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效率的实证分析

2020-09-28王七苟副教授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贸易

王七苟 副教授

(江西科技学院管理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9)

加快推进农产品贸易发展,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沿线贯穿了亚欧非大陆,沿线集聚了较为丰厚的农业资源,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在供求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互补性。与此同时,通过增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往来,提升贸易效率,能进一步发挥我国农业发展优势、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威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也不断拉开。2018 年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760 亿美元,同比增幅为12%,高于全国农产品贸易的面上增速。当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额占全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35.1%,贸易产品集中在果蔬、水产品和畜产品等领域。那么,在当前追求质效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效率有怎样的变化趋势,目前又处于怎样的水平,贸易市场空间的可拓性如何?这些都是亟需得到解释的重要研究领域。

模型设定

(一)理论框架

为了研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效率,本文借鉴洪秋妹(2019);党琳静、赵景峰(2020)的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前沿方法测算效率。随机前沿模型包含关于因素变量的函数以及非效率项、随机误差项两个扰动项,模型形式可表达如下:

其中,Yit表示i国与我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进出口规模,Xit表示影响贸易效率的因素,uit表示贸易非效率项,vit表示模型的随机误差项,一般假定v与u是相互独立且服从正态分布。

贸易非效率项可以根据影响贸易效率的一系列外生因素变量进行设定,建立模型框架如下:

其中,Zit表示一串影响双边农产品贸易效率的外生因素变量构成的向量,α为各变量对应参数构成的向量,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

(二)实证模型

农产品贸易效率属于贸易范畴的研究,因此本文纳入贸易引力模型的思想,结合随机前沿模型,构建包含贸易引力相关因素变量的计量模型,具体如下:

上式中,Tradeit表示第i个贸易国在t年与我国的农产品双边贸易流量,可以采用我国与该国在当年的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来表示;GDPit表示i国在t年的经济总规模,可以用该国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GDPct表示t年我国的经济总规模,采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表示;PEOit和PEOct分别为t年贸易国和我国的人口规模,分别采用该国与我国的年末总人口表示;Distit表示贸易国与我国之间的地理距离,本文采用贸易国首都到我国首都的地理距离表示;Rateit表示t年贸易国与我国之间的双边汇率,选取数据时采用100 个单位的贸易国货币可兑换人民币的总额度来表示。

随机前沿模型中涉及到了非效率项,本文结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特征,构建贸易非效率模型如下:

上式中,uit表示贸易非效率项,TAXit表示贸易国i在t年的农产品关税税率,用于反映我国与该贸易国农产品贸易时的贸易畅通情况;Instit表示贸易国i在t年的基础设施水平,反映了贸易国的贸易基础设施质量,该指标得分越高则说明基础设施越健全;Efrit表示贸易国的经济自由度,该指标得分越高则说明该国对经济的干预越少,能促进农产品贸易活动开展;FTAit表示贸易优惠政策制度安排,用虚拟变量表示,如果贸易国与我国有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那么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Landit表示贸易国的区域位置,也用虚拟变量表示,如果为沿海国家则取值为1,是内陆国家则取值为0。

表1 样本国家及所属区域

样本界定及数据来源

基于当前全球对国别的界定以及有关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择“一带一路”沿线的54 个国家为样本进行分析,其中按照国家所属区域位置,将样本国家划分为东亚及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及北非、欧洲5 大区域,具体界定如表1 所示。由于“一带一路”倡议是于2013 年9 月提出的,因此本文选取2012 年、2015 年和2018 年三年为时点进行比较研究,观察“一带一路”实施背景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效率的变化情况。考虑到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中用到面板数据,本文以4 年为时段,对2012 年这一时点测算时使用的区间为2009-2012 年,2015 年时点对应的区间为2012-2015 年,2018 年时点对应的区间为2015-2018 年。根据前面的指标,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进出口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两个国家之间的地理距离来源于CEPII 数据库,其它相关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国研网数据库以及“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

图1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效率(一)

图2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效率(二)

实证结果分析

(一)农产品贸易效率结果

限于篇幅及研究主次,这里省略随机前沿模型估计的步骤结果。根据随机前沿模型,可以测算得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样本国之间农产品贸易效率指数,结果如图1、图2 所示。

从2012-2015 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效率都是有提升趋势的。观察发现,2012-2015 年时期54 个国家中仅捷克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效率指数从0.7562 下降至0.7511,同时下降率也仅为0.68%,其余53 个国家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效率指数都是提升的。从2015 年的数据来看,我国与马来西亚、泰国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指数相对最高,且都超过0.8;与新加坡、柬埔寨、吉尔吉斯斯坦、缅甸、印度尼西亚等11 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指数都高于0.7;同时与蒙古、摩尔多瓦、黎巴嫩、土库曼斯坦、不丹等16 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指数都在0.3 以下,处于较低水平。2015 年我国与之农产品贸易效率较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东南亚,而贸易效率较低的国家分布比较零散,在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等地都有分布。

