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轴驱动图书馆学新使命
——2020年全国公共文化建设与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研讨会述评

2020-09-27伟,陶

图书馆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文旅图书馆

熊 伟,陶 俊

0 引言

图书馆学界较早涉及公共文化研究,《图书馆论坛》早在2004年就刊登了《公共图书馆如何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一文[1]。同一时期,旅游业与图书馆文化功能的开发、公共图书馆服务文化旅游等主题的文章先后在《图书馆学研究》《河南图书馆学刊》发表[2-3]。这些论文是图书馆学界探索公共文化、文旅融合相关主题的先锋。然而,促成图书馆学者长期关注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却是国家宏观政策的频频出台,政策源头表现在[4]: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政策性文件中;2005年底,党中央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政策性文件中将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确定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首个文化发展五年规划,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以普遍均等为原则,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200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实施内容。这些重要政策引导图书馆学者进入到公共文化研究领域[5]。2010年以来,国家出台了更多新时期公共文化相关的政策法规[6],见表1。

表1 2010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公共文化建设政策法规

近年国家重点加强了对文旅融合的引导与支持。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构建文旅多产业多领域融合互通的休闲消费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打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旅游购物场所,培育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鼓励博物馆游、科技旅游、民俗游等文化体验游。根据2020年6月20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随着GDP总量的增长逐年提高,2019年达1,065.02亿元,增长14.7%;人均76.07元,增长14.3%[7]。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参与主体。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96个,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57,796人,全国人均图书藏量0.79册,全年全国人均购书费1.68元。2,325个县(市、区)出台公共文化服务目录,494,747个行政村(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649个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1,711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从公共图书馆建设基本指标来看,较之2007年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时,部分指标实现翻一番。然而,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等问题依然突出。最新公布的统计公报显示,文化旅游事业费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478亿元、265亿元、278亿元,占比分别为44.9%、24.9%和26.1%[7]。如何加快公共文化事业的均衡和充分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时代课题[8]。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主导的、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的基本公共服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想与现代图书馆理念高度契合[4]。图书馆学界主要以政府倡导构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而展开公共文化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保障、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评估体系、公共文化单位法人治理、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等[9]。近年来,相关研究逐步扩大,关注到传统村落、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农业公园、国家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公共文化对口帮扶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热点问题。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人类社会悄然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以全球范围防控新冠疫情为历史契机,在线教育、网络会议、直播带货、大数据治理等云端服务跃升为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如何抢抓新时代数字经济、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等政策新机遇,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学教育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学界日益关注的焦点。

2020年6月6~7日,为了配合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全国公共文化建设,持续深化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由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主办、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全国公共文化建设与图书馆学教育改革”云端研讨会成功召开。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西安文理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等机构的17位专家学者和200多名与会代表交流了公共文化、文旅融合、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振兴、图书馆学教育等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笔者结合相关学术背景,对会议中探讨的核心观点予以述评。

1 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新方向

针对公共文化事业面临的新实践和新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金武刚教授做了题为《图书馆学的突破与占位:略谈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路径与方向》的报告,在分析图书馆学与公共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学界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未来方向和路径: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以大格局大视野寻求组团式和跨界合作;以设施空间和阵地服务为基础,逐步探索场馆融合,寻求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以地方文献和地方文化为基础,探索文旅融合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阅读推广为依托,围绕主流社会人群开展阅读推广,实施精准服务;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应致力于探索线上线下和智慧服务供需对接;在机构改革方面,在探索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进一步探究公共文化设施托管等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的合作(或购买服务)模式。

