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腹心地区早期文化中心形成的考古学研究与探索
——兼论东夷、齐国两个文化中心的形成和传承发展的嬗变进程
2020-09-29张光明许志光
张光明,徐 新,许志光
(1.淄博市博物馆,山东 淄博 255000;2.桓台王渔洋纪念馆,山东 桓台256403)
众所周知,山东乃齐鲁之邦,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齐鲁文化又是我国先秦时期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或其渊源。在我国东方齐鲁文化形成之前,还应有一个更加悠久灿烂的东夷文化时代。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徐旭生先生就将我国原始氏族部落划分为东夷、华夏、苗蛮三个集团(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山东史学、考古学家王献唐先生,将地处我国东方的东夷部族称其为炎族(2)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年版。,其后的李白凤先生利用文献资料对东夷相关部族(方国)进行了考证(3)李白凤:《东夷杂考》,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王制》云:‘东方曰夷。’……夷有九种……”(《后汉书·东夷列传》)考古学观察,东夷文化是原始社会我国东方代表性的原始文化。它的历史年代约从10000年至3500年,即考古学文化中的后李文化至岳石文化(相当于夏朝),由考古学区系类型理论和文献记载研究分析,东夷文化发展至大汶口文化时期至少有五个文化中心:
关于鲁北地区东夷部族爽鸠氏文化,“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萴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大公因之”(《左传·昭公二十年》)。爽鸠氏是东夷集团少皞部族二十四鸟官之一的“司寇”职官。所以爽鸠氏族是始居鲁北地区最早的土著先民,也创造了我国原始社会最为先进发达和灿烂的原始文明,形成了齐地最早的文化中心。后继前事,该中心的传承发展成为我国先秦时期东方文化的代表——齐文化。所以,对齐地东夷文化早期文化中心的研究,是利用新的考古资料深入研究东夷文化的创新性成果,也是对深入研究齐文化的拓展和丰富。对于全面认识齐文化的形成、内涵与特色,不仅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具有提升文化自信,扩大齐文化国内外影响的重大当代价值。
图一 山东地区原始社会晚期(大汶口文化)东夷集团部族(方国)分布示意图
一、典型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鲁北地区即指山东省北部的广大地区,其区域指以今淄博市为中心,东至今淄(河)弥(河)以西,南至泰沂山脉以北,北至渤海,即所谓“四渎”之国矣,包括今淄博市、滨州市、德州市和东营市。此区域内河流纵横,主要河流有:济水(黄河故道)、小清河、孝妇河、淄河等,水系发达,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属泰沂山脉的山前丘陵地区和山前平原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北有渤海,渤海是自商代晚期以来盛产食盐的盐业基地;另一内陆产盐基地是西北青海省的青海湖。据研究,商代晚期中原一带人们食盐全部产自渤海,在渤海南岸的鲁北地区发现了众多煮盐作坊遗址,形成了我国最早的盐业生产基地(5)燕生东:《商周时期渤海南岸地区的盐业》,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这也是太公首选齐国为封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渤海南地岸地势低洼、海拔高度约0°。在地势低洼的高青、博兴、桓台一带,约距今4000年左右的最后一次冻冷期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湖面,今高青的大芦湖、博兴的芦湖、桓台的马踏湖,当时三湖水面可相接成片,史称少海,即《晏子春秋》所载的晏婴与齐景公登寝台观少海之“少海”。少海因地处我国东部,也称东海,“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史记·齐太公世家》)之东海,也是“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之海。“夸父逐日”(《山海经·海外北经》)和“后羿射日”(《山海经》佚文)的著名故事也应发生在这里。究少海,联系济水与小清河等河流,该区域应是齐国开国之君姜太公的故里,这就为太公首选齐国封地和在此建都提供了必然。
近五十年的考古工作,在鲁北地区发现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且自成考古学文化谱系、时代蝉联、类型齐全,是以证明这里应是一个早期的文化中心。
(一)后李文化
后李文化是目前山东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它最早发现于临淄区齐陵镇后李官庄而命名,它的确立和命名是我国20世纪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成果。迄今考古发现的后李文化遗址研究认为可分早晚两期,年代范围约始于10000年、止于7500年。它主要分布在淄河、孝妇河和济水(小清河)流域。而章丘发现的后李文化遗存当属后李文化另一文化类型,在此姑且不述。
早期文化遗存,主要发现于沂源县的扁扁洞和黄崖洞二处,C14测定年代距今9000~11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
扁扁洞遗址位于沂源县张家坡镇北桃花坪村北围子山中部,洞穴面积约5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0.5~1米,分4层。2004年6月发现,2005年5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及省市县文博部门联合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出土有人类头骨碎片、石磨盘、石磨棒、骨角、蚌器等工具,还出土有夹粗砂褐色陶釜、钵等器皿的碎片和大量兽骨;并发现了灰坑、红烧土面、墓葬等文化遗存。经北京大学实验室对人骨检测,C14数据校正后约在距今9500~11000年之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居住遗址,是目前山东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此外,在沂源县土门镇黄崖村附近螳螂河东崖山角处有一洞穴——黄崖洞。2006年12月又对黄崖洞遗址进行试掘,洞内遗存大部分被发掘,仅剩下洞尾部分文化堆积,分2层,其中夹含兽骨和陶片;出土的叠沿陶釜,较规整,与临淄齐陵镇后李官村出土的后李文化同类器近似,但时代当早于临淄后李文化,年代约在距今9000年左右(6)孙波、王守功、崔圣宽:《扁扁洞——黄崖洞遗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沂源“沂源猿人”学术研究会论文提要》,沂源县文化局,2007年10月。。
图二 沂源北桃花坪扁扁洞遗址
图三 原故宫博物院张忠培(已故)院长考察扁扁洞遗址
晚期文化遗存,迄今在临淄后李,张店彭家、小高,高青陈庄等遗址都发现了此类文化遗存,C14测定年代距今约在7500~8500年,亦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
1.后李遗址
后李文化是以临淄齐陵镇后李遗址一期文化的发现而确立命名的。迄今我们对临淄后李、张店彭家和小高遗址进行了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临淄后李遗址位于临淄区齐陵镇后李官庄西北500米处,西临淄河,遗址东西400米、南北500米。
