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墓志铭》考论

2020-09-29陈浩铭

寻根 2020年5期
关键词:刺史墓志县令

□ 陈浩铭

唐代扶风班氏,“唐书”中唯一有传者为班宏,天宝中进士,历官至户部尚书,加封为萧国公,以廉洁勤勉著称。班宏之子班肃为唐代的状元,《全唐文》收有其文章《笙磬同音赋》,可见其才华横溢。《元和姓纂》中扶风班氏记载较略,学术界少有关注,仅见李举纲先生的《新见田沼妻班氏墓志略考——对“扶风班氏”家族的几点补充》和《长安高阳原出土唐班繇及妻李氏墓志探考——对〈元和姓纂〉中“扶风平陵班氏”的几点补正》。两篇文章都对出土的几方墓志进行了初步的考释,探讨其家族世系、班氏个人仕途以及家族墓茔分布的情况等。今班及后代子嗣墓志的出现不仅使其世系更加完善,而且对唐诗《送夔州班使君》提供了新的考证条件。

唐故承议郎守夔州刺史扶风班公墓志铭并序

国子博士杨著撰

府君讳 ,字 ,扶风安陵人,楚相国子文之裔孙,汉太史公叔皮之华胄也。曾祖无忌,皇朝蜀州晋原县丞。祖思简,礼部员外郎赠许州刺史;妣贾氏,河东郡太夫人。考景倩,秘书监赠尚书右仆射;妣贾氏,赠平阳郡太夫人。弟宏,今户部尚书,充度支及天下盐铁租庸转运副使。皆茂绩淳仁,载光前古。清风懿范,叶庆当今。夫位以旌能,百炼乃登于霄汉;贤惟象德,三代克复于公侯。况乎春闱五字,石渠八座。玉昆凤举,频分竹使之符;金友龙腾,行曳尚书之履。言唯不朽,禄以世荣。称于朝野,冠于邦族哉。府君在家以忠谨闻,入仕以干蛊进。释褐右清道率府兵曹参军,转邠州司兵、蜀州录事参军、太府寺主簿、荆府江陵县令。政皆尤异,名登天听。丁仆射艰,杖而后起。服阕,剑南租庸盐铁使辟为从事,改授成都府新都县令。节度使郭英乂奏授成都县令,声实逾前。山南、剑南副元帅、相国杜公特荐除梓州刺史,转刺阆中,寻迁澧、硖二州。居凡累年,理行课最,昭于天下,以先仆射假殡梓州,上疏请从迁引,遂绵历江峡,挟赞岷嶓,达于京师,易星霜矣。寻拜夔州刺史,戎蛮之俗,导化良难。府君清直素怀,抚临容易。呜呼!遗或爽,鞠凶俄及。以大历十四年岁次丁巳正月甲寅朔四日丁巳薨于官舍,春秋六十有四。府君道契生知,学能师古。虽五步名藩之邸,七参大府之剧,抡材审官,未充量也。夫人博陵崔氏,武功县令晞之女。继夫人京兆杜氏,太仆寺主簿佐之女。咸雍容巽质,婉娩坤仪。嘉命不融,并先府君而逝。府君顷以日时未兆,权厝长宁佛寺之园。即以贞元六年岁次庚午十一月癸亥朔二十八日庚寅迁葬于长安县之高阳原,前夫人也。长子楚,崇文馆明经,以哀毁过人,没于府君丧纪之内;次子贽,前殿中省进马。有女八人,长适县丞京兆韦博,次适左金吾仓曹荥阳郑凭,皆已丧焉;次适故华原县主簿京兆田沼;次适宫门郎范阳卢右,余犹未笄,皆孺慕克穷,号天泣血。感埏隧而将隔,悲怙恃而无从。声哀哀而永思,痛漫漫于长夜。惧迁陵谷,资镌金石。庶同旌职,以表令名。铭曰:

彬彬相国,弼谐荆服。仁德式敷,华夷辑睦。迎监秦暴,爰归汉禄。武慑戎狄,材昭简牍。春闱草奏,秘阁文郁。源灵长,庆其人而如玉。其一。

终南山旁,长安帝乡。地连毕陌,原带高阳,窀穸沉沉,翳夫贞良。德音明明,千秋不忘。寒泉白杨,松柏苍苍,影息形愁,感亲宾而载伤。

外生文林郎守京兆府咸阳县尉孙叔武书

班氏家族疏证

林宝《元和姓纂》卷四班氏“扶风平陵”一条载:

◇ 班墓志拓片

况女为成帝婕妤,徙平陵。彪生固,固生颛,颛生澄。陈祠部郎中班投,始居汲郡,状称十三代孙也。挺元孙思简,唐春官员外;生景倩,吏部侍郎秘书监;生钧、杭、悬、涣、弘、映、荣。弘,户部尚书,生肃。肃生震,震,夔州刺史。

《历代法宝记》载:“(永泰二年)十月一日,杜相公,吴监军,诸郎官、侍卿,东川留后、杜郎中济,行军杜藏经,邛南使、中丞鲜于叔明,郎中杨炎、杜亚、都昂、马熊、岑参,观察判官、员外李布,员外柳子华,青苗使吴郁,租庸使韦夏有,侍御狄博济、崔伉、崔倜、王謇、苏敞、司马廉,两少尹成贲、白子,两县令班、李融。”墓志中剑南租庸盐铁使者未见其详名,由《历代法宝记》可考当为韦夏有,韦夏有其人,陶敏《全唐诗人名汇考》考证其为户部员外郎韦迪之子,曾任朝城主簿、考功郎中、户部员外郎,剑南东川节度使杜济妻是韦夏有之姊妹。郭英义,“两唐书”皆有传,改授班为成都县令时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墓志载,不久山南、剑南副元帅、相国杜公特荐班任梓州刺史,班从一个小小的成都县令一下子升任为梓州刺史,让人匪夷所思。其实,这是有一定原因的。按相国杜公即为当时宰相杜鸿渐,班在蜀任县令期间,蜀地发生兵乱。

《新唐书·郭英 传》载,剑南节度使郭英 “教女伎乘驴击毯,钿鞍宝勒及它服用,日无虑数万费,以资倡乐,未尝问民间事,为政苛暴,人以目相谓”,导致在永泰元年(765年),剑南西川兵马使崔旰攻入成都,郭英 战败后出逃,在遁逃路上被普州刺史韩澄杀死,韩澄并将英 首级献于崔旰。郭英义虽然被杀,但是郭氏集团的残部依旧起兵讨伐崔旰,蜀地的军事内战迫使朝廷不得已干预。到永泰二年(766年),唐代宗派杜鸿渐入蜀平乱,杜鸿渐入蜀缓解了朝廷和崔旰之间的矛盾。由于朝廷同时对吐蕃采取军事进攻,根本无多余兵力平定蜀乱,因此杜鸿渐以怀柔之策,表崔旰为西川节度使,使崔旰退让东川之地,任杜济为东川节度使。

《送夔州班使君》考

《送夔州班使君》在《全唐诗》收有两首,一首为司空曙所写,另外一首重出于卢纶和皇甫冉名下。今班墓志的出土,使其诗歌归属权有了新的例证。按班任夔州刺史之年墓志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却无妨对诗歌的考证。上述已证大历四年任硖州刺史,并在任上多年,之后又归梓州为父迁葬至长安,考皇甫冉卒年在770-771年,班赴夔州显然在771年之后,皇甫冉不可能在长安和司空曙写诗送别班,而卢纶卒年在799-800年左右,卒年晚于班,仅有卢纶有机会在长安和司空曙寄赠班,因此此诗归属权可归作卢纶。

余 论

班氏在两汉魏晋时期属名门望族,人才辈出。有修成《汉书》的东汉史学家班彪、才高八斗的才女班昭、出使西域的军事家班超、随窦宪出征大败北单于的文学家班固等,皆家喻户晓。到了唐代,扶风班氏曾数代为官,但是家族势力已不可同往日而语,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班墓志的出土,丰富了唐代班氏家族谱牒的文化信息,增进了当今班氏后人的历史凝聚力,重现了古代班氏先祖的事迹生平,亦开拓了研究唐代班氏家族的新思路。

猜你喜欢

刺史墓志县令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金代张楠墓志考释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牟恒责罚县令
辽代《韩德让墓志》疏解
The Estab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BaShu in the Tang Dynasty
不曾杀陈佗
科考作弊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