鉴于图书馆战略规划是体现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定位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内容,天津师范大学贾东琴副教授做了题为《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为”与“位”——基于战略规划文本内容分析》的报告,以29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和1份《“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作为分析样本,探究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发现27份报告在其战略目标描述中涉及公共文化服务或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占比高达90%。其中,14份文本将公共文化服务或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列为一级战略目标,占比46.67%,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高度重视。均等化、公共文化空间、总分馆、政府购买、自助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工程、数字文化云、智库型知识服务平台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内容。公共图书馆目前形成了“总馆+分馆+服务站+图书流动车+自助图书馆+特色服务点(阅读驿站、主题馆)”的多元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了更好地顺应新时代、新潮流和新形势,应进一步研究并采取均衡发展、文旅融合、社会化运营、多规合一、科技赋能等举措,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品质。

2 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逻辑

党的十六大报告写入“文化产业”,十八大报告则明确提出在保障健康且可持续发展的情形下致力于将文化产业培育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中的定义,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一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活动;二是为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所需的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等活动。与侧重于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且强调公益性质的公共文化事业不同,文化产业更多强调游戏动漫、数字内容、创意文化产品等商业化内容,具有城市化和大众化消费的特征。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吴锋教授在题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热点及趋势》的报告中,简介了西安市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产业实践,指出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周秦汉唐文化聚集地和丝绸之路起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该报告总结了曲江、长恨歌、袁家村、白鹿仓和大唐女皇等5种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重点阐释了曲江文化产业运作的商业逻辑,认为以曲江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发展充分体现了文化产业驱动城市发展由1.0到4.0(版)的演变之路,可以概括为:文化地产—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创意设计)—文化推动城市发展(智能文化兴起)。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李敢副教授做了《文化产业与地方政府行动逻辑变迁》的报告,从“县—市—省”三级政府角度阐释地方政府投身辖区内文化产业发展的行为机理与运作机制,探寻地方政府行动逻辑与行动目标之间的动态关联[10]。通过对东部某省的调研发现,在文化强国(省/市/县)的系列政策下,随着上级政府对地方官员考核标准的转变,地方政府行动上更多表现为“辖区包装”与“文化运作仪式性”。尽管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制定者强调地方政府应更多关注文化建设等关涉长远发展的议题,但在实际执行中,地方政府却受到文化产业增加值和同期GDP量化考核的抑制。总体而言,在“经济新常态”时代,地方政府行为已开始出现从注重“经济发展”硬实力到兼顾“文化发展”软实力的转变。

3 文旅融合研究的新趋势

“文旅融合”是一种以传统旅游业为基础的新型“旅游+”产业模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11]。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成立,标志着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在国家层面实现统筹规划并积极探索融合发展。当前学术界将研究重点更多放在公共文化场馆参与文旅融合的法理机制、服务模式和发展路径方面,尚缺乏区域文化产业模式创新扩散机理、公共文化场馆旅游吸引力水平评价以及美丽乡村中的文旅融合等问题的深入探究。

鉴于公共文化场馆提升游客吸引力日益成为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完颜邓邓做了《公共文化场馆的旅游功能开发研究》的报告,通过分析携程网有关公共文化场馆的301篇游记,探究公共文化场馆对游客的吸引力:分析高频词汇和情感倾向发现,公共文化场馆游客已经初步形成了游览前选择、游览中体验、游览后思考的完整旅游感受链;游客整体游览感受满意度较高,且可获得较深层次的精神感受;未来文化场馆在旅游开发上需要明确旅游功能,在正视不同场馆现有基础差异的同时,致力于改善游客体验,切实制定旅游功能开发目标,实施公共文化场馆的“合纵连横”;引入全域旅游概念内核,重视游览线路影响因素,多方合作满足游客需求。