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四个季度的发掘,发掘面积6500平方米。后李遗址地层堆积可分为12层,共中10、11、12层为后李文化时期的文化堆积。10层下开口的遗迹有灰坑、灰沟、窑、房址、墓葬等,11、12层下无遗迹单位。后李遗迹灰坑内填土一般较纯,含少量陶片,但有些灰坑内填土有13件陶釜,应与祭祀或粮食储藏有关,有的灰坑内有大量兽骨。
发现的七八条灰沟长7~12米,宽0.5~1.2米、深约2~2.5米,灰沟底部均有一层因水长期浸泡而形成的灰绿色土。发现的一座陶窑为竖窑穴,分为窑室、火膛、泄灰坑三个部分。墓葬分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土坑侧室墓两类。由于被北辛文化遗迹打破较甚,许多后李文化时期的遗迹遭严重破坏,虽发现几个烧面,但没发现完整的房址。出土遗物多破碎严重,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角器。陶器均为含砂陶,个别含有羼云母、蚌片的现象。陶色可分红褐、红、灰褐、黑色,以红褐为主。器类有釜、钵、盆、罐、碗、盂、小口壶、陶支座等。虽然后李遗址早期的遗迹、遗物比较匮乏,但由于发掘面积较大,基本反映了后李文化的基本状况(7)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山东临淄后李遗址一、二次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11期;《山东临淄后李遗址三、四次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2期。。
图四 临淄后李遗址
图五 后李文化夹砂褐陶釜(炊器)
2.彭家遗址
张店彭家庄遗址位于淄博市张店区房镇彭家庄东南500米处,地处鲁北冲积平原两侧,西约七、八公里是长白山系的丘陵,南距孝妇河约2公里。遗址东西800米、南北1000米,面积约80万平方米,是一处面积较大、文化内涵比较单一的后李文化遗址。2000年,为配合滨州—莱芜高速公路建设,发现并发掘了该遗址。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主要遗迹有房址、灰坑、烧灶、灰沟等。房址保存不甚完好,一些房址地面也不平整。灰坑陶片较少,但含大量动物骨骼。出土陶器均为含夹砂陶,陶器以釜为主,器类有釜、钵、壶、罐等,出土的双口壶、平底釜、折腹罐类不见或少见于其他遗址。此外有少量石、骨、角、蚌器等出土(8)魏成敏、高明奎:《淄博市彭家后李文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页。。
3.小高遗址
2017年秋,为配合张店华光路西延工程建设,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淄博市文物局联合对小高遗址进行发掘。
小高遗址位于淄博市张店区房镇镇小高村西北约100 米处,2017 年9 月29 日至12 月17 日,对工程路基占压部分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600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堆积比较单纯,耕土层、扰乱层之下即为后李文化堆积,文化堆积平均厚度1.7米,呈东高西低趋势。遗迹主要有房址、灰坑、墓葬等。后李文化房址10余座,均为圆角半地穴式,呈东北西南方向,面积15~40平方米不等,分属于不同的堆积文化层,房址内的堆积发现有厚约1.5厘米的踩踏硬面。陶釜和灶址一般与房址共存。不同时期的灰坑约计120余个,绝大部分属于后李文化时期,少数属于汉代。后李文化时期灰坑以不规则圆形、长条形或长方形为主,口大底小,内含草木灰红烧土颗粒等,斜壁或弧壁。后李文化时期墓葬1座,船形墓穴,长约230厘米、宽约50厘米,仰身直肢单人葬,南北向,头南向,骨骼保存完好,应为男性,随葬品仅为面部右侧一蚌壳。后李文化时期的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出土的陶器有釜、罐、杯、壶、II字形支角等,夹砂红褐、灰褐陶,有素面和堆纹装饰两种,圜底器为主,也有平底器,质地或坚硬或酥脆。石器为青灰色砂岩磨制而成,有石斧、石锛,刃部扁平圆滑,无论在用料、制作上均具有整齐划一的工艺风格。骨器主要有骨针、骨锥、骨匕、骨珠、骨管状器等,牙器较少,磨制精细规整,细丝刻划痕迹偶有发现。蚌器主要以大型扇贝为制作材料,其中一件为四穿,具体功用不详。
小高遗址作为鲁北地区后李文化内涵的典型史前遗址,它的发掘为我们了解后李文化时期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食物结构、聚落形态、埋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山东地区后李文化内涵的深入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9)该遗址发掘资料存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二)北辛文化
北辛文化是山东地区继后李文化后发现的文化遗存,年代距今约在6100年至7500年间(10)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20世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鲁北地区在济南田家、青州桃园、高青陈庄、临淄后李(11)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山东临淄后李遗址一、二次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11期;《山东临淄后李遗址三、四次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2期。、邹平西南庄(1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邹平苑城西南庄遗址勘探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2年2期。及张店西寨、浮山驿、黄家(13)张光明:《淄博市张店周村古遗址调查报告》,《海岱考古》第一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9页。等地发现三十余处此类文化遗存。该类遗存多集中在淄河、孝妇河中下游。陶质仅见夹砂、泥质红陶、始见三足器,器型有锥形鼎、钵形鼎、敛口钵等;且器类简单、未见彩绘陶器。
所见文化面貌与鲁南典型北辛文化有别,应属当地土著东夷先民创造的物质文化遗存。应称为“北辛文化西南庄类型”。因该类文化遗址多未经发掘,目前文化内涵认识还较为肤浅。
图六 张店西寨、黄家、石村遗址出土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时期陶器
图七 张店浮山驿遗址出土北辛文化陶器
(三)大汶口文化
迄今鲁北地区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桓台李寨,广饶五村、傅家,临淄后李,高青唐坊镇店子,张店浮山驿、黄家、石村、西寨,均有发现,尤以桓台李寨遗址的发现最为重要。大汶口文化时期成组彩陶礼器和玉器的发现,陶制乐器骨笛的出土、图像文字和大型棺椁墓葬的出现,城堡的修筑及开颅医术的发明,贫富差别的增大,凡此所证大汶口文化时期东夷文化进入了繁荣时期,其社会性质已进入初级文明社会。现将鲁北地区已发现的典型大汶口文化遗址予以介绍:
1.广饶五村遗址
位于广饶县广饶镇五村东,东距淄河4.8公里。遗址位于东北—西南向的土埠上,南北约250米、东西300米,面积约7.5万平方米。1985—198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700余平方米,清理大汶口文化墓葬75座、灰坑近500个、灰沟45条及房基、柱洞等遗迹。
