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考+NP”结构
2020-09-28吴海昱周俊勋
吴海昱,周俊勋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说“考研究生”“考高中”“考大学”“考老师”“考公务员”“考英语四六级”等等,可见,“考+NP”结构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仔细观察这个结构会发现,“考+NP”这个结构的短语有的有歧义,有的意义又是单一的。有歧义的结构,如“考研究生”;单义的结构,如“考大学”。
那么,同样的表层形式“考+NP”为什么会产生出不同的理解呢?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考+NP”结构考察
(一)单义的“考+NP”结构
从搜集的语料分析,单义的“考+NP”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类:
A.考小学、考初中、考高中、考大学
B.考英语四、六级
C.考北大、考社科院
D.考小学生、考初中生、考高中生、考大学生
A类中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属于一种学习的建制,但处于一种顺序语义场中,且相互间存在等级差别;B 类中的“英语四六级”也是一种级别;C类的“北大”“社科院”虽处于同一个语义场中,但并不存在顺序和等级差别。从NP的语义特征分析,NP都具有[-有生性];从语义角色看,NP 的语义角色都是动词“考”的目标,“考”的语义都是“考取”的意思,因此“考+NP”的语义结构可以归纳为“动作+目的”。也就是说,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获得“NP”的级别,因此可以将此类结构形式化为“考+NP目的”。
而D类中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从NP的语义特征分析,都具有[+有生性],也都处于一种顺序语义场中,且相互间存在等级差别,但他们与“考”的语义关系只能是“考+NP对象”,考的语义是“考察”。
(二)歧义的“考+NP”结构
从搜集的语料分析,歧义的“考+NP”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类:
E.考研究生
F.考教师、考公务员
E类中的“研究生”,从NP 的语义特征分析,具有[+有生性],也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处于一种顺序语义场中,且相互间存在等级差别;F类中的“教师”和“公务员”不处于同一个语义场,也不存在顺序和等级差别。从NP的语义特征分析,NP都具有[+有生性];从语义角色看,NP的语义角色具有“目的”和“对象”两种角色,“考”的语义分别是“考取”和“考察”的意思。“考+NP”的语义结构也可以分别归纳为“动作+目的”和“动作+对象”,因此,可以将此类结构形式化为“考+NP目的”和“考+NP对象”。
二、歧义的“考+NP”结构分析
(一)对“考研究生”这个结构的歧义现象,学界进行过许多讨论,最早见于陈平《描写与解释:论西方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目的与方法》(1987)①陈平.描写与解释:论西方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目的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2).。学者们对“考研究生”的探讨多停留在“考”的宾语“研究生”的语义角色的多样性上,对如何造成这种结构的多义性的讨论不多。怀宁②怀宁.关于“考研究生”[J].语文建设,1996,(2).在《关于“考研究生”》(1996)一文中提到:“‘研究生’和‘大学生’相对,但‘考研究生’不一定与‘考大学生’相对。”阐明了“大学生、中学生”和“大学、中学”的表义序列的不同,也对“考研究生”和“考大学生”两种表达的联系和区别做了相应阐述,但不够全面。本文针对“考研究生”这个结构的歧义现象,提出了“考研究生”和“考大学生”等表达的不同在于“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和“小学、中学、大学”这两个序列的不平衡,并且把“考研究生”和“考教师”“考公务员”等表达的异同做了比较,提出了“考+NP”结构是否具有歧义和NP 是否具有有生性有关,从对“考研究生”的歧义分析延伸到对“考+NP”结构的歧义分析。
日常交际中,如果说:“他要考研究生”,听话人会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报考研究生,参加统一的研究生考试;另一种是考察在读的研究生,“研究生”作为被考察的对象,可见,“考研究生”是一个多义短语。
提取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从“考”与NP 的语义关系看,多义性都存在两种理解:“动作+目的”和“动作+对象”。就NP 的语义特征分析,存在两个关键性的特征,即:[±顺序][±有生性]。
(二)比较“考大学生、考中学生、考小学生”和“考研究生”的差异则会发现,[±顺序]的特征并不能把这种歧义区别开来。马庆株(1991)③马庆株.顺序义对体词语法功能的影响[M]/ /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39 -69.提出顺序义名词的概念,他认为,有顺序义的名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词义本身有顺序义的,包括绝大多数时间词和衔位名词;另一种是词义本身没有顺序义,是上下文使之临时取得了顺序义,这种顺序义不属于词义,而是语境意义或上下文意义。而“研究生”和“大学生”都是词义本身就具有顺序义的,无论是“研究生”还是“大学生”都处于学生这个阶段,是一个阶段性的NP,所以“考大学生”和“考研究生”都可以作为被考察的对象。我们可以列出同在学生序列中的词:小学生、中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都可以作为被考察的对象,在“考小学生”“考中学生”“考大学生”“考研究生”中都可以充当对象宾语,使之构成一个述宾结构。