西北大学陶俊副教授做了题为《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学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的报告,在比较传统公共文化研究和文旅融合视角下公共文化需求差异的基础上,指出传统图书馆学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偏重于以公共图书馆为中心,透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调基础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效益的实现。而在文旅融合定位下,当代图书馆学有望以增强文化竞争力为中心,透视公共文化和旅游功能融合发展,以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来看待公共文化场馆建设。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遗产保护定义为文化多样性、对话和责任[12]。21世纪以来,我国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2004年《中国文化遗产》杂志创刊,标志着文化遗产研究受到学界的重视。2005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源自生活发端民间,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1,372项,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云游非遗影像展”自6月8日开始为期7天的展播,传承人记录影像总量超过1,600部,非遗专区累计播放量超过8.7亿次。移动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在研究理念、保护技术和品牌传播方面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谭必勇副教授的报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从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和媒介环境等层面分析非遗数字保护工作的时代语境,指出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政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活态场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环境是打造非遗数字文脉的技术保障,全媒体和融媒体等新媒体平台为非遗品牌传播提供了时代机遇,非遗数字保护应追求技术与人文理念并重,致力于传统式保护的数据化利用,方法上强调传统研究和数字沉浸式体验相结合。应建立“人—时—地—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综合框架:结合群体智慧语境,重视非遗保护传承人,增强传习人的文化价值认同;结合数据时代语境,建议通过短视频、云直播、口述历史、非遗档案等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构建非遗文化智慧平台或大数据平台;结合空间秩序语境,加快非遗数字化保护从传统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向数字空间扩展,构建非遗数字空间文化新秩序;结合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语境,强调利用数字技术对与非遗相关的古籍、档案资源等进行挖掘,分析民间故事、民歌等口传身授的口述文化,重视动漫、游戏等项目的深度开发。

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樊振佳博士做了题为《多元资本视阈下的民间文化资源挖掘与开发》的报告,基于南开大学商学院返乡创业信息服务调研团队的田野调查,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调”剧种的个案着手,剖析了案主在越调相关资源采集、组织、存储与管护、开发与增值利用等环节中的具体行动,并阐释其文化资源挖掘与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数字资本。针对资源“下沉”造成的文化断档,组织或个人应借助社会多元资本驱动的市场力量解决文化资源下沉的社会问题,通过民间文化资源抢救性采编实践推动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实现跨界合作与创新。该报告还呼吁重新审视社会创业在公共文化供给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反思社会创业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关联关系,给予公共文化社会创业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价值认同。

5 乡村振兴多元内涵的新动能

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的总体完成,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心将进入到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这一中心议题。2018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通过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美丽休闲乡村和休闲农业园区,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与文化产业侧重于城市经济消费路径不同,乡村更强调文化发展的自然禀赋、公共性与内生性,为此应特别关注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和数字乡村建设对于乡村振兴的示范意义。

截至2019年初,超过70%县出台了本地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或标准[13]。但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角度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在农村的全面落实还需加大力度[9]。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构建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总馆,乡镇、村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分馆的三级服务网络,将服务资源输送到乡村;二是通过政府购买或流动服务方式,将服务资源输送到乡村。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但对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却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因此,通过制度设计创新,以乡村自组织文化建设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起点值得考虑[14]。西安文理学院段小虎研究馆员做了题为《乡村文化建设机制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报告,以安康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制度设计为依托,提出了以“三改革”“三培育”“三结合”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制度设计方案。其中,构建乡村文化理事会、实施乡贤读书促进会,以调动乡村居民文化内生性动力是制度设计和实践的亮点。

21世纪以来,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和农村城镇化等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动摇了乡村文化的传统根基,因此,运用多种途径保护和抢救传统村落,延续历史文脉具有重大意义[15]。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任越教授做了题为《我国传统村落建档式保护实践及未来展望》的报告,简介了传统村落建档式保护的现实动因与进展,提出了建档的实践范围、研究内容和未来展望;指出传统村落文化建档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建筑规划类、民用器具类、服饰类、生产工具等器物类,村落遗留下的各种文字记录、村志、村史、文学作品、口述史等历史文献资料,以及传统村落中留传下来的、至今仍在延续的风俗习惯、文化活动、文化现象等。报告建议从档案数据库与网站平台展示、基于GIS的传统村落数据集成与再现、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与传媒合作讲好中国农村故事等4个方面进一步做好传统村落建档式保护工作。