灰坑多数不规整,遗物较少。房址应是地面式建筑,未见完整房基,仅有部分活动面和柱洞(础),有的柱洞底部垫有白膏泥或碎陶片。遗物多残破,其中彩陶较多,有白、赭色单彩或复彩,母体纹饰主要为直线纹、弧线纹和圆圈纹,其基本图案有网格纹、水波纹、涡纹等。
陶器主要有折腹罐形鼎、垂腹罐形鼎、敛口弧腹罐、侈口鼓腹罐、豆、钵、背壶等,石、骨、蚌器有石锛、刀、凿及骨镞、锥、蚌刀等生产工具及装饰品。
图八 广饶五村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陶器
图九 广饶五村大汶口遗址出土彩绘陶鼎
图十 广饶五村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彩绘单耳陶杯
图十一 广饶五村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彩绘太阳纹陶鼎
墓葬多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圹一般长1.6~2.2米、宽0.4~0.8米。墓向不一,多东北或东南向,少数西南或西向。未见葬具。葬式流行仰身直肢,偶见侧身屈肢。葬俗主要为单人一次葬,亦有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合葬墓,合葬人数2~3 个,还有墓为仅存零星骨骼的迁出葬。头骨枕部人工变形现象较普遍,而拔牙现象罕见。多数墓无随葬品,有者数量也较少,一般1~2件,多者达4件,以陶器为主,陶器流行平底器,腹部或肩部常见纽饰或半环形耳,器形主要有折腹罐形鼎、鼓腹罐形鼎、鼓腹罐、敛口折腹罐、单耳罐、单耳壶、单耳豆形杯、钵形豆、钵、杯等,另有少量玉、石串饰或坠饰。遗址时代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14)常兴照、刘桂芹:《广饶县五村遗址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一辑,1989年版,第61-104页。。
2.广饶傅家遗址
1985年因配合工程对该遗址和墓地进行了发掘。遗址1981年发现,位于广饶县城南1.5公里,面积约30万平方米,中心区堆积厚3米左右。在晚期堆积的东、南、西三面有人工壕沟与天然沼泽相连,护卫着遗址,北面有一宽60米的缺口。壕沟内面积约18万平方米,文化堆积远厚于沟外。就目前判断,这是鲁北地区大汶口文化的一个重要中心。发掘区在1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墓葬202座,上下有3层。墓向因层而异。墓多土坑竖穴,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为主,有部分双人合葬及多人上下叠葬。这批墓随葬品很少,一般一墓1或2件,最多5件。陶器多泥质红陶,有少量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灰陶,不见白陶和黑陶。器型单调,常见折腹罐形鼎、钵形豆,罐和单把罐式杯;背壶有特色,一面扁平较甚;不见高柄杯。
彩陶较流行,主题纹饰为涡纹、网纹。石质生产工具少见。无论是文化的总体面貌,还是器物的具体特征,都与汶泗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存在明显差别。与同年在广饶城东2公里余的五村遗址发掘所获资料基本一致(1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饶县博物馆:《山东广饶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85年9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进中的十年——1978~198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工作概述》,《文物考古工作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62页。。
3.桓台李寨遗址
遗址位于桓台县田庄镇李寨村西一高台地上,属河流二层台地;遗址所处地势较高。1996年发现,因遗址西部为当地砖厂取土形成一深2~3米的断面,当时在砖厂附近发现了一批完整的夹砂红陶陶器、有罐、杯等。经调查该遗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面积约800000平方米,勘探知遗址文化堆积厚约0.5~2.5米。
图十二 广饶傅家遗址出土陶器
图十三 广饶傅家遗址出土彩绘陶器
图十四 桓台李寨遗址
1997年当地文物部门曾对遗址西部砖厂取土破坏处约2000平方米范围内进行勘探发掘。发掘清理了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150余座,龙山文化时期的房址、水井、窑炉、灰坑等文化遗迹,出土了陶器、玉器、石器、骨器、蚌器约1000余件,出土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彩陶,陶器器类有:鼎、鬶、豆、罐、壶等。
图十五 桓台李寨遗址出土象形树木纹彩绘陶罐
图十六 桓台李寨遗址出土象形“X”形文字彩绘陶壶
图十七 桓台李寨遗址出土龙山文化蛋壳陶高柄杯
彩绘纹饰多见水波纹、草叶纹、三角纹和太阳纹;玉器有瑗、镯、环、坠等,经化验为岫岩玉;墓葬多见拔牙葬俗,此与广饶傅家、五村遗址,发掘同时代的墓葬出土器物特征与墓俗相同,时代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龙山文化灰坑、水井多出土灰陶大型陶罐、壶等器物,特别是出土有蛋壳陶镂孔高柄杯,据其特征分析上属龙山文化早期。从遗迹暴露断崖清理知,遗址暴露有夯土层濠沟遗迹,濠沟断面宽8~10米。夯层15~20厘米。198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勘探,探知濠沟长度达1500多米(16)见桓台县第二次文物普查资料,发掘资料存桓台博物馆。。由上可知,该处是以一处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主的环濠聚落城址,从出土大批鬶、鼎、豆等彩绘陶制礼器,玉器和龙山文化蛋壳陶,且存在拔牙(疑为砸牙)风俗和环濠城址分析,此地应是一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的一处文化中心。
图十八 李寨遗址出土大汶口文化玉器
图十九 李寨遗址出土大汶口文化玉环
4.高青店子南遗址
遗址位于高青县唐坊镇店子村南约1000米处的台地上,近代杜姚沟将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原应属于一个整体。勘探该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遗址深埋于黄河泛滥形成的淤积层下,淤积层厚达2.8米,文化堆积厚达2.4米左右。在杜姚沟两崖断崖有大量的陶器残片,质地以夹砂和泥质红陶为主,多见彩绘陶器,也有少量的附加堆纹,器型有:鼎、罐、豆、钵等。从陶器特征分析,应与桓台李寨、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同类器物相同,应属比较单一的一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址。由于该遗址现深埋于黄河泛滥淤积层下,文化堆积较厚,应是保存完好的一处大汶口文化时期古人类居住遗址;又因遗址今保存较好,且出土有多量的彩绘陶器,也应是今鲁北地区发现较为重要的一处大汶口文化遗址,也应是今后我们开展东夷文化研究考古工作的重点(17)淄博市文物局:《淄博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汇编》,2011年版,第75页。。
5.张店浮山驿、黄家、石村遗址