于是,可以假设“研究生”本身就具有多义性。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正确,可以将“研究生”放入别的表达中。例如:“利德来自阿尔及利亚,正在华中师范大学读研究生”(《人民日报》2016 年01 月26日)、“10 年来,实验室已培养研究生103 名”(《人民日报》1994 年11 月09 日),在上面两种表达中,可以看到“研究生”出现在了“读研究生”和“培养研究生”这两个短语中。很明显,在这些例子中“研究生”的意义都是单一的,所以可以排除“研究生”一词本身具有多义性的可能。既然如此,那么“考研究生”结构的歧义是不是应该与“考+NP”的结构本身有关呢?根据“考大学生”这种结构没有歧义可以看出,这种假设很难成立。可见,还有其它的因素导致“考研究生”存在歧义而“考大学生”没有歧义。
看来有必要将“考+NP目的”和“考+NP对象”分开进行比较。在“考大学”这个表达中,“大学”既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或者说是一个教育机构,又是一个学习的阶段。可以说“我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投入了五四运动所掀起的新文化运动”(《人民日报》1952年02 月04 日)(“大学”表示学习的场所)、“我在读大学的时候,他已经在民俗学的研究上颇有名气”(《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 年01 月22 日)(“大学”表示学习的阶段)。而“考大学”则可以理解为高中生通过统一考试成为了大学生,从而获得了在大学学习的权利,通过“考大学”的方式成为了大学生。所以,“大学”和“大学生”是两个性质不完全相同的名词,分别处在两个不同的顺序序列之中,这两个序列有关系但不重合。“大学”处在“小学、中学(初中、高中)、大学”这个序列之中。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两个有关系又不完全相同的序列(如表1):
表1 建制序列与身份序列的对照
从表1 中可以看到,“小学”和“小学生”“中学”和“中学生”“大学”和“大学生”都是一一对应的。因为小学是小学生学习的场所,中学是中学生学习的场所,大学是大学生学习的场所。研究生虽然也在大学里学习,但研究生在大学学习和大学生在大学学习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大学生”的称呼,“大学生”和“大学”有相同的语素,在人们的认知世界里二者的关系更直接,更密切。并且,通常意义上的“读大学”特指大学生在大学里学习,而不是研究生在大学里学习。所以为了不和大学生的大学混淆,也为了保持一个名词序列的一致性,“研究生”前面的一栏我们打上了“——”,表示缺少一个专门描述研究生学习场所的词。研究生在学生序列中,有学习的场所,这个场所也应该在学生的学习场所中,但学习场所缺少研究生学习场所专门的表达,所以两个序列保持不了该有的平衡性。语义上存在而没有特定的词语,或许可以猜测这种序列上的不平衡性使得“研究生”一词在某些情况下要承载比“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更丰富的含义,比如,“读+处所名词”可以表示学习的阶段,可以说“我说孩子读小学了”(《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 年12 月14日)、“福利院的孩子有的读初中了”(《人民日报》1997年03 月21 日)、“眨眼九妹的两个孩子都读大学了”(《人民日报》2017 年5 月29 日),却必须说:“我的学生早就在读研究生了”(《人民日报》1991 年01 月02 日)。同样是表示学习的阶段,“读研究生”不是“读+处所名词”的结构,这里的“研究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和“读大学”中的“大学”有相同的作用,“大学”和“研究生”用在“读”后都达到了描述一个学习阶段的效果。
基于以上原因,“考大学生”和“考研究生”在语义表达上也会有差异。同样可以列出一个表格(如表2):
表2 “考”与建制和身份的组配对照
在表2 中我们也找不到和研究生相对应的“考+处所名词”的表达。“考+处所名词”在这里可以概括为通过考试的形式进入某场所学习。通过考试的形式进入小学学习叫“考小学”(现在部分小学也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学生),通过考试的形式进入中学学习叫“考中学”,通过考试的形式进入大学学习叫“考大学”。考上小学就成为了小学生,考上中学就成为了中学生,考上大学就成为了大学生,考上研究生就成为了研究生。所以,和上文“读研究生”相同,“考研究生”中的“研究生”也具有和“考小学”“考中学”“考大学”中的处所名词“小学”“中学”“大学”相同的作用,这时的“研究生”在“考研究生”中是目的宾语,报考研究生的目的在于成为研究生,然后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再加之前面讨论的研究生作为对象宾语的用法,“考研究生”就具有了双重意义。
“考大学生”与“考研究生”的不同归根结底在于“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和“小学、中学、大学”这两个相关的名词序列的不平衡性。“考大学生”中的“大学生”只能充当“考”的对象宾语,不能充当目的宾语,而“考研究生”中的“研究生”既可以充当“考”的对象宾语,又可以充当“考”的目的宾语。因此,“考大学生”不存在歧义,而“考研究生”却存在歧义,这是因为宾语的语义角色的不同造成了相同结构表义上的差异。
(三)上文把“小学、中学、大学”和“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分别放入了“考+NP”结构中,发现“考”可以和两个序列中的词搭配。但如果把这两个序列放入“读+NP”结构中就会发现,“读”只能和“小学、中学、大学”这个序列搭配,至于“读研究生”中的“研究生”也应该放到第一个序列中。我们不妨说“读”后的宾语表示阶段或处所,而“考”后的宾语则更灵活,不仅可以表示处所或阶段,还可以表示对象、目的等等。那么,制约“考+NP”存在多义性,而“读+ NP”不存在多义性的差别是什么呢?
