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与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对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2020-09-27杜玉彪邵康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洼田饮水功能障碍

杜玉彪,邵康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菏泽 274000)

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常见于临床中,该疾病很难治疗,经治疗后,会遗留吞咽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无法保证患者生命质量。 吞咽障碍患者会表现出无法正常进食的临床症状,食物无法摄入会导致患者缺乏营养,抵抗力降低,使机体易受到细菌侵袭,导致发生感染性疾病,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发生死亡。 针对现有情况,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价值。现阶段, 有很多方法均可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症状,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西药治疗等,但这些干预措施无法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需对其实施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才能保证干预效果,降低患者肺功能感染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此次研究选取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间该院收治的100 例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围绕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采取康复治疗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100 例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 经电脑随机分为两组, 各50例,该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观察组中包括男性26例,女性24 例,年龄区间52~78 岁,均值(60.36±2.74)岁;对照组其中包括男性27 例,女性23 例,年龄区间51~76 岁,均值(59.25±2.37)岁。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对该次试验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昏迷、意识功能障碍患者。

1.2 方法

(1)对照组采取康复功能训练,康复治疗措施包括屏气-发声运动、空吞咽、禁食训练及口腔器官运动训练。 关于摄食训练:若患者症状轻微,在患者进食前应指导患者呈合适体位,叮嘱陪护人员在患者咽下食物后,再行3~5 次空咽,对进食速度合理把握,叮嘱患者不要太快进食,应做到细嚼慢咽。 若患者症状严重,应帮助患者用鼻饲管喂食。

(2)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取神经肌肉电刺激,采用吞咽障碍治疗仪(神经和肌肉刺激理疗仪,VitalStim 5900 型,国械注进20152090141)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在吞咽障碍中,注意维持合理的治疗仪波宽,维持在700 ms,将电流强度设置在0~25 mA,仪器频率设置在30~80 Hz,使用4 个电极,依据患者病情,于不同部位行肌肉电刺激治疗。 常用方式:①在患者舌骨上方区域放置通道1 的2 个电极,在患者面神经颊支区域放置通道2 的2 个电极,这种形式适用口腔期吞咽障碍患者治疗。 ②在舌骨上方区域放置通道1 的2 个电极,在患者者甲状软骨切迹区域沿正中线垂直放置通道2 的2 个电极, 适用于治疗咽期吞咽障碍患者。③沿正中线垂直区域放置4 个极片。 具体措施:在正确的位置放置电极之后再次进行确认,保证无误后再将电极打开,增加两个通道,要求患者在此期间向医护人员反馈自身情况, 初期阶段患者可能会有刺痛感,随着不断升高强度,也会增加疼痛感,叮嘱患者在此期间进行吞咽训练,25 min/次,6 d/周, 行4 周连续治疗。

1.3 观察指标

(1)于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估,采用NHI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估,各评分与临床效果呈反比[1]。(2)于治疗前后,采用VFSS(电视透视吞咽造影检查)对两组患者吞咽情况进行检查,各评分与临床效果正反比,采用SSA(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各评分与临床效果呈反比[2]。 (3)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效: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结果>3 级,吞咽功能障碍症状无改善;有效: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结果为3 级,吞咽功能障碍症状有所改善; 显效: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结果≤2 级,吞咽功能障碍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100 例患者NIHSS 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

未治疗时,组间NIHSS 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比对照组NIHSS 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前后100 例患者NIHSS 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分]

表1 对比治疗前后100 例患者NIHSS 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分]

组别NIHS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12.52±1.12 12.36±1.27 0.668 0.505 7.87±1.45 9.58±1.13 6.577 0.000 3.28±1.15 3.68±1.26 1.658 0.100 2.01±0.28 2.78±0.35 12.147 0.000

2.2 对比治疗前后100 例患者VFSS 评分与SSA 评分

未治疗时,组间VFSS 评分与SSA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比对照组VFSS评分更高,SSA 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前后100 例患者VFSS 评分与SSA 评分[(±s),分]

表2 对比治疗前后100 例患者VFSS 评分与SSA 评分[(±s),分]

组别VFS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SSA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2.35±0.26 2.47±0.35 1.946 0.054 8.65±1.28 5.23±1.47 16.034 0.000 33.69±3.27 33.16±3.78 0.749 0.455 16.52±1.54 24.89±2.36 21.002 0.000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00%、82.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 病情急,发病速度较快,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且存在着较多的并发症。 有研究结果显示,吞咽障碍有51%~73%的几率会引发并发症, 主要是由于脑卒中导致脑功能损伤、吞咽肌群无法协调所致,患者常伴有异常咳嗽、吞咽后呛咳、发音困难等症状,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而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若未及时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会错过最佳功能恢复时机,导致终身鼻饲进食,患者也因此会出现一系列负面情绪,降低生活质量。 给予患者及时治疗,可保证超过80%的患者尽快恢复吞咽功能[3]。

引发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为喉部肌肉和呼吸肌控制能力下降,康复训练主要针对患者口舌喉部和面部肌群,可预防咽部肌群废用性萎缩,提升肌群灵活性和协调性,促使皮质感觉区扩大,保证患者咽喉部血流和脑血流得到改善,与此同时,促进传入感觉神经冲动,加快复苏麻痹受损神经,实现重建和恢复吞咽反射弧,所实现的电刺激效果,可直接兴奋咽喉部肌肉,辅助吞咽反射弧恢复正常,促进中枢至咽喉运动向通路传到形成[4]。 相关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强,脑皮质可重塑功能。 采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肌肉,可促使肌肉活动被激活,确保运动控制能力尽快恢复。 于瘫痪肌肉的位置,依据患者感觉吞咽障碍程度和类型,对电流刺激进行有效调节,所产生的低频电流可促使去极化外周神经运动终板,引发肌肉收缩,经重复刺激,保证肌肉机理增强,从而确保吞咽功能得到改善[5]。 近几年,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在脑卒中患者恢复阶段,康复治疗已经被广泛应用, 其主要根据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程度,行屏气-发声运动、空吞咽、禁食训练及口腔器官运动训练,有效提高患者吞咽肌肉协调性,缓解患者吞咽困难症状[6]。 该次试验主要对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功能训练与康复治疗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组间NIHSS 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治疗后VFSS 评分更高,SSA 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行康复治疗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降低肺部感染率。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治疗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辅助患者维持良好的神经状态,值得临床实践。

猜你喜欢

洼田饮水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简易饮水鸟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饮水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饮水与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