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教学督导的工作变革
2020-09-27廖尉辰
廖尉辰
摘 要:教育部提出积极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为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带来了新的转变。在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也具有无可替代的核心优势。深度融合、持续改进理念的督导工作信息化建设,为我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关键词:高校;教学督导;信息化;持续改进
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学督导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稳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1]。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推进教育体系改革,驱动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促进质量保障体系改革[2]。在教育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教学督导的工作方式应有所变革[3]。通过融合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针对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核心优势以及构建途径进行阐述。
督导工作信息化是发展趋势
在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下,全国各大高校都积极响应以适应教学管理工作发生的转变,这也推动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被赋予新的特征和使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1.信息化促进能力提升,保障督导队伍建设
随着国家对教学督导工作越来越重视,各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规模逐渐庞大起来。早期的督导队伍人数较少,通常由退休教师组成,偶尔会有即将退休的在职教师或退休后的返聘教师加入,这样的督导队伍教学和管理经验都很丰富,能够充分了解教学运行情况并对其进行监督和指导[4]。然而,督导队伍整体年龄偏大,在工作任务繁重时难免精力不足,并且督导人员退休后很少接受相关培训,对于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技术手段了解甚微。因此,各高校逐渐扩大督导队伍的人员数量以减轻督导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引入一定比例的在职督导人员为督导工作带来新鲜血液。督导队伍的扩大化和年轻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督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当督导人员越来越多时,传统的经验支撑模式不利于督导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也不利于督导人员以最优化方式开展工作。信息化建设能够从整体层面解决督导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为督导人员提供相关培训,使得督导有机会、有能力去学习新知识、了解新理念、看清新形势、把握新标准、掌握新技术,以保证督导人员对教育教学的认知理解与当前教育行业的发展现状同步。高校教学督导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促进督导人员不断提升自我建设能力,以高水平胜任教学督导工作,以最大能量提升督导工作质量,从整体层面有效保障督导的队伍建设。
2.信息化改进工作方式,有效提高督导成效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现代化教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追随“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育理念,慕课(MOOCs)、小规模在线课程(SPOC)、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课堂开展得热火朝天。随着新型课堂的不断增加,教学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有的课程不设置选课门槛,学生自身基础相差较大,教师在网络课堂中无法直接观察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课程则开放性较强,学生学习丝毫没有压力感、紧迫感,导致课程完成率较低,而教师却不明情况。上述线上课程与传统的线下课程一样,需要督导人员对全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评估与指导,然而目前督导的工作方式仍大都局限于现場听课、看课和查阅纸质材料,较少针对上述新型课堂开展督导工作。在这种趋势下,尤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新型课堂的快速发展对督导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督导工作需全面覆盖所有类型的课程课堂。高校教学督导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多媒体设备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推动督导的工作方式由传统的现场听课、看课转变为现代化的远程监督、指导,由传统的查阅纸质材料转变为便利的查收电子文档。信息化建设使得督导的工作方式更加智慧、灵活、多变,大力提升了督导的电子化办公条件,从而有效改善督导的工作方式和提高督导的工作效率。
督导工作信息化的核心优势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优化管理模式、改进工作机制,融合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从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
1.完善反馈机制,优化闭环管理模式
督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能够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和相关培训,建立一个系统的、实时的、动态的、闭环的督导信息反馈机制,尽量简化反馈信息的审核流程,大力缩短反馈信息的时间周期,从而最大化降低反馈信息的滞后性。由此,可以解决督导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反馈频率低(少则一周、多则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反馈形式落后(纸质材料或单独发送的电子文档)、反馈信息不及时(从反馈人到被评价人的信息传达时间过长)、反馈内容不全面(重“微观”轻“宏观”、重“督”轻“导”)等。此外,信息化建设能够督促督导人员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的同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提出批评的同时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从而推动督导工作做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督”与“导”相结合。高校教学督导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使得督导的信息反馈机制更加敏捷、动态、完善,大力推进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逐渐趋于闭环改进状态。
