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2020-09-27蔡建蓉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17期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

蔡建蓉

[摘要] 目的 观察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定该院呼吸内科病房收治的150例患者,2016年4月—2018年4月为研究时段,分组方法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分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75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纳风险管理,比较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67%)显著较对照组低(13.33%),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95.3±4.2)分、操作水平(94.7±4.9)分、风险意识(93.2±4.2)分、应对能力评分(87.4±3.6)分均高于对照组(85.7±4.7)分、(84.5±4.3)分、(83.4±4.9)分、(80.7±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呼吸内科病房中风险事件发生率,安全可行,值得借鉴。

[关键词] 风险管理;护理管理;呼吸内科;病房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6(b)-0047-03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is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respiratory care.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150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respiratory medicine ward of the hospital, April 2016 to April 2018 was the study period, the grouping method followed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sample capacity 7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care manage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risk management, and compared risk event rate. Results The risk event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67%)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3.33%), and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95.3±4.2)points, operation level (94.7±4.9)points, risk awareness (93.2±4.2)points, and coping ability score (87.4±3.6)poi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85.7±4.7)points, (84.5±4.3)points, (83.4±4.9)points, (80.7±4.2)poi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Risk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isk events in respiratory wards, which is safe and feasible and worth learning.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Nursing management; Respiratory medicine; Ward management

呼吸內科老年患者多,危重患者多,人流量较大,极易发生各种护理不良事件,例如高危药物外渗、输液反应、坠床、跌倒、非计划拔管、院内压疮等,会明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加重家属、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另外由于护理风险的存在,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从而提升患者致死、致残的可能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提高护理安全性,找出住院患者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进而强化护理风险管理,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保证患者生命质量,弥补基础管理存在的不足,增强临床治疗的安全及有效性[1]。该文为了分析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特随机选定2016年4月—2018年4月该院呼吸内科病房收治的150例患者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随机选定该院呼吸内科病房收治的150例患者,分组方法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分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75例。观察组女性30例,男性45例;年龄界限在56~86岁,平均年龄为(71.16±6.26)岁;疾病类型:12例肺心病、28例支气管哮喘、14例肺炎、11例胸腔积液、10例呼吸衰竭。对照组女性31例,男性44例;年龄界限在57~85岁,平均年龄为(71.11±6.12)岁;疾病类型:13例肺心病、27例支气管哮喘、16例肺炎、10例胸腔积液、9例呼吸衰竭。两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开展呼吸内科常规护理管理,包括监测病情、严格按照医嘱完成治疗等。

1.2.2 观察组  ①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质控医生、质控护士、高年资责任护师组成,对呼吸内科病房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根因性深入分析,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②加强病房床位管理。确保病床相关部件安全、稳固,对于出现故障的零部件,需要及时修整,避免出现划伤、磕碰、坠床等风险事件。③加强感染预防管理。对于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患者,必须家属要全程陪护,家属可轮流值班,确保患者有人陪护,以免家属照看不周,发生风险事件。另外需勤给患者换洗病床传单、衣物,定期消毒患者贴身物品,避免出现交叉感染。④管理危险物品。对于有危险的物品或者尖锐的器具,例如热水壶、叉子、水果刀等,要与病床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确保卫生间、病房中以及走廊内的地面干净、干燥、整洁,容易滑倒的地方,需要安置防滑垫,防止摔倒。⑤风险评估管理。护理管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全面评估,采集病史要详细。并根据年龄、神志、既往病史、药物使用情况、平衡及自理能力等做好风险评估。评估为高危患者时,悬挂防跌倒和坠床的警示标识,着重强化患者及家属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强交接与宣教,加强巡视,主动询问与协助生活护理,做好专科护理,管道妥善固定,采取最佳的固定材料与固定方法,按照导管固定的标准操作程序实施。⑥患者病史资料管理。详细咨询患者及其家属药物过敏史,了解患者过敏缘由,并根据患者描述,对患者进行试敏,确保患者描述的准确性。⑦管理工作总结回顾。科室每月进行工作反馈、总结,分析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方案,避免发生类似事件。

1.3  观察指标

统计所有研究对象住院期间高危药物外渗、输液反应、坠床、跌倒、非计划拔管、院内压疮计算发生率。对比护理人员管理水平分数。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4.0统计学軟件统计该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管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两组分别是2.67%、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管理人员管理水平

观察组护理人员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呼吸内科大部分患者是老年人,患者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传染性、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长此以往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护理管理人员风险预防培养,提高其防范风险水平,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常规护理管理在临床上应用多年,护理人员熟知风险管理措施,可减少出错率,可实现风险预防,但是此种风险预防,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主动性,护理管理措施不全面,现已不能满足当前临床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4]。风险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全面的管理措施,在分析、实践等基础上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方案,在不断的实行过程中,不断地总结不足,不断改正,切实提升了护理人员工作的规范性、责任心、积极性,培养了护理人员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了病房管理,改善了内科病房环境,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安全的、舒适的治疗环境,赢得患者信任,构建了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深化了护理服务内涵,改善了医院的护理服务形象[5-7]。

风险管理是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管理措施相对完善,在呼吸内科中,可早日发现护理问题,明确护理风险影响因素,排查护理安全隐患,确定风险事件,促进患者身体的有效恢复。同时应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其强化护理风险相关知识,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此外还应建立奖惩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减少护理人员的出错率,如若患者发生风险事件,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避免出现互相包庇现象。另外也应注重风险因素的有效监控,护理人员在交接班过程中,交接人员应来到患者床前,与患者及交接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程度以及交接人员已经开展的护理管理措施,并依此展开个性化的护理管理措施,确保护理操作的正确性,同时应积极完善护理风险方案,尤其是在人员调控和管理制度方面,应加强管理,并进一步展开调整措施,进而实现风险护理的全面把控。另外还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患者,照顾患者的情绪,尊重患者的意愿,满足患者的合理化需求[8-10]。

该文研究显示,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护理管理人员护理管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在王晶晶[2]研究中,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风险管理)、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的分别是3.33%、16.67%,观察组的显著较低(P<0.05),与该文研究结果一致,证实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值得作为呼吸内科病房的首选管理方法,在临床中参考、借鉴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病房采纳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管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  孙川,刘爽,刘彬.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158-160.

[2]  王晶晶.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6):96-97.

[3]  闫彤月.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4):53-54.

[4]  徐红兰.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9,40(7):1637-1638.

[5]  李君霞.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47-48.

[6]  刘文娣,张春梅.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0):219.

[7]  罗艳.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3):17-18,21.

[8]  金晓飞.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6):129-130.

[9]  邹平,桂小辉.前馈控制在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3):147-148.

[10]  李晶,亢文敏.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5):60-61.

(收稿日期:2020-03-15)

猜你喜欢

呼吸内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