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TPACK框架下高中美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2020-09-29房丽男

名师在线 2020年27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课程设计课件

房丽男

(安徽省濉溪中学,安徽淮北 235100)

引 言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和新媒体的融合与创新。2005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米什拉和科勒在PCK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学科教学知识(te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的概念。TPACK理论提出之后,受到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主要针对完善框架、概念分析和理论探讨,较少关注在职教师以及改善教育教学效果的措施方法。TPACK 理论本身具有高综合性与高情境性,它要求教师能优化并协调好自身知识结构与科学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设计出因“境”制宜的TPACK 微课程。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单单是TPACK框架的事情,而是教师、学生、硬件环境、领导力等多方面、多维度的融合。

TPACK框架下的高中美术课堂微课程教学(见图1),要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根据TPACK 理论中的TK(技术知识)、PK(教学法知识)、CK(学科内容知识)对微课程各设计要素进行明确分类,并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与反馈评价对微课程设计中的PK与TK 不断修改,最终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微课程教学资源。TPACK 结构下微课程应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其设计重点不在于教学设计,而在于学习设计,要求在10分钟内,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与掌控权完全交给学生。基于TPACK的基本理论,笔者以“永和九年的那场醉——鉴赏《兰亭集序》”为例,主要结合翻转教学模式,尝试进行基于TPACK框架的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

图1 TPACK框架下的高中美术课堂微课程教学

一、TPACK核心元素下的微课程条件分析及内容设计

此阶段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CK(学科内容知识)分析、TK(技术知识)设计、PK(教学法)设计。

(一)学科内容知识分析

CK 指特定的学科知识,包括该学科的概念、观点、理论、组织框架以及为发展这些知识而积累的实践经验和方法。学科内容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教师在进行学生特征、学习需求及学习内容分析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自己掌握的学科内容知识具体分析。

对于“永和九年的那场醉——鉴赏《兰亭集序》”这个课例,教师要教授美术领域的知识。课前,教师要对课例学习中的重难点进行微课程设计。王羲之及其作品《兰亭集序》的相关创作背景是重要的知识积累,却不是难点。高中语文必修课已经对《兰亭集序》的内容进行了学习,适当地温习,并恰当地拓展,复习鉴赏书法作品,对课程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制作课前微课“王羲之及其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及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找出学生已有知识与需要知识之间的差距,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呈现微课教学知识点[1]。

(二)教学法知识分析

PK 不具有针对性,是各学科都适用的一般性教学法。教学法知识是关于学生学习、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的知识,包括个性化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和针对主题学习的教学方法。

1.确定教学目标

在微课程设计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对教育教学需求进行具体分析,以确立主题明确、有针对性、有区分度的教学目标。作为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书法基础知识,对《兰亭集序》也有浓厚的兴趣,基于此,确定课程目标是感受《兰亭集序》的魅力,体会书法作品的线条美、造型美、整体美和风格美,激发学生对书法文化的热爱。在对《兰亭集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行书的一些概念来展开互动以转变教学模式,解答一些有针对性的美术问题。

2.制订教学策略

微课程设计开发要求教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对知识点进行分析研究后,选择不同、合适的教学策略。本课例是通过课前微课学习,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鼓励学生从教学中建构具有个人风格的学习模型,自主安排学习活动,体会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在笔画、结构、章法和风格上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解决学习问题。

(三)技术知识分析

TK 是指运用技术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技能,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工具操作方法。它通常是指现代信息技术,本课主要采用希沃电子白板、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1.根据掌握的技术手段选择视频制作工具

信息时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技术,但由于技术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教师在选择技术时,要充分结合学科内容考虑怎样才能体现技术使用的真正价值。“永和九年的那场醉——鉴赏《兰亭集序》”是一节书法鉴赏课。鉴于本课的重难点以及书法鉴赏的特殊性,笔者制作了两节微课。课前微课内容是王羲之及其作品,课堂微课内容是卫夫人“笔阵法”,受教师本人教学水平和条件所限,采用的都是PPT 自动演示,用电脑、录屏软件以及格式转换软件就可以完成。

2.辅助资源

在微课程设计开发过程中,设计者要根据不同的微课表现形式及掌握的技术手段获取相关的辅助资源。制作本课例的微课内容时,加入《兰亭集序》的较多图片与评价,以及关于画作的新闻资源、卫夫人的“笔阵图”视频等。有了这些辅助资源,微课就会更直观、生动,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2]。

二、TPACK框架下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微课程开发阶段是教师综合运用TPACK 知识框架的组合元素,即PCK、TCK、TPK以及TPACK,将相关理论和理念转化为实际、可实现的教学内容的过程。它不但适用于课堂学习,也同样适用于网络化学习。课堂学习一般是指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网络化自主学习是指将相关的全部学习资源通过具体的学习平台发布,使学生不管何时何地都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

微课程开发主要分为六个步骤(见图2),即选定主题、多媒体课件制作、编写课程脚本、编制思考练习题、录制与处理视频、提供学习帮助。

图2 微课程的开发阶段

(一)选定主题

微课程开发要怎样对课程知识进行划分呢?需要在需求与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知识的重难点、易错点等有针对性的问题选定微课程开发主题。课例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角度,选择了书法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永字八法”为主题进行制作。

(二)制作多媒体课件

开发微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是制作高质量的PPT课件。PPT 课件作为教学的重要辅助资源,要以TPACK 理论为基础,并力求做到:第一,有吸引性,风格统一,给人简单大方、舒适的视觉感受;在课件风格的选择上要尽量考虑书法因素,给学生创设雅致宁静的氛围[3]。第二,是完整的,有联系的,有详细的过程和目标,可以与微课流程合理搭配。第三,课件以师生交互为导向,借助翻转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编写课程脚本

编写课程脚本是制作微视频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微课程思路更加清晰,步骤井然有序。表1 是课例“永和九年的那场醉——鉴赏《兰亭集序》”微课程脚本的一个结构。

表1 微课程脚本结构表

(四)编制思考练习题

中小学微课程设计开发,在微课程教学环节提供必要的思考题、练习题很有必要。在课前微课“王羲之及其作品”中,笔者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给作品《兰亭集序》做名片,二是梳理鉴赏书法作品的角度,既对微课知识予以总结,又抛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经过师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一步步体会书法的线条美、结构美等。翻转课堂采用的就是类似的教学模式。

(五)录制、处理微课程

脚本的编写、辅助资源都为录制做好了准备。录制微课程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首先,录制环境一定要安静,不能有噪音;其次,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内容,使用合适的语音和措辞。特别是对中小学生,面对一段教学视频,如果只有语音的陈述,则与传统课堂无太大区别,学习兴趣自然不可能被充分激发。只有语调、情绪、措辞的适时改变,才能吸引学生,起到作用。例如,讲到王羲之的逸闻趣事时,教师轻松的语调感染了学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提供学习帮助

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可以给学生推荐相关学习资源,以丰富和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本课推荐学生观看系列微视频《艺术很难吗》、名人《兰亭集序》的摹本等。

结 语

TPACK的提出,能帮助教师将自身知识更系统、更严谨地表达出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魅力。TPACK与微课程设计应用的发展应是相辅相成的,缺少理论支撑的设计乏味单调,缺少实际应用的理论徒有其名。微课程对于教师而言是教学手段,对于学生而言是学习工具,对于教育专家而言是多种学科渗透的有效方式。所以,如果将微课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课程设计课件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三星堆考古启示下的儿童美术项目化课程设计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绍兴风物志
辩才和尚的悔恨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