2.融入持续改进,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督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能够融合持续改进的工作理念,并以此为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形成一个“制定标准→开展活动→评价质量→提高质量→实现标准”的闭环运行体系,从而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基于持续改进的高校教学督导信息化建设,可贯穿于整个教学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各教学环节内部的持续改进以及各教学环节间的相互影响与促进,形成一个闭环的迭代运行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可以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可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意见,最终将改进结果落实于下一轮教学运行过程之中,进而开启新一轮的迭代循环。这样一种持续改进的高校教学督导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利于促进督导的工作成效,从而保障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督导工作信息化的构建途径
伴随着“新时代高教40条”的产生,高校对教学督导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持续改进理念的融合之下,督导工作信息化的构建途径有以下几点:
1.建立专用平台,多版本相结合提供专门服务
高校可建立督导专用工作平台,并将平台作为学校本科教务系统中的一个模块或子系统进行对接。由于督导工作内容范围较广且涉及部门较多,督导工作流程并、串联相结合较为复杂,要求督导平台同时具备网页、客户端和移动端三个版本,以最大化提高督导的工作效率。督导平台的客户端主要用于专门的办公环境,如办公室、实验室等场所,是督导开展工作的主阵地,适合大批量的查阅、处理、存储或上传工作材料,更加注重工作流程和工作效率,对用户体验度要求较高。网页版则一般用于处理临时性的督导工作,在工作流程及用户体验度上不及客户端,但胜在使用便捷性较强。移动端更加注重工作的随时性、随地性,督导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在手机上直接进行操作,碎片化的交互模式适合处理流程简单、清晰的快速工作任务。无论哪一个版本的督导平台,都需要做到具有安全性、可靠性、操作性和便捷性,用户界面应简洁明了,三个版本的数据应实时相通,督导人员通过简单的学习培训就能熟练使用平台开展工作。督导专用的工作平台,是高校教学督导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基于持续改进理念开展督导工作的根基所在。
2.打通资源权限,多元化、分层次满足数据需求
高校可通过督导专用工作平台与学校本科教务系统的对接,打通督导工作中所需要的资源权限。督导平台能够直接获取教务系统中的信息资料,以满足不同用户分层处理信息的需求,为督导开展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5]。同时,督导平台中的反馈评价能够返回至教务系统中相对应的工作模块,进而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数据资料具有流动性。通过使用督导平台,每名督导人员都能够实时查询全校课表,从而安排有针对性的听课计划并发送给其他督导人员。对于慕课(MOOCs)、小规模在线课程(SPOC)、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课程模式,督导人员能够通过平台中的在线课堂学习准入接口,实时针对上课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无论是线上课程还是线下课程,督导人员都能够在平台中直接对课堂情况进行评价与反馈,数据结果会返回至教务系统,经教学管理部门审核后发送至被听课的任课教师。此外,督导人员有权查看学校各类教学资料和教学管理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学生作业、考试试卷、教务处相关文件等以及查看其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如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的课程评教、院系内部进行的同行评价、学校外部进行的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等。通过打通督导工作中所需要的资源权限,可以使得督导工作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督导平台与教务系统中其他工作模块的数据交互,则不断推动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走向持续改进的良好态势。
3.落实闭环反馈,减周期、简流程形成循环体系
高校可在督导专用工作平台中落实督导信息反馈机制,以保障督导工作达到闭环的持续改进效果。督导信息反馈机制的运行过程类似于转单,当督导人员在督导平台中提交评价与反馈后,数据信息会首先返回至教务系统中相对应的工作模块,随后转入教学管理部门等待审核,审核通过的评价结果将被發送至被评价单位或被评价人。在目前传统的督导工作流程中,一般情况下数据流到此截止,被评价方是否接受督导意见并按照教学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工作改进不得而知。而在督导信息反馈机制中,被评价方须在系统中进行评价结果确认,并在教学管理部门给出的期限内提交整改结果,整改结果将发回至教学管理部门及督导处,由此为督导开展下一轮工作奠定基础。动态的督导信息反馈机制能够大幅缩短评价反馈的时间周期,并在简化审核流程的条件下明显降低评价反馈的滞后性,同时推动整个督导工作流程更加公开、透明、科学、公正[6]。通过落实督导信息反馈机制,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可以形成一个完整、闭环、自我激励的循环体系,不断推进问题的解决率和提升学校各方的满意度,从而起到持续改进的正向引导作用[7]。
本文系首都师范大学2020年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课题“‘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地方高师本科教育课程质量提升的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 (2018-04-18) [2020-04-2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温建明. 教育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变革[J]. 教育现代化, 2019, 6(79):124-125,140.
[3]郑冬梅, 沈文华. 高等教育新形势下本科教学督导的工作创新[J]. 教育现代化, 2017, 4(33):35-38.
[4]富欢. 高校教学督导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5]姚玉阁. 基于Android的高校教学督导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22):36-38.
[6]郑秀英, 崔艳娇, 孙亮, 等.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探索[J]. 教学研究, 2019, 42(5): 43-46.
[7]奚丽君, 解军. 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理论在学生信息员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10):56-57.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