通过对例子进行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考+NP”结构主要具有两重意义。第一重意义是“考”表示考察、考核。“考+NP”结构表示这个意义时“考”后面只能接对象宾语,并且这个对象一定是有生命的,比如:“考老师”“考公务员”。第二重意义则是“考”表示考试、考取,“考+NP”结构可以理解为通过参加考试以求获得进入某地/进行某阶段学习的资格,达到某个目标。这个时候“考”后的宾语可以是表示处所、阶段或目的等等,比如可以说:“考北大”“考四级/六级”“考驾照”等等,这些宾语都带有强烈的目的性,说是目的宾语也不为过。上文说“考+NP”结构本身具有多义性,但这个结构是否表现出多义性则和“考”后宾语的语义角色有关。“考+NP”结构具有多义性的首要前提条件是这个结构中的宾语“NP”必须具有有生性,可以作为考察的对象,比如上文所说的“考研究生”“考教师”“考公务员”。从理论上说,这些表达都可以同时具有两重意义。但是,还是很容易发现“考研究生”和“考教师”“考公务员”的不同,前者处于一个顺序序列中,而后者则不在顺序序列中。上文中我们把“考研究生”的歧义原因归结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和“小学、中学、大学”这两个相关的名词序列的不平衡性,这可以解释“考研究生”中的“研究生”在这个结构中具有对象、阶段或地点几重性质,也可以解释“考研究生”和“考大学生”“考大学”的区别和联系,但不容忽视的是“考研究生”这个表达的多义性产生的原因的前提是“研究生”是有生命的,可以作为考察的对象,这就是其具有第一重意义的条件。
(四)“考+NP”结构的使用情况。诸如“考研究生”这类表达在理论上具有多义性,但在日常生活中其意义的出现频率并不完全相同。以“考研究生”为例,通过对山西大学平衡语料库中语料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事实上,“考研究生”的表达并不是很多,其出现频率远不及“考研”。张勇和宋旭①张勇,宋旭.语言省力原则探究[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1).在《语言省力原则探究》(2010)中提到:“省力原则又称经济原则,是人们在使用和发展语言过程中普遍遵循的原则”,“考研究生”这个表达自然也遵循这一原则。“考研究生”在3100 条语料中只有几例,而“考研”在3100 条语料中出现了70 例,约占2.3%。所以“考研”是人们日常交际更常用的表达。说话人说“考研”的时候,听话人不会理解为考一考在读的研究生,只会理解为报考研究生,这是“考研究生”的“研究生”作为“考”的目的宾语的一种省略。语言追求经济原则,说话人往往希望用少的语言表达明确、完整的意思。和“考研究生”相比,“考研”的说法更简单,而且意义也更加明确。我们知道研究生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区别,为了表意更明确,人们造出了“考研”和“考博”两个表达,在语言简洁的情况下又区分了报考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至此,“考研”的含义就很明确了,表示参加统一的硕士研究生考试,以取得进行硕士研究生学习的资格。因此,“考研”在日常交际中的使用频率大于“考研究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用尽可能简洁的话来表达明确、完整的意思很多时候是说话人的追求。
三、“考+NP”结构中关于NP的分析
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考+NP”结构中NP的内容非常丰富,既可以表示地点(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公立高中),又可以表示身份(如研究生、教授、公务员),还可以表示某类资格证书(如教师资格证、驾照),本节主要对表示身份一类的NP进行探讨。
笔者认为“考+NP身份”中的NP身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没有在某个顺序序列中并且不包含某个顺序序列
如:农民、清洁工、服务员等。
(二)处在某个顺序序列中
如:大学生(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
研究生(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
教授(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三)包含某个顺序序列,可以作为某个顺序序列的总称
如:医生(“初级:医士/住院医师、中级:主治医师、副高级:副主任医师、正高级:主任医师”的总称)
警察(“总警监/副总警监、警监、警督、警司、警员”的总称)
公务员(“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巡视员、调研员、主任科员、科员”的总称)