乡村振兴不仅包含公共服务与文化旅游振兴,更要依托农业产业振兴。数字乡村是指乡村依托数字经济的发展,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实现乡村生产、治理与生活的数据化,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农村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质量兴农是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主旨内容,在2017年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的基础上,2019年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如何依托数字环境,落实质量兴农战略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夏显力教授做了题为《数字乡村与质量兴农》的报告,针对经济新常态下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十四五”期间数字乡村与质量兴农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一要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产业兴旺,找准“数字乡村”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着力点;二要善于利用“数字乡村”战略,挖掘农业发展潜能,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赋能农业要素市场,优化政策评估机制。

6 图书馆学改革发展的新定位

图书馆学作为图情档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有着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16]。站在时代窗口眺望未来,图书馆学迫切需要与时俱进,以改革发展促进学科更好地传承。图书馆学与公共文化研究水乳交融,面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使命,图书馆学宜应势而变,面向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高研究站位,拓宽研究范围,丰富研究对象,提升研究价值,向更广泛的公共文化领域扩展,为构筑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理论体系、政策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贡献力量[17]。

金武刚教授在会议报告中,从起源、政策、理念、方法、行业实践等8个方面分析了公共文化与图书馆学的内在联系,强调公共文化研究是图书馆学科面向社会主战场实现学科价值输出的重要途径,与“新文科”建设由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交叉引领等外部需求高度一致。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社会学科,图书馆学不仅要着眼于行业,更要面向社会、体现使命担当。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宫平博士做了题为《公共文化背景下图书馆学教育的新发展——从跨界到融合》的报告,梳理了近5年来促进公共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政策法规,指出公共文化事业已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并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报告介绍了图书馆学教育在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方面与公共文化融合的路径,进一步阐释了该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以公共文化为内核,培养具有公共文化服务精神和文化创意思维的人才的实践举措。

陶俊副教授在会议报告中分析了近10年来全国图情档学科点的教育改革共性和差异化特征,体现在研究生层面坚持图书馆学传承发展,在本科教育阶段扩展信息资源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专业。这一模式在强化以信息符号为中心开拓本科专业的同时[18],忽视了以图书馆学为代表的图情档一级学科的文化载体属性。为了响应数字时代文化强国(省、市、县、镇、村)的发展需求,建议抓住文旅融合和新基建等政策机遇,以图书馆学人在公共文化服务和数字人文研究上的学术积累为依托,增设文化与数字人文工程等新本科专业,凸显文化符号对人才培养的同步赋能。

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副会长兼学术部主任委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熊伟研究馆员做了《多学科视域融合与新时代图书馆学发展》的报告,强调应坚守多学科视域融合的图书馆学整体思维,会通学术传统和导航服务传统,主动迎接信息生态环境竞争加剧、开放存取科学运动冲击、公共文化生态系统再造、当代科技创新链环再造、国家公共治理体系再造、全民学习生态系统和终身教育体系再造等新时代挑战。坚持与时俱进,加快学科逻辑、学术话语、职业话语、社会贡献、技术服务、学科服务、创意服务等方面的思维转型升级。坚持守正出新,大力推动新时代图书馆学持续生长。面向未来的文化社会建设,在保持图书馆学科专业名称稳定性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设立多学科视域融合下的新兴本科专业。

7 结语

一代之学术当有一代之风尚,一代之学术当有一代之担当。2020年全国公共文化建设与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研讨会是新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专业学术盛会。该会敏锐研判数字经济、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新基建和新文科建设等新时代的政策机遇,以公共文化建设为主线,开放融合多学科视角,以推进图书馆学研究和教育的健康发展为着力点,研讨了公共文化、文旅融合、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振兴、图书馆学发展等热点话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和新观点,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特别是图书馆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致谢感谢与会专家提供报告幻灯片,并对本文的撰写提出宝贵意见。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文旅图书馆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图书馆
中国比较图书馆学发展探究
去图书馆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