年闰土》课文为例,课文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主要讲述了少年闰土的形象。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作者鲁迅笔下的闰土形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短篇小说《故乡》的阅读学习,以促使学生了解作者笔下的闰土以及作者渗透在课文中的思想情感。

(三)课内外阅读活动的组织

单靠学生自己展开课内与课外阅读还远远不够,教师应该发挥其自身的引领作用,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适当的课内外阅读衔接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互相分析阅读心得、互相分析阅读内容,以进一步推进课内外阅读的有机整合。比方说,在学习完上述的《黄山奇石》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具体组织一些关于写景散文的课外阅读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就课文内容继续展开课外的阅读学习,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促使学生的课内阅读热情一直延伸至课外。

其中,教师可以组织课文词语的造句、短文写作活动,并根据学生所写内容,给予适当的奖励,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内外阅读的学习。例如,学生可以利用《黄山奇石》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自己选择一处景物进行同样的仿写造句,又或者利用《黄山奇石》的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写一篇写景类的小短文。同时,给予学生适当时间,将自己写的内容展示给其他同学,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互相借鉴,进而提升课内外阅读活动的气氛,最终让学生可以从课内外阅读学习中有所收获。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但从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看,学生拥有课内阅读的时间并不多,而且得到的阅读帮助也不足。因此,教师有必要结合适当的课外阅读教学,让学生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才能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其中,教师应该先为做好课内的阅读教学,促使学生对课内阅读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的延伸,如从课内阅读的类型、作者以及结构特点等方面,指导学生展开课外的拓展阅读,使得学生走出课内阅读思维的束缚,从而实现自我阅读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叶娟.基于课内外阅读结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南北桥,2019,20(17):162.

[2]刘宗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内外整合的策略探索[J].语文课内外,2019,11(36):247.

[3]班凤.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J].魅力中国,2017,21(38):118.

[4]許晓霞.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论研究[J].明日,2019,13(11):187.

[5]韩淑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内外整合的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30):121.

作者简介:林毓芬,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实验小学分校漳州台商投资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小学语文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