浮山驿遗址位于张店南部的付家村东南,此处是孝妇河折弯处的二层台阶高地上,1981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今已破坏较甚,勘探知今遗址南北长280米、东西宽230米、面积约60000平方米;遗址现存文化堆积厚1~2.9米。遗址南部断崖处暴露有红烧土面和灰土层、应为当时人们使用的居住面或窑炉遗迹,遗迹地面暴露有大量的陶片、石器等遗物。陶片以夹砂粗陶居多,泥制红陶次之。纹饰有:锥刺纹、划纹、附加堆纹等,不见彩陶。器型有:钵、鼎、壶、罐、盆等。
黄家遗址地处张店区付家乡黄家村南约500米处,此距浮山驿遗址约2500米,西有孝妇河。遗址上层是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墓地。文化堆积厚一般在0.3~0.7米左右,故早期遗物暴露较少;下部文化层内含有大量的夹砂和泥质红陶片,其中有鼎和钵的口沿。曾出土一件红陶小口双耳罐,较为完整。
石村遗址位于张店西部马尚镇石村西南,所处地势较高,遗址面积略小,长宽约100米,面积约10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5~1.5米左右,地面暴露有较多的夹砂、泥质红陶片,器型有鼎、钵等。曾出土一件釜形鼎(可复原),属早期典型器物。
以上三处遗址多见夹砂和泥质红陶片,不见彩陶,出土器物特征与邹平西南庄遗址和青州桃园遗址出土同类器物特征相同,时代应为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此三处遗址的发现对了解北辛文化的分布范围和鲁北地区此类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探讨北辛文化向大汶口文化的过渡形态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6.张店西寨遗址
遗址位于张店区马尚镇西寨村南高地上,北侧有一古河道,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面积15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2米。地面暴露有较多陶片,以夹砂红陶居多,器型有鼎、钵、壶等。始见彩陶,曾出土一件釜形鼎,较为完整,还出土有一件彩陶壶,饰红彩太阳纹,时代应为大汶口文化中期(18)张光明:《淄博市张店周村古遗址调查报告》,《海岱考古》第一辑,第9-10页。。
此外,在临淄区的薛家、徐王、郭家、东古(19)淄博市临淄区文物管理局:《临淄文物志》,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年版,第32页。,淄川区的口头、邹平的丁公(20)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文物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3页。、广饶的荣庄(21)滨州地区文物志编委会:《滨州地区文物志》,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均发现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址。
(四)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是继大汶口文化之后的土著东夷人创造的又一文化遗存,也是山东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发展水平最高的一种原始文化形态。发现的典型遗址有临淄桐林、邹平丁公、淄川北沈、桓台前埠、高青店子南、张店冢子坡等。它以成组文字的出现,大中小不同等级城堡的分布,特别精致的蛋壳陶器,多量玉器和小件铜器的制作,木棺廓墓葬和祭祀占卜遗迹及其城堡的修筑为其标志,可证明龙山文化已进入初级文明社会的高级形态。这一时期,鲁北地区文化遗址分布密集,数量众多,且分布极有规律,至少存在着以章丘城子崖、桓台前埠、临淄桐林等50万~100万平方米以上的中心聚落城址,周边还分布着10万~30万平方米不等的中小型城址,甚至形成了中心城周边分布有中小型城聚落形态的社会结构格局,所以鲁北地区众多城址和龙山文化时期遗址的发现是目前研究新石器时代区系类型和聚落形态考古学的典型地区,也是研究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
鲁北地区东夷文化发展序列一览表
(五)岳石文化
岳石文化的绝对年代已经进入夏朝,岳石文化仍是土著东夷人创造的另一类型的文化遗存。此时期鲁北地区目前所发现重要城址有章丘城子崖,桓台史家、唐山,临淄桐林,青州桃园等遗址。迄今鲁北地区所见龙山文化时期城址多延至岳石文化时期,且多在龙山文化遗址上筑台而居,此可能与岳石文化时期鲁北地处黄河下游,雨水增多,河系泛滥,水满爆溢相关,可证史载夏禹治水的传说应为史实。
考古发掘资料研究进一步证明,鲁北地区商代的薄姑国文化、齐国文化当主要传承于齐地的东夷文化,是齐地商文化、齐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东夷文化土著典型器物素面鬲、素面甗、素面高圈足盆、素面高圈足罐之类器物最后消亡的时间应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被鼎、豆、壶等陶制礼器等一类典型器物所代替,至此东夷土著文化被完全融入齐文化之中,为齐文化的形成、发展与繁荣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22)张光明:《齐地考古与齐文化研究概论》,《齐地考古与齐文化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二、形成时间、分布区域及其年代
由上述考古资料揭示,以鲁北地区为中心的东夷部族是生活在距今10000年至3500年间的少皞部落爽鸠氏,它的物质文化遗存应是鲁北地区发现的考古学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这一地区已发现序列的考古学文化中早至距今10000年、晚至距今3500年发展连续不断的现象,在全国其他地区十分少见。由此证明这一区域也是东夷文化发展繁荣的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自商代晚期定都殷墟的商人为了生存而占领渤海南岸的盐业资源、开始攻打夷族、占领夷人东方地区。迄今在渤海南岸已发现盐业作坊遗址300处以上。其中鲁北地区发现的重要遗址有:桓台前埠、唐山、史家,博兴卞寨、邹平丁公、淄川北沈等,大概可分为三个分布带。已发掘的盐业遗址有:寿光双王城遗址群、大荒北央遗址群、广饶南河崖遗址群等。发掘资料表明,商代晚期中原一带居民食盐均产于鲁北地区,鲁北地区的渤海南岸实际上已成为商代晚期重要的盐业生产基地(23)燕生东:《商周时期渤海南岸地区的盐业》,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这也是姜太公选其此为封地的主要原因之一。时因夷人强大,商朝晚期又因频繁的连年战争伤其国力,最终“东夷叛之”,“克夷而亡”;这也是商朝较快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西周初定,建国分封,周公东征,灭薄姑、奄国后封建齐鲁两诸侯国,以镇守东土,变夷地为周朝之领土。文献记载,其后齐国对东夷土著的战争主要有两次:一是春秋齐景公时期,为了掠夺莱州湾盐业资源将莱夷赶至胶莱河以东(今胶东半岛)。二是战国威王、宣王时期,齐国终将莱夷败走胶东地区,今烟台、青岛黄海西岸尽为齐国地域。莱夷则去向有三:一是东渡日本;二是北迁辽东半岛;三是顺江而下到了今云南、贵州西南今少数民族地区,今云南彝族即是夷人之后裔,古“夷”“彝”音译互通。现从彝族舞蹈、彝文中还保留东夷韶乐和东夷文字的内在传承关系可略知一二。
关于东夷爽鸠部族鲁北地区文化中心形成的时间、区域及其年代的问题,我们依据以上考古文化的发现研究,对东夷人在鲁北地区的始居时间及其初步发展试作考述。
