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林业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互促式发展

2020-09-27刘秀玲

经济视野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林业

文| 刘秀玲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工程,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出了对应的措施和举措。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更高,而且国家也注重绿色发展、生态发展,这就要求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做好园林绿化工作,提高城市整体生态环境效果。

林业及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重要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均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有效提高。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资源的大幅开采、生产方式不科学不环保、处理措施未能及时跟上等原因,导致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破坏。近年来,国家大力宣扬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理念,强调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关注生态环境的平衡,从而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

林业与园林绿化存在紧密联系,改善林业生态环境,有助于促进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园林绿化则是林业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林业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发展现状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致力于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工业、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尤其是在城市房地产行业的带动下,城市内部绿化用地以及园林用地逐渐萎缩,这使得城市内部整体生态环境功能下降,具体表现为空气质量下降、酸雨频发、雾霾高发等。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加强,不仅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人们也开展主动关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在这种背景下,各大城市纷纷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有效提高了城市内部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当地生态文明的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地区依然存在严重的环境破坏行为和活动,相关的环保法律执行效果不佳,导致园林保护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部分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存在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园林绿化的发展策略

研发先进技术,提升建设效益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这也为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园林绿化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在具体的实践环节,通过引进先进的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能够针对具体区域的园林绿化发挥出积极效果,有效提高当地生态环境建设效率和质量。

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有助于大幅提高林业生态环境改善过程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有助于解决林业生态环境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城市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具有强烈实用性的植物进行园林绿化建设,这有助于提高植物的存活率,提高园林绿化效率,达到良好的园林绿化效果,为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起到促进作用。此外,还需要针对林业生态环境、园林活动进行科学统筹,并就当地经济活动进行调整,最终实现生态保护的产业化,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林业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工程发展

许多地方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园林绿化工程的不够重视,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当地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对立,也就是说要想发展经济很难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使得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原料绿化成效较差,不能实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基于此,要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要转变传统的生产发展模式,转变发展动能,探索新的生态经济和发展,为当地的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从而促使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园林绿化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保持协调,达到最佳的环境保护效果的同时,实现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促进园林绿化建设,改善林业生态环境

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园林绿化工程在实践过程中比较复杂,尤其是不同地区不同地域自身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一样,这使得当地的生态建设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达到最佳的园林绿化建设效果,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具体环境,然后按照因地制宜的总原则进行园林绿化建设。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植物进行种植,并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协调,积极构建生态化城市建设,合理选择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及构建方式,进而改善生态环境,注意避免与当地经济发展产生对立,要积极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的关系,最终实现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林业
环境保护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land produces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