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的“教思”

2020-09-27铁铮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社科时代专业

@ 王君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对于2020年春季学期的网络授课感悟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点:第一,疫情期间授课方式的转变。网络授课可以说是一次“被动式的教育改革”,向没有慕课授课经验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催生了基于网络视频技术的当代教学模式的转变。疫情结束后,视频化的远程教学和“现场—远程混合式教学”的方式还会持续,后者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一种主流授课方式,并将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的社会化。从这方面来说,这次猝不及防的“被动式的教育改革”的总体影响将是积极、正面的。第二,在5G时代,教育与科学技术的融合更加紧密,高等教育应更加重视人性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尤其是人性化、简单易用的视频会议教学平台。第三,高等教育要勇于创新和迎接各种挑战,克服困难,保证教育质量和效果。

@ 高金萍(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在疫情时有反复之际,不免要反思未来高校教师在突发灾难事件中如何从容应对?一是及时提升技术能力,熟练掌握教育技术。每次网络教学效果调查时,教师回顾教学过程总有些许遗憾。这些遗憾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更加娴熟的技术运用得以解决。加强教育新技术培训和学习有助于为教师提供现代化“武器”,切实保障高校教师在危机时刻能够从容不迫。二是贴近学生生活方式,把教学内容生活化。当前,大学生的主体为Z世代(1996年至2009年出生者),其知识获取往往以兴趣为导向。教师应结合Z世代的兴趣落点,将理论传授与二次元文化结合,善用他们熟知的话语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和知识传授,把抽象的学习生活化、趣味化、时代化,真正实现教育入眼、入脑、入心。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一方面,需要深思的是,我们的高等教育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否适应形势、局势的突变?高等教育从来都是所在时代的产物,都和社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时刻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仅仅将高等教育关在象牙塔里“内循环”显然是自断其路。高等教育所处的是变化的时代,面临的是未知的世界。除了研究教育教学自身的规律之外,如何应对突发的危机、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应该被列为高等教育最重大的研究课题之一。另一方面,需要反思的是,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们的视野是否足夠开放?心理是否足够坚定?谋划是否足够超前?对策是否足够有效?能力是否足够强大?水平是否足够超前?疫情终将过去,但由此带来的深思、反思不应该被忘记,应该成为前行的动力。

@程美东(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二十年前,当英特网开始在中国出现时,人们开始怀疑人文社科大学实体空间教育的必要性;如今,当慕课已经普及、手机互联网进入5G时代,优质教学资源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共享的时候,人们不禁追问:不需要特殊的空间和物质条件的大学人文社科教育在多大的程度上需要独立的大学教育?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大学教学实践更加重了人们对于人文社科教学形式和内容如何时代化的疑虑:人文社科在此次疫情中的教学受到的影响总体比自然科学尤其是需要实验室从事研究和学习的教学要小一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大学人文社科教学该如何作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呢?对于信息化时代大学人文社科教学,我想谈四点认识:一是要更多地注重精准的学术动态介绍、学术资源的提供;二是要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更多地帮助学生聚焦问题、稳定方向;四是要更多地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独特的专业基础。

@ 董玲(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特殊的开学季带给中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要求和变革考验,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因为专业性发展要求更为突出。面对这种特殊状态,教师应从多方面做好应对准备。一是心态,教师的良好心态和信心能够极大地给予研究生信心,尤其是党和政府在疫情防控中表现出的能力和信心,更应该成为我们面对一切问题的勇气。二是多种方式教学,强化专业能力教育,优化专业视野,帮助学生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专业能手。三是整合和调整专业课题的方向,结合疫情防控的需要设计整合课题,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的成就感,让专业学习更为生动和有效。四是有效帮助学生,紧密结合教育部和学校等的管理政策,帮助学生渡过心理和学习的难关。

猜你喜欢

社科时代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透析2019年中文社科排名靠前期刊里的大学和学者
部分专业介绍
余杭区首个“社科之家”揭牌启用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