1988年9月,我们在鲁北地区南部沂源县境内的骑子鞍山东麓洞穴内,发现有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居住遗址,距今约60万年,是迄今山东地区内发现最早的原始山东人,因发现了人头盖骨、额骨残片和动物骨骼化石,被学界确认为“沂源猿人”(24)吕遵鄂、黄蕴平、李平生:《山东沂源猿人化石》,《人类学报》1989年第4期。。之后的1982年,又在附近芝芳村北平山上崖洞洞穴内发现了距今1.5万~2万年左右旧石器晚期的石器和动物骨骼化石(25)黄蕴平:《沂源上崖洞石制品的研究》,《人类学报》1994年第1期。。1965年,在黄崖村北千人洞内也发现了打制石器、动物骨骼化石和烧土灰烬,也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此类原始人类遗存我们可视为东夷人的先祖。
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后的最后一次冰期结束,由于气候变暖,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即人类进入了定居和农耕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陆续发现了多处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由于河水泛滥,这些遗存多发现在山前丘陵地带,标志着农耕时代的到来(26)王永波、王传昌:《山东古城古国考略》,第1页。。我们由沂源县张家坡镇北桃花坪村北围子山中部扁扁洞和土门镇黄崖村发现的两处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分析(27)沂源县文化局:《沂源猿人资料》,2007年10月。,东夷人最早从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居住此地,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东夷原始文明。因扁扁洞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出土的陶器与后李文化出土陶器的器类和特征基本相同,所以我们将沂源扁扁洞、黄崖洞文化遗址列为后李文化早期遗存。从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内涵特征分析,均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从距今5000年至4600年间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东夷爽鸠氏部族进入了我国第一个阶级社会——方国时代,即已进入了初级文明社会。文献记载的爽鸠氏,不仅是东夷少皥部族司寇,也即为爽鸠方国。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也是鲁北地区早期文化中心的形成时期,其主要表现在:文字的出现、城堡的修筑、彩陶礼器的制作、原始占卜和音乐的出现、先进医学开颅术的发明等等。此时在鲁北地区已发现面积20万平方米较大型城址,彩陶礼器、玉器的发现为标志,是证鲁北地区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形成了一文化中心。这一文化中心内发现的典型文化遗址有:广饶五村、傅家,高青南店子,桓台李寨。以此我们可以划定这一文化中心的范围是:北至今广饶、高青县;西至孝妇河流域的邹平、周村;南至淄川、张店;东至淄河以西的临淄。
图二十二 鲁北地区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
三、两个文化中心的历史嬗变衔接与社会性质
前已言及,东夷文化在鲁北地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
前段即10000年左右的后李文化至6000年左右的北辛文化时期,前后经历了约4000年的时间。这一时期东夷先民开始走出山洞,沿河流居住在山前平原,开始修筑房屋、烧制陶器。陶器烧制以红陶为主,火候较低,器类简单,有鼎、缽、壶、罐等。北辛文化开始出现三足器,早期是使用支架支撑而用,还没有出现彩陶。制作石、骨、蚌等农业、手工业工具,出现了畜牧饲养和原始纺织。因此时鲁北地区南部的山前丘陵地区地势较高、河流纵横、土地肥沃使农业种植得以较快发展,稷(黍、粟)广泛种植、使人们已经脱离了“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菇其毛”(《礼记·礼运》)的原始野蛮时代,进入了初级文明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
后段进入大汶口文化时期,鲁北地区的东夷文化进入了原始社会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繁荣时期。关于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著名史学家唐兰先生对莒县凌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最早的象形文字和骨笛等礼乐器进行了考证,首先提出大汶口文化时期已进入奴隶社会的著名论断(28)唐兰:《从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文字看我国最早的文化年代》,《唐兰全集》(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1843页。。考古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东夷人开始修筑城堡,出现规模较大的城址,居住的房子大小布局合理,居住已有了明确的功能分工;出现了定型的象形文字;制陶业出现了明确的专业分工,开始烧制彩绘陶器,出现定型的礼器和日用器;玉石、骨、蚌手工加工业发达,特别是出现玉制礼器和装饰品,如钺、玉璧、玉琮、璇玑等祭祀用品。社会出现了明确的专业分工,如手工业、畜牧业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社会阶层出现了贵族、平民、奴隶和专门主持祭祀的祭司或巫师;酿酒业出现,酿酒工具和饮酒器皿大量出现;医学发达,出现了最早的开颅术。2016-2017年山东大学对章丘焦家遗址的发掘,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城墙、大型两棺一椁墓葬、祭祀坑和出土彩陶、白陶礼器、玉器,证明大汶口文化时期已进入阶级社会。考古发现证明,至大汶口文化中期,贫富分化加剧,家族私有制已经巩固,因战争频繁,许多战俘沦为奴隶,大约在距今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鲁北地区的东夷爽鸠氏已进入第一个奴隶制阶级社会方国阶段,社会形态进入父系社会的文明社会(29)栾丰实:《东夷考古》,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3页。,与此证明唐兰先生对大汶口文化时期社会性质的推论是正确的。
图二十三 章丘焦家遗址发现大汶口文化两棺一椁大型墓葬及随葬品
图二十四 章丘焦家遗址发现大汶口文化祭祀坑
图二十五 章丘焦家遗址出土大汶口文化陶器
东夷少皞部族爽鸠氏,为二十四鸟官司寇(30)《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郯子之言:“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风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爽鸠氏,司寇也。”,至大汶口文化晚期实为一方国。这一方国的中心地区,约在今鲁北地区南至泰沂山系,北至小清河,西至孝妇河,东至淄河。在这一范围内已发现的大汶口文化中期典型遗址有:广饶五村、傅家,桓台李寨,高青南店子四处。从城或城壕的规格,出土器物的规格如彩绘礼器、玉器等现象分析研究认为,其中心遗址有二:一是广饶五村、傅家遗址,两处遗址相距较近,规模较大,发现有城或城壕,出土有大量彩陶和玉器,具备了一个中心遗址群基本的条件,此处应是东夷爽鸠国的一处文化中心。二是桓台李寨遗址,该遗址面积18万平方米,发现城或城壕,发掘的150座墓葬中出土了大量彩陶、白陶及系列陶鬶,也发现有玉器,至龙山文化阶段又出土蛋壳陶等。另外,在李寨遗址出土的陶器上还发现数量较多的彩绘符号,在陶壶、罐、瓮、杯等器物的腹部上,红或黄底黑彩,黑底红彩绘制出鸟形、树木纹、倒“8”字形、“X”字形及其他抽象的呈几何形符号。这些符号在陶器腹部上多成组出现,因而也可能具有装饰作用。但是,李寨遗址发现的彩绘符号在其他遗址中不见或罕见,说明有些符号的认知范围仅限于某区域或带有区域标识作用的彩绘原始象形文字(31)燕生东、佟佩华:《上古东夷地区发现的古代刻画符号》,[韩国]《神明文化研究》第二辑,神明文化研究所,2011年版,第53页。。从李寨遗址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彩绘象形文字,到邹平丁公遗址发现的龙山文化联句陶文,再到桓台史家岳石文化甲骨文和桓台唐山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甲骨文,考古发现证明这一文化中心也是我国文字最早发明的地区之一。《世本·作篇》记载“仓颉作书”,仓颉出生地寿光,今寿光存有仓颉墓、仓颉台(藏书台)、仓颉祠、明代仓颉墓碑等遗存,中华文字发明应起源于东夷应是有其历史根基的。