纵观“考+NP身份”结构,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NP身份都可以作为对象宾语出现在这个结构中。换言之,以上三类NP身份都可以作“考”的对象宾语,没有条件限制。不过,当NP身份作为“考”的目的宾语时是有条件的,不是以上三类NP身份都可以作为目的宾语出现在“考+NP身份”结构中的。
第(一)类“农民、清洁工、服务员”等,没有在某个顺序序列中并且不包含某个顺序序列,在“考+NP身份”这个结构中通常不能作为“考”的目的宾语,只能作“考”的对象宾语。
第(二)类“大学生、研究生、教授”等,处在某个顺序序列中,在“考+NP身份”这个结构中有的可以作“考”的目的宾语,有的只能做“考”的对象宾语。“考研究生”中的“研究生”可以作“考”的目的宾语,“考大学生”中的“大学生”和“考教授”中的“教授”只能作“考”的对象宾语。那么,这三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考研究生”和“考大学生”在上文中已经做了详细阐述,“考大学生”表示“考”的目的宾语这个意义被“考大学”分化,如当“考北京大学的大学生”中的NP身份“北京大学的大学生”为目的宾语时,“考北京大学的大学生”被“考北京大学”分化,而“考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中的NP身份“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为目的宾语时,“考北京大学的研究生”的意义不能等同于“考北京大学”。“考大学生”没歧义,“考研究生”有歧义是因为“考大学生”中的“大学生”作为目的宾语时表示的意义被“考大学”分化。“小学、中学、大学”和“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两个序列的不平衡使表示地点的“大学”或“× ×大学”在“考+NP”结构中带上了目的意义。而“考教授”则不同,虽然和“考大学生”一样没有歧义,但“考教授”并不存在一个与之不平衡的序列,“考教授”中的“考”只表示“考察、考核”的意义。因为我们都知道,成为一名教授不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所以我们习惯说“评审教授”或“晋升教授”。
第(三)类“医生、警察、公务员”等,这些名称都包含了某个顺序序列,可以作为某个顺序序列的总称,可以说“考医生”“考警察”“考公务员”,这些短语也是存在歧义的,和“考研究生”一样,“考医生”“考警察”“考公务员”中的“考”既可以表示“考察、考核”的意义,也可以表示“考取、考试”的意义。不过,不难发现,如果就序列中的某一个来说,如公务员序列中的科员,“考科员”则不存在歧义的情况,“考”只能表示“考察、考核”的意义,“科员”只能作“考”的对象宾语,因为和“教授”一样,成为“科员”是不需要考试的,所以不存在“考取科员”的说法。但医生序列又有所不同,每一个级别的晋升都是需要参加考试的,“考主任医师”的“主任医师”可以作“考”的目的宾语,也可以作“考”的对象宾语,“考”也是表示双重意义的。
因此,“考+NP身份”结构中的NP身份各有不同,没有在某个顺序序列中并且不包含某个顺序序列的NP身份只能作“考”的对象宾语,不能作“考”的目的宾语;处在某个顺序序列中的NP身份和包含某个顺序序列NP身份以及这个序列中的具体的NP身份是否具有歧义要视情况而定。
四、结论
对“考+NP”结构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从语言的内部因素看,一个结构的语义表达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既有结构中各个成分的语义的影响,如“考”表示“考察、考核”和“考取、考试”的双重意义决定了“考+NP”结构本身具有多义性,但这个多义性是否能表现出来则取决于“考”后宾语的[±顺序][±有生性]特征。而在同样的[+顺序]中,还存在不同序列的[+顺序],如“考大学生”和“考研究生”的区别。这说明影响一个结构的理解不仅与语义特征、语义关系存在联系,还往往与语义的层级性特征有关。
同时,相同语言序列的不同语义表达也要受到语言外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因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的身份序列与“小学、中学、大学”的建制序列是两个不同的序列,而建制序列中存在“研究”成员的缺失,因此造成“考+ NP有生”结构的两种理解,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所以也可以通过社会因素来规避这种歧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考研究生”这样的歧义结构,而选取了更加简洁、明晰的“考研”结构,这和人们的言语心理及语境等诸多因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