从2015-2018 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效率也仍呈现出提升的趋势,仅与吉尔吉斯斯坦和老挝两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指数有所下降。由此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区域农产品贸易效率总体上处于不断提升的趋势。根据“一带一路”倡议进展实际,不仅双边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呈现出显著的扩张,而且在贸易过程中双边也更加注重农产品贸易效率,从而有效推进贸易的持续深化再提升。一方面,从贸易效率高低来看,我国与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4 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指数都在0.9 以上;与捷克、菲律宾、缅甸、波兰、越南和柬埔寨5 国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指数也都在0.8以上;而与卡塔尔、土库曼斯坦、马其顿、不丹、以色列和乌兹别克斯坦6 国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指数都在0.3 以下,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从贸易效率的增势来看,2015-2018年我国与土库曼斯坦、不丹、意大利、马其顿、法国和希腊6 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指数增长率都在50%以上,增势较为迅速;与乌兹别克斯坦、克罗地亚、马尔代夫、卡塔尔等9 国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指数增长率也都在40%以上;而与尼泊尔、土耳其、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等9 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指数增长率都在10%以下,增势较为缓慢。由此也可以看到,虽然我国与土库曼斯坦、马其顿、不丹等国家农产品贸易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的增长是比较迅速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增进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提升贸易效率而言是比较有效的。

表2 我国与不同区域农产品贸易效率比较

(二)分区域结果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区域特征,按照表1 中的区域划分,按照平均值法,分别计算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大区域农产品贸易效率,结果如表2 所示。首先来比较我国与不同区域国家农产品贸易效率的高低,一是基本上我国与东南亚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明显高于其他4 个区域,2018年贸易效率平均指数为0.8569,因此东南亚无疑处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效率的第一梯队;二是我国与南亚、欧洲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总体上比较接近,2018 年都处于0.6 附近,同属于第二梯队;三是我国与东亚及中亚、西亚及北非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普遍较低,2018年也都低于0.5,处于第三梯队。其次比较农产品贸易效率的增势。虽然我国与东南亚的农产品贸易效率相对较高,但是从效率增长率来看处于最低,而与效率总体最低的西亚及北非,效率增长率却高达57.13%,处于第二位,仅次于欧洲。根据该结果也可以初步表明,我国与东南亚的农产品贸易相对趋于饱和,而与欧洲、西亚与北非等区域农产品贸易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表3 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空间分类

(三)按市场空间类型分析

为了更加清晰地判断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市场空间,以2018 年为例,按照贸易效率指数高低进行分类,其中贸易效率指数高于0.9 界定为趋于饱和型,0.6 ~0.9 之间界定为快速扩张型,0.3 ~0.6 之间界定为积极发展型,处于0.3 以下则界定为发展滞后型。根据前面的结果,整理得到分类结果如表3 所示。

根据结果可以发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市场空间存在着一定的“橄榄球形”特征。其中,属于趋于饱和型市场的贸易国家仅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4 个,且都位于东南亚,这与前面分析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属于快速扩张型市场的贸易国家有捷克、菲律宾、缅甸、波兰、越南、柬埔寨等22 个,占据全部样本国的40.7%,其中欧洲国家有12个,占样本欧洲国家的比重为60%。从现实看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已达到一定的规模水平,且通过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优化,未来仍有一定的潜力满足市场需求,提升贸易效率。属于积极发展型市场的贸易国家有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印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22 个,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市场基础已初步打好,但目前来看农产品贸易效率仍然不高,未来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属于发展滞后型市场的贸易国家有卡塔尔、土库曼斯坦、马其顿、不丹、以色列和乌兹别克斯坦6 个,我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市场基础尚未充分显现,下一步需借势“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有效挖掘。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54 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情况,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2012 ~2018 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总体上处于不断提升的趋势,其中与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且基本分布在东南亚,但贸易效率较低的国家分布比较零散,包括土库曼斯坦、马其顿、不丹等国家。第二,按照分区域结果可知,我国与东南亚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总体明显较高,处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效率的第一梯队,与南亚、欧洲的农产品贸易效率处于第二梯队,而与东亚及中亚、西亚及北非的农产品贸易效率处于第三梯队。第三,从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空间来看,我国与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4 国的农产品贸易属于趋于饱和型市场,与捷克、菲律宾、缅甸等22 国属于快速扩张型市场,与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印度等22 国属于积极发展型市场,而与卡塔尔、土库曼斯坦、马其顿等6 国属于发展滞后型市场,总体上市场空间类型呈现“橄榄球形”特征。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要持续围绕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不断提高农产品贸易效率,有效拓展农产品贸易发展空间。因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质量。当前国际贸易已不仅仅是规模大小的比拼,而且也是质的较量,要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贸易效率,首先势必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因此,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加快推进我国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在稳定产量的同时不断追求质量。第二,不断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共建。“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亚和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国内交通运输等设施不够完善。因此,我国政府应利用“一带一路”共建的契机,加快推进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合作共建,完善交通网络,为农产品贸易创造更大的便利性。第三,不断增强与沿线国家的共享与交流。首先应借“一带一路”实施之机,加快推进双边贸易的通关便利性建设,通力协作精简贸易通关程序,降低农产品贸易关税,降低隐性贸易壁垒。其次应加快推进与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与交流,有效挖掘与贸易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潜力,特别是要增进与积极发展型和发展滞后型两类市场的贸易国的合作交流,争取贸易效率上台阶,贸易空间再拓展。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一带一路”我的梦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