图二十六 邹平丁公遗址出土龙山文化联句陶文
图二十七 桓台史家遗址出土岳石文化甲骨文
图二十八 桓台唐山遗址出土商周时期甲骨文
在此中心区域内,距今5000年早期是东夷爽鸠方国,至商代晚期建立薄姑国,太公建立齐国后这一地区仍为其腹心地区;其都城建筑时代蝉联,是齐国临淄之外又一重要的早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而,今桓台一带在距今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极有可能是东夷爽鸠方国的都城所在。商代晚期又是薄姑国建都之地,至齐国早期(西周时期)薄姑城仍为齐国三都城之一(营丘、薄姑、临淄)的京畿地区。所以,桓台自距今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始,至西周时期,在长达2000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桓台为鲁北地区重要的早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也是我国先秦时期东方早期文化的中心所在。
四、两个文化中心传承发展的嬗变历史进程
众所周知,齐国是西周初期太公授封建国,初都营丘、后迁薄姑,至西周中期齐献公(公元前851年)迁都临淄,自此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临淄作为齐国都城长达600余年。临淄也是我国东方经济文化的中心,有“东方古罗马”之称誉。又因齐国初建之时,据《孟子·告子下》记载“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其百里之地即指《史记·齐太公世家》所言“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这一区域所处齐国腹心地区,被称为齐文化的文化中心地区或齐文化的发祥之地。据考古发现研究,齐国都城三迁之地:营丘→薄姑→临淄皆在此腹心地区之内。据近年高青陈庄西周早期城址及祭坛、大型贵族墓和出土“齐公”铭文青铜器推论,营丘城极有可能在今高青陈庄近边(32)张光明、徐义华:《甲骨学暨高青陈庄西周城址重大考古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集》,济南:齐鲁书社,2014年版。。薄姑国为商代晚期东方齐地所建重要方国之一,今有桓台旬召出土“叔龟”铭文青铜器研究分析,薄姑国都城应在今桓台田庄一带(33)常兴照、张光明:《商奄、薄姑钩沉》,《齐地考古与齐文化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115页。。所以有齐一代涉及的三个都城所在地都应在今鲁北地区齐国这一中心区域之内,此可证文献所指汉代以来营丘昌乐说不确,昌乐之营丘遗存可能为汉代以后流传所致。
图二十九 鲁北地区爽鸠国、齐国主要城邑分布及齐国早期文化中心范围示意图
前言齐国“方百里”这一文化中心,与距今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东夷爽鸠国文化中心在区域范围上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一地域上的基本的吻合不是历史的巧合,应是历史文化的传承。鲁北地区这两个文化中心的研究确认,不仅拓展了齐文化的研究领域,丰富了齐文化的研究内涵,而且对深入研究齐文化的内涵特色、历史传承有着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以上两个文化中心的历史衔接应为:爽鸠国→薄姑国→营丘都城→临淄齐故城。这两个文化中心从初期奴隶社会至繁荣的封建社会前期3000年的文明史连续不断,且传承有序,这在我国区域文化研究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众所周知,灿烂辉煌的齐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她应有其传承、创新与发展的过程。我们知道齐文化中,凡鱼盐、纺织、制陶手工业为主的工商经济以及军事、医学、艺术、图腾祭祀、太阳历法、科技等,皆传承于先进的东夷文化,所以两个文化中心应互为传承,创新发展,在有齐一代创造了灿烂辉煌并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齐文化;为形成和发展我国传统的优秀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独特的历史贡献。下面我们将从四个主要方面试谈传承与发展的历史嬗变过程。
(一)煮盐业
众所周知,齐国封国初建之时太公采取“因其俗,简其礼”的国策,使齐国的工商经济得以较快发展。齐国西周早期的工商经济,当以盐、纺织、制陶为其主要特色,此也是商周时期海上早期商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这条商贸之路向西、向南通过济水(小清河)向西进入中原;向东由济水(小清河)→渤海→黄海向日本、朝鲜半岛,向北至辽东半岛,向南沿东方沿海一带达今云南、贵州地区。齐地的盐业生产早在东夷大汶口文化时期早已生产,是鲁北地区东夷部族传统的手工业。齐地北有渤海,有长达170里的海岸线,渤海又是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内海(另一内海是青海湖),自古至今都是盛产盐业的地区之一。考古调查资料证明在今渤海南岸发现了众多的盐业遗址,最迟至商代晚期这里已是重要的盐业生产基地,商朝中原一带的食盐皆产自该地区(34)燕生东:《商周时期渤海南岸地区的盐业》,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自新石器时代始,齐地夷人盐业生产当以晒盐为主,是因当时生产量小,交通不便,仅供当地夷人居民食用,我们无论从后李文化出土的大型陶釜,还是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出土大型陶罐、深腹尊等器物来看,它们就有盛盐之功能。商代晚期盐业生产,制盐作坊规模扩大,出现专制煮盐的陶器——盔形陶器。生产盐的方法是“先晒后煮”,生产量大,已能大量生产精盐。精盐已是齐地主要贸易商品,供应中原商代居民饮食用盐,在鲁北地区考古发现数量众多的陶盔形器,即是当时的煮盐工具。文献记载,居住在齐地的土著东夷——夙沙氏是最早生产盐的部族;“夙沙氏煮海为盐”(《世本》),夙沙氏是齐地东夷先民最早制盐的部族。至商周时期夙沙氏的后人迁至高青一带,也就是长狄人,建鄋瞒国。“鄋瞒,狄国名,防风之后,漆姓”(35)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34页。。据考证商周时期的齐地的盐业生产已有了产业分工,如东夷之族谭国,谭即“覃”族,子姓,殷民之族也是以煮盐为业的部族,东周时期谭国都城在章丘以东平陵城。而滨州城出土铜卣铭文“甾”,即卜辞中的甾族。铭文中的“甾”,形意为甾缶之象形、甾氏是专门生产盛盐器皿的部族(36)燕生东:《商周时期渤海南岸地区的盐业》,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
