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呵护心中的“安的种子”

2020-09-30

中华家教 2020年8期
关键词:幼芽名次莲花

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古往今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正如《道德经》里所说:“道可道,非恒道”,虽然教无定法,但是一定有规律可循。

那么当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遇到困难、困惑通常都会怎么解决呢?在这里,我们引入《安的种子》这一幼儿教育常见的绘本,通过这个故事来分析家庭教育的层次。

在《安的种子》中,老师父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让他们种植,本、静和安三个人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去种——

本一心想着要让自己的种子赶紧发芽开花,都没有想到冬天能不能播种,违背了基本的自然规律,最后种子根本没有发芽;

静把种子养育在温室里,对发出的幼芽十分小心保护,最后幼芽却因为缺少阳光和氧气而枯死了;

安把种子小心地装进布袋,挂在胸前。春天来了,在池塘的一角,安播下了这颗种子。种子在春天自然而然地发芽、长叶,在蛊夏开出了古老的千年莲花。

上文种植莲花的过程,也是不同类型的家庭呵护教育孩子的过程。如果我们将孩子比喻成种子,每一个家庭都有像千年莲花一样珍贵的孩子,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都赤条条的差不多,那么为什么若干年后,每个孩子的结果各不相同?

有的家长像文中的“本”一样,面对这个种子,想第一个种出来。等不到种子发芽的本愤怒地刨开雪地,摔断了锄头,放弃了,以失败告终。那么本为什么失败呢,本的目的是“想第一个种出来”,他的关注点是“第一”,急功近利,所以失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和很多关注名次的家长的想法是一样的,追求名次就会追求分数,追求分数就会“恶补”,就会加大孩子的学习量,结果就是孩子苦不堪言。

另一类家长和文中的“静”想的一样:“怎样才能种出来呢?”为了能种出种子用尽了所有的手段,用最名贵的药水和土壤种下了种子,当成宝貝,最后幼苗却因缺少阳光和氧气枯死了。不难看出,这类家长教育孩子的层面在寻找工具和方法上,而忽视了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自然规律,正可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这两类家长的失败有两个共同原因。首先就是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也就是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在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像安那样的家庭教育则是最可贵的,这类家长耐心地等待着最合适孩子的成长时机出现,再予以教育上的引导,那份平和的心境,宛如一潭清澈平静的水,是那么难得。

概以言之:对于低龄家庭教育,只需记住一句话,享受生活,做好自己,尊重孩子成长规律,静待花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王颖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学区教育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幼芽名次莲花
借一下 (外一首)
排名次
幼芽
幼芽发光的夜晚
幼芽
莲花岛再见
“抢”人
让莲花自由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