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中3—6岁儿童权利保障的策略
2020-09-26张旭
张旭
【摘要】基于当前时代背景下,儿童权利保障已经逐步得到了法律支持。通过对儿童的基本权利予以保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家庭功能的重要展现,与家庭教育有着相同的目的。3到6岁儿童的心智不够成熟,判断力较差,因此一些家长在进行教育的时候,便会出现漠视儿童权利的情况,认为其年龄较小,无需关注,从而对其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家庭教育失误的主要原因,并对于家庭教育中保障3到6岁儿童权利的方法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儿童权利 家庭教育 保障 策略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家庭教育专项课题《家庭教育中3—6岁儿童权利的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课题立项号:GS[2019]GHBZX252。
【中图分类号】D922.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2-0083-02
对于家庭教育而言,本身可以看作是促进幼儿自身发展的基本形式,因此广大家长理应针对如何保障幼儿的基本权利予以充分重视。根据早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一、家庭教育失误的主要原因
(一)父母工作失职
1.过度注重学习成绩
现如今学校教育的竞争越来越大,很多3到6岁的幼儿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知识学习。尽管很多家长在口头上对应试教育十分排斥,但在实际行动方面,又对孩子的学习施加巨大压力。因此,很多幼儿家庭教育已经直接变成了小学教育。3到6岁是儿童认知力成长的黄金阶段,如果强行让儿童进行小学知识学习,不仅会将其个人时间完全占据,而且还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2.监护有所缺失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快速阶段,许多家长为了家庭的生计,将自己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工作之中,而对儿童的监护工作有所忽视。诸如,强行将儿童锁在家中,由于意外事件产生导致死亡;一些家长在离婚之后,对儿童的教育工作有所忽视,并在抚养问题方面相互推诿;一些农民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很少与孩子沟通,导致彼此之间缺乏感情。如此一来,儿童的成长便会受到影响。
3.管教过于粗暴
一些父母不懂得如何正确抚养儿童,在发现儿童的言行出现问题之后,往往会采取打骂的方式。虽然从主观层面来看,其是未来孩子的个人成长。但从客观层面来说,不但儿童受到了皮肉之苦,而且内心也会受到伤害。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引导,这些心灵创伤将会长时间存在,甚至伴随其终身,进而对其个人成长带来巨大的障碍。
(二)忽视儿童的个人发展
1.成人本位
一些父母在进行儿童教育的时候,总是以成人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审视,为其特制生活空间,明确学习内容,而根本没有考虑儿童是否需要,也没有思考对其个人成长是否有帮助。因此,儿童自出生开始,便背负着父母沉重的期望,一直活在压力之中。如此一来,儿童很少有机会进行自主游戏,很少有机会进行个人表达。整个人虽然長着孩子的面孔,但实际性格和个人表现都像是一个成人。
2.认知偏差
在一些家长的认知之中,只有老老实实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孩子的语言十分真实,充满了真诚,无论思维模式还是推理想法,都和成人完全不一样。当其在对一个事物进行描述的时候,总是会基于自身想法展开。但父母会因为自身的想法,要求孩子转变自身行为和语言表达方式,强行进行矫正。如此一来,孩子的个人成长便会失去了方向,只能按照父母既定的轨迹和路线执行[1]。
3.不允许失败
对很多父母来说,孩子总是有着很大问题存在,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失败。小到一次测验犯错,大到考试成绩不佳,都会造成父母的不满情绪出现。在他们眼中,孩子是不允许犯错的,认为失败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正是这一因素存在,很容易让孩子失去自信心,觉得自己十分没用,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进而失去了成长的动力。
4.急功近利
很多父母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直接为孩子的成长设定了一条路线,通过好好学习,考取高分,上一所重点学校。因此,对很多3到6岁的儿童来说,自身的基本任务全部都是学习,几乎一天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甚至,一些父母在孩子还是幼儿阶段时,为其报各种学习班,学习各方面技术。如此虽然对幼儿的能力提升能够带来帮助,但却对其成长造成了巨大影响。
(三)剥夺儿童参与权
1.主观臆断
一些父母在开家庭会议的时候,总是对儿童的个人意见有所忽视,不予任何尊重。因此,儿童很少有机会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父母总是基于自己的想法,为儿童的生活进行布置,而对其个人意见置若罔闻,也不愿意与其沟通。如此一来,父母自然对儿童的个人想法无从了解,从而出现了误解的情况,进而导致冲突产生。
2.不给儿童选择的机会
当前很多家长在进行教育工作的时候,总是喜欢直接替儿童做出选择,根本不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进行问题思考,也没有为其需求做过多思考。显然,一些儿童就会觉得自己十分不自由,被父母长时间禁锢和束缚。因此在面对一些事务时,孩子就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甚至开始向父母顶嘴,导致彼此关系进一步恶化。
3.过多替代
一些父母对儿童过于溺爱,无论任何一件小事,都要事无巨细地进行照顾,从而出现了“过度保护”的情况。显然,这种行为会让儿童失去自我意识,对父母有着非常强的依赖性。在其未来走入社会时,会因为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而出现各种问题,继而影响了个人发展[2]。
二、家庭教育中保障3到6岁儿童权利的方法
(一)提升家长的基本素养