西周初年,齐国始封,建都营丘。“太公以齐地负海舄卤”(《汉书·地理志下》),可见齐国初封之地,背靠渤海、多盐卤之地,盛产鱼盐,有鱼盐之利。所以太公治齐,“因其俗,简其礼”(《史记·齐太公公世家》),因地制宜制定了“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同上)的国策,使齐国很快富强,至春秋战国时期,其都城临淄已成为我国东方先秦时期著名的文化商贸城市。盐业是齐国工商业兴盛的基础,是齐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也是齐国强盛的根本。纵观整个有齐一代,齐国的盐、铁成为最具特色的工商经济类型。春秋时期管仲改革,盐铁也是最早实行国家专营的商品之一,西汉桓宽所著《盐铁论》一书中对此也有详载。
概上所言,齐国的盐业生产传承了齐地东夷部族和商代的制盐技艺,在有齐一代发展成为最具特色的齐国工商经济和主要对外贸易商品,盐业成为齐国工商经济长盛不衰的基础,也是强盛齐国文化经济繁荣的历史根基。
(二)纺织业
纺织业也是齐地传统的手工业之一,它至迟也始于东夷大汶口文化时期。早期的纺织应是麻纺,齐国继承了东夷部族的纺织术,发展至春秋战国时期创新生产了绢、帛等纺织品,成为当时纺织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西汉时期,在临淄设“三服官”,专职皇宫生产丝绸,创造出“齐纨鲁缟”类极富盛名的丝织品。当时齐国已能生产“冰纨”“绮绣”“纯丽”等精细丝织品,盛达“冠带衣履天下”(《史记·货殖列传》),形成了我国最早的纺织业中心,齐国临淄成为“丝绸之路”远销西亚丝绸品主要供货地和生产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37)于孔宝:《东周齐文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8页。。近年的考古发现,我们在春秋晚期临淄郎家大墓(38)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1期。、沂源东里战国中期齐国墓葬中(39)任相宏等:《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及相关问题的思考》,《管子学刊》2016年第1期。均出土了麻织、丝织品,其中郎家大墓出土了绢、锦、刺绣、丝编织布等;沂源东里战国墓葬也出土了大量丝、绢、麻织品,其精细与今可比。
由于齐国手工业长期的发展,春秋晚期在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周礼·冬官·考工记》一书,是我国先秦时期手工业技术规范和工艺水平的典籍。《考工记》产生于齐国,说明齐国工业手工业之发达。《考工记》记六职,百工之中即有“设色”之工,专职纺织画绘,染织工艺。其中可分画、缋、钟、筐、巾荒五种。
齐国发达的纺织业也应传承于东夷文化。前文言及,从考古资料证明东夷部族的纺织业当始于大汶口文化时期,我国最早出现绢、麻纺织品是在河南蒙阳青台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浙江湖州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中均发现了距今5500年和4750年的丝织物(40)姜颖:《山东丝绸史》,济南:齐鲁书社,2013年版,第8页。。
1858年,浙江吴兴钱山漾地区的新石器晚期遗址中,发现了罕见的公元前3000年的麻、绢织物残片。报道写到,“第二次发掘时,在探坑22出土不少麻、丝织品。麻织品有麻片残片、细麻绳,丝织品有绢片、丝带、丝线等。大部分保存在一个竹筐里。此外在探坑12和14里也有少许麻丝织物残片出土。这些麻丝织品除一小块绢片外全部炭化,但仍保有一定韧性,手指触及尚不致断裂”。经研究这些出土绢片的纺织密度达到每尺寸120根,无疑是我国纺织服饰考古史上最具跨时代意义上的发现(41)华梅:《古代服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2页。。
齐地考古发现在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已发现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纺轮、骨针、骨梭等纺织工具及印在陶器上的相当细密的布纹。泰安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出土纺轮31件,其中石质有6件、陶质5件、分别出土于20座墓葬中、约占133座墓葬总数的15%,证明当时纺织生产已较普遍。出土的骨针20件、长者18.2厘米、短者仅7厘米、最细者仅1毫米,针鼻可穿过细线,足见是做衣缝制之用,其制作精细可见一斑。另据研究,发现细布纹、每平方厘米的经纬线在7~8根左右。以上发现是证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东夷居民已在纺线、织布、制作衣服供人们穿着,至迟自此始东夷人的纺织业已开始了。到了龙山文化时期纺织水平较前又有了提高,据发现当时的布纹其经纬线每平方厘米为9~11根。织出的麻布已较细软、与今家庭自织布的密度基本相同了。以上所证,齐地的东夷人在距今5500年大汶口文化时期,已出现了纺织业,并已纺织出与今相媲美的、较为细软的麻布,人们开始制衣着衣,这也应是东夷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齐地先民对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做出的又一卓越贡献(42)逄振镐:《东夷古国史论》,成都: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38页。。
(三)制陶业
制陶业也是齐地东夷部族传统的手工业行业之一、也是在我国较早开始烧制陶器的地区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江西仙人洞和湖南玉蟾岩都发现了距今1万~1.2万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是为迄今所见发现最早的陶器(43)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试掘》,《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袁家荣:《湖北南道县玉蟾岩1万年前的稻谷和陶器》,《稻作、陶器和都市起源》,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其后,齐地在沂源扁扁洞和黄崖洞发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陶器,证明齐地居住的东夷先民自1万年前就已开始了烧陶器,出现了制陶业。这与南方江西仙人洞和湖南玉蟾岩相比,有同时居住在山洞内,烧制的陶器火候较低、陶质粗糙,器类单一的共同特点。当时烧制陶器皆为圜底,器类有釜、钵等,还未见三足器和陶窑,证明当时制陶还处于“平地棼紫”的原始制陶阶段。进入后李文化晚期距今8000年左右,齐地东夷先民制陶技术又有提高,主要表现在发现了窑炉,烧制的陶器数量和器类有所增加,但还未出现三足器。北辛文化时期,出现了三足器,并且发现有支架,说明根据用途不同有了圜底器等炊器和生活用具三足器,同时出现了夹砂、泥质陶之分,皆为手制。制陶业出现了简单的专业分工。
图三十 湖南玉蟾岩遗址出土陶釜
图三十一 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圜底陶罐
图三十二 龙山文化蛋壳陶高柄杯
进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齐地东夷部族制陶业非常发达。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轮制陶,开始出现彩陶,制陶业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手工业部门之一。制陶业内部,专业分工较细,如出现了礼器、日用器,纺织使用的纺轮,陶塑动物类制陶等多种用途不同的陶器,制陶业进入了繁荣时期。龙山文化时期,东夷制陶业达到了顶峰,出现快轮制陶术,成熟地掌握了陶土的选择、处理、成型、装窑、烧制等系列制陶工艺;窑温已达1000°C以上,并准确掌控窑温,掌握了冷却还原原理,烧制成功泥质磨光黑陶;特别是烧制出“薄如纸、明如镜、黑如漆”精巧美观的蛋壳陶,创古今世界最高制陶技艺。齐地东夷先民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发明的先进发达的制陶技术,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欧洲两河流域,古埃及和希腊制陶技术要更加先进,更加发达;即使今天的科技也还不能完全掌握仿制“蛋壳陶”的制陶技术,齐地东夷先民创造的先进的制陶技艺也是对世界陶瓷史做出的又一伟大贡献。
齐国建国后设“陶正”官职,专职管理齐国制陶业。齐国的制陶业作坊不仅规模大,而且数量多,出现了官办和民用制陶作坊。生产的陶器种类繁多,既有贵族使用的礼器、仿铜陶器,也有平民使用的日用陶器;有做饭用炊器、也有吃饭的碗、杯等器皿,还出现了建筑用陶——瓦、铺地砖等;工艺美术制陶也很发达,出现了彩绘各类动物、人物陶俑,商代苏埠屯墓葬发现有原始瓷器,西周时期临淄齐故城东北河崖头殉马坑也出土有青釉瓷豆、因齐地至今未发现烧制原始瓷器的窑炉作坊,还不能确定何地烧制,但从其中造型釉色、胎骨分析应为北方当地烧制,与南方青瓷胎骨、釉色迥然有别。此开齐地齐国制瓷之先河。
所以,齐国发达的制陶业正是传承了东夷先进的制陶技艺发展而来的。而陶瓷又是近代淄博传统的工业产业和我国五大陶瓷产区之一,也是当今能和世界对话的主要文化贸易商品之一,它的发展与繁荣为淄博这座工业名城的兴起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今天淄博陶瓷业的发展既传承于齐文化繁盛的制陶业,又传承了更为古老的东夷文化先进发达制陶技艺,古老的陶瓷文化与当代陶瓷产业互为融合,在发展创新的基础才能焕发出冉冉生机,创造出影响世界的无限生命力。
(四)医学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医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卓越成就。我国先秦时期的医学祖先——扁鹊(约公元前377年-前307年)就生在齐国,姓秦名越人,生活于战国中后期,是齐派医师的鼻祖,其生平在司马迁《史记》一书中有载,这也是先秦时期唯一见史载的医师。“(扁鹊)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跟随长桑君学医十余年,自此扁鹊以行医为之。扁鹊行医广泛,齐、赵、虢、周、秦均有其足迹;医术全面:内外科、妇科、五官科、小儿科;治疗方法善于运用汤剂、砭石、针灸、按摩、熨帖、酒醪、手术等方法“因病制宜”,成为名医。扁鹊的医学贡献主要在于:其一,发明“四诊”法,奠基脉学;其二,提出“六不治”原则,反对巫术;其三,传授生徒、传播医术、创齐济医学(44)于孔宝:《东周齐文化》,第232页。。
我国中医学的奠基者——扁鹊产生在齐国、亦当传承于齐地的东夷医学。齐地的东夷人从石器时代起,在同大自然和人类本身疾病斗争的长期实践中,产生了原始医学。至大汶口文化时期齐地东夷人的医学已很发达和普遍,医疗技艺也很高超,走在了世界先列。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墓葬中曾出土了箴石、獐牙、骨针、骨锥、牙刀等医疗用具,这些用具可能是针灸、针疗、外科手术医疗工具。在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人类学的材料中,M392的墓主颅骨右侧顶骨靠后部,有一直径为31毫米×25毫米的椭圆形缺损,经考古学、人类学和医学专家的联合研究认为:该墓年代属大汶口文化中期,距今5000年以前;墓主为一成年男性,其颅骨的椭圆形缺损系开颅手术所致,此缺损边缘的断面呈光滑均匀的圆弧状,应是手术后墓主长期存活、骨组织修复的结果。这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开颅手术成功的实例(4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国最早的开颅手术实例鉴定研究技术报告》(2001年),资料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另,《山海经》中所记草药50种之多,所记药物的药名、产地、形状特征、治疗何种疾病及疗效,都有详细记载,说明齐地东夷人很早就产生了原始医学。齐地东夷人中医学的产生与发达还当与酒的酿造起源于大汶口文化时期有关(46)王树明:《考古发现中的陶缸与我国古代的酿酒》,《海岱考古》第一辑,第370页。。酒的作用有三:一是饮用,二是祭祀,三是消炎医用,用于外科。酒祖仪狄是齐地东夷人。古夷、仪同音同义。莒县大汶口文化出土的大口缸即为酿酒用具,也发现了原始酿酒、沥酒象形图案,此亦为齐地东夷人原始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齐国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早期齐地先进的东夷文化传承关联密切。换言之,没有齐地先进发达的东夷文化,就不可能有灿烂辉煌的齐文化。
图三十三 沂源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医用玉砭石
图三十四 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墓葬出土开颅术头骨
图三十五 山东地区出土大汶口文化酿酒陶缸
图三十六 莒县出土大汶口沥酒象形图案
五、余语
当今,传承、创新、发展是历史文化研究的主题,也是地域文化研究应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和遵循的原则。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应有其传承,在创新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今天我们的研究还应解决它传承了什么?是如何传承的,又是如何创新发展的,这也是我们今后在研究齐文化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讲研究齐文化要进一步拓展其研究领域,丰富其研究内涵,将齐文化推向全国,走向世界。“文化自信”要靠史学工作者去研究、挖掘和探索,作为一个史学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将东夷文化、齐文化在全国和世界领先的某些文化基因挖掘出来,宣传出去。如齐地的东夷文化在世界领先,如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彩陶和龙山文化时期的蛋壳陶等先进的制陶技术、发达的医学、优美动听的韶乐、航海技术与早期商贸之路、先进的纺织技术等等,与同时代西亚、埃及、希腊文明中的某些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将其当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技艺挖掘出来,通过研究得以证实。正如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1977年3月24日给李白凤先生信中所言:“拙论我国有史年代,当有六千年,大汶口遗址是少昊文化。我国的奴隶制时代,远较封建社会为长,当有三千余年,分三期,太昊、炎帝、黄帝,少昊属初期;从帝颛顼至帝舜为中期;从夏王朝至西周末年为晚期。我国文明,决不晚于埃及,黄河下游,决不逊于尼罗耳。”(47)李白凤:《东夷杂考》,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1页。如此的研究就可以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史学者应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