对于3到6岁儿童来说,自从自己诞生,家长便是自己最为重要的启蒙导师,自身绝大多数知识和基础认知都需要从父母身上学习。但是,家长的个人素质将会对其自身的教育理念起到一定的限制性作用,导致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受到影响。体现在教育行为层面,是否可以通过对幼儿的基本权利予以维护最为重要核心,以此完成教育活动。正是这一因素所在,负面的价值理念、文化素养、道德水平以及心理素质,都会对幼儿的发展带来影响,同时也关系着个人权利的维护。为此,广大教师理应时刻保持健康的价值追求,明确幼儿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业余时间,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学习最新的教育方式,并对个人兴趣爱好进行培养,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同时还要和周围家属以及邻居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时刻遵守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的个人行为,坚决不能做出任何违反社会道德基本准则的不良行为;时刻保持坚定的个人信念,在面对种种困难时,做到毫不畏惧,绝不退缩,努力思考,寻求解决的方案,逐步树立自身人格魅力;时刻保持坚定的意志品质,并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积极学习教育方面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内容,思考早期的教育方法,寻找其中的不足,并及时予以调整,促使教育工作变得更具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以防盲目教育的问题出现;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在进行知识传递的时候,尽可能对其潜在积极性予以激发,不要强行传授,从而让其体会到知识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所在,同时还能提升自身思维水平、观察水平以及想象力水平。
(二)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
家庭生活模式对幼儿的自身成长也能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实现教育效果。如果家庭的各种生活呈现足够科学,且有着一定规律,可以让幼儿慢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毕竟教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只有通过长期养成,逐步引导,方才得以成功。反之,如果家长的生活缺乏规律,每天无法做到早睡早起,按时吃饭,自然也会对幼儿带来影响。毕竟家长一直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但由于缺乏自我认知,同时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自身行为表现会出现变本加厉的情况。长此以往,其在未来的活动之中便会不遵守规则,无论起居还是饮食都会变得极为不规律[3]。
现如今人们十分提倡开放式家庭,但由于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拥有的资源种类和数量都非常有限,因此便需要进行合理利用。无论如何,家长需要时刻将孩子的个人发展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上,打破“封闭式”教育模式,对资源充分利用,有效完成教育工作。不仅如此,在形成家庭生活模式的时候,同样需要对多样性特色有所注重。毕竟无论哪一种事物,其运动发展模式都有着多种不同的特色,很难进行预估,因此家庭教育自然也不能恪守成规,必须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灵活应变。但无论怎样教育,幼儿的生存和发展永远都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衡量标准。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情感共同体,无论任何家庭,都需要创设特有的情感氛围,具体表现为一种高稳定性、有典型性特色并具备一定优势的情绪特点。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有效处理父母之间的关系。如果父亲和母亲彼此能够做到互敬互爱,友善相处,懂得如何正确控制自身情绪,自然整个家庭就会变得十分和谐,幼儿也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显然,这对幼儿积极的性格养成带来诸多益处,懂得如何与他人健康相处。
其二,还需要处理好父母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在家庭教育之中,父母所采用的管理方式是专制形式还是民主形式,同时自身地位处在较高位置还是平等位置,实际对幼儿带来的影响也都完全不一样。通过相关事实可以得知,如果家庭关系一直处在平等的状态,教育工作的開展自然更为有效,实际取得的成果也令人非常满意,从而让孩子更为健康的发展。由此能够看出,家庭氛围对幼儿的成长影响非常大。通过创设良好的氛围,能够有效对其个人权利起到保障的效果,因此实际作用自然不能有所忽视[4]。
(四)对儿童予以充分尊重
对儿童予以尊重,自然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对其成长的规律有所注重。一般来说,幼儿的正常成长可以看作是一种自然进程,无论生理发展还是心理发展,都有着一定内在规律。
对儿童予以尊重,理应对其人格和基本意识予以尊重。幼儿虽然年幼,但也同样属于有着个人思想的独立体,在面对任何事物的时候,都会有着独有的想法。尽管现阶段的发展程度不高,认知度不强,但眼前所见的事物都会记入到脑海之中,有着深刻的印象,从而对其行为带来影响。未来其走入社会时,同样会按照这一行为逻辑与他人交往和沟通。
对儿童予以尊重,还需要注重各个儿童之间存在的差别。一些家长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往往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他人的孩子进行对比,而且是拿自家孩子的缺点和他人孩子的优点予以对比。如此就会造成儿童的情绪极为低落,自信心不强。反之,一些家长则拿自家孩子的优点和他人孩子的缺点予以对比,以此证明自身教育的成功,从而产生一定的优越感。显然,这种方式就把儿童当成了一件附属品,教育工作变得极为物质化。
对儿童予以尊重,还需要为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促使其能够有着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活动,并完成相应的操作。在这段时间之中,孩子们能够体会到快乐所在,从而变得更为幸福[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工作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存在,导致早期家庭教育之中,很多父母会对儿童的个人权利有所忽视,从而使其成长受到了影响。因此,父母理应对此提高重视程度,针对其中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调整。同时还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为其进行思考,从而能够为其创设良好的基础氛围,促使其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敬培.3-6岁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国菁教育调研书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贾芳.浅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保障幼儿的权利[J].河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84-86.
[3]田欣影.国际儿童权利保护法律的发展演变——以20世纪以来国际组织颁发的国际性文件为分析文本[J].教育导刊月刊,2015.
[4]关颖.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的根本[J].2008年改革开放与家庭教育论坛文集,2013.
[5]杨咏梅.知晓儿童权利才能做到真心关爱[J].教育,2017(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