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方法现状及优化途径分析

2020-09-26张国昌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4期
关键词:几何图形优化途径小学数学

张国昌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几何判断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几何教学在小学几何图形教学中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但是迫于升学的压力,很多教师在开展几何图形教学的时候,都是以课本概念讲解和题型训练为主,指导学生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一步步吸收新知识。为此学生体验不到几何图形带来的美感,无法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学习的兴趣。本次研究笔者探索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几何图形  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4-0060-02

小学数学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一直是处于主干学科的位置,随着新课标和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目标的提出,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教学成为了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不仅要重视几何图形教学,同时还应该针对当前教学的弊端,结合新时代教学方式,探索几何图形教学新路径,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学习。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轻松,理解得透彻,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学习,掌握基本知识,体会学习带来的无限快乐。

一、当前小学几何图形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缺乏趣味性

图形是对文字理论概念形象化表征,小学生由于心理结构的差异,以及认知发展能力的有限,所以小学生并不喜欢长时间注视着黑板和文字,他们更加倾向于图片和动画。但是在当前几何图形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在课堂上教师基本上都是通过板书加分析的形式展开讲解[1]。

在信息技术模式下的教学,教师也仅仅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示教材或者练习上的图片,对于概念的理解大多数教师还是通过板书在黑板演示。整个过程仿佛就是将课本内容搬到黑板和多媒体上,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在教师上课依赖多媒体教学比较单一,用一节课的PPT,或者一节课的动画模式,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间不到10分钟,所以,我们把几何图形进行整合、多媒体处理,让几何图形成为引起学生注意力的一大帮手。

(二)学生积极性不高

学生的积极性是学习的催化剂,由于课堂缺乏趣味性,再加上教学任务重,教学目标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课堂上很少会和学生主动互动。整节课都是教师独自一人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只是承担听众的角色[2]。长期以往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逐渐被忽视,学生课堂地位得不到重视,教师自然也就很少和学生交流,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处于被动地位,这对数学几何图形教学非常不利。几何图形是小学生难以接受的一块知识,拿直尺作图,合理的利用三角板作图,这是不可或缺的过程,可是干巴巴的作图过程,我们没有办法给学生有血有肉的几何知识,学生固然学习作图的兴趣不高,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三)学生课外学习效率低下

课外学习是学生对知识强化和巩固的主要渠道,数学知识不像语文类一些文学科目,凭借着自己的感觉和生活经验也能够想象出题目的答案。数学必须要遵守严密的逻辑和结构化知识基础,以及方法的正确使用,才能够完整地解答出数学题目。但是在当前小学几何图形教学现状中,教师只是对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练习,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完成。小学生处于智力发展关键期,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有差异,很多教师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同时也忽视了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几何知识,把干巴巴的几何知识不断地累计、拔高,让学生经常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学生也不会把课堂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得很累,教得非常尴尬。

(四)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

我在教学过行程中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的意识中车轮就是圆的,无可置疑。但是在一次上课的过程中,一个孩子看着黑板,一直在发愣,我叫他时,他吓了一跳。我问他:“你在想什么呢,不好好听讲”,那个孩子低着头,好一会了他慢慢地说,“老师,车轮为什么不是正方形的呢”。“我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你的问题很好,老师不会批评你的,但上课要认真听讲,有什么问题要大胆及时地说出来,否则,你会错过解决问题的好机会的。”孩子满意地坐下。我们教师一味地讲课堂知识,认为学生哪里不懂,哪里容易出问题,可不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以及对图形的认识是感性的、最原始的认识,如果教师能够从他们认识问题的角度出发,那么他们又会得到怎样的发展呢,对图形的理解是不是会进一步深入呢。

在最近的小学数学版本中,对几何知识的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是小学数学不能忽视和丢掉的一部分知识,是为以后几何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改革的方向,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下面是处理这些问题的优化方案,供大家参考:

二、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优化途径分析

(一)信息化媒体下的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实践研究

几何图形教学涉及的主要是关于图形的分析和概括,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然少不了要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几何图片和生活实物,但是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每一个几何图形,这样会导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如何高效生动地展示图形成为了几何图形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本阶段主要是对信息化媒体下的几何图形教学进行研究。

例如在讲授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时,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阿拉丁神灯》这部动画片里出现的飞毯,让学生思考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和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相似呢?学生回答:飞毯的上面和下面的长度一样,它和我们桌子的形状一样。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刚才同学们说的上面和下面我们利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上下两个边长,而这个图形的名称叫作长方形,进而引入长方形的概念。随后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白豆腐的表面,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白豆腐的四条边长都相等,并告诉学生白豆腐的表面是正方形;接着再利用动画将白豆腐切去一半,让学生说一说这时候豆腐的表面是什么图形,学生对比边的长度知道这时候豆腐表面成了长方形。用PPT课件形象地展示图形,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还可以用Flash动画演示图形的形成以及展开的模样,让课堂变得不再是单一的老师讲解或者一种多媒体的舞台,多方面的组合,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不单一,而是多种形式的几何组合。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以及生活情境,结合分析点拨,导入新知识。例如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时,可以利用希沃白板的图形设计,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从想象的几何图形到现实的图形展示,在认识上上了一个台阶,学生很容易接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二)“做中学”策略在小学几何图形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做中学”是举世闻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来的教育思想,虽然时过上百年,但是该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还是非常实用,仍然还能够指导当前教学现状。特别是在小学几何图形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听和理解上面,还应该渗透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在实际操作中展现学生的动手技能,让学生体验内化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

例如在讲授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节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体验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的由来,以及面积计算法则是如何验证的,笔者给了学生大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其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都相等,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也都相等。随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讲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利用胶水来制作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并要求精心地做好每一个操作的步奏,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知道原来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由六个面所构成的,那么面积的计算肯定要涉及六个面。通过让学生利用材料来制作数学几何模型,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结合做与学。三角形的高的作图,在学生作图的过程中,掌握其技巧,在不断改变三角形的形状之下,不断地作图,不停地练习,在这过程中,学生逐步领会到了高是三角形顶点到对边的距离。学习圆的过程让学生不断地画圆,用各种方法去画圆,学生在画的过程中知道了圆是定点到定长点的集合。还可以在课外去做一些圆的玩具,滚环、呼啦圈等等。不管怎样,做中学,学中做,这是学透小学几何的良方。

(三)课外活動在小学几何图形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课外活动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课外活动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是将课外活动作为练习讲解的过程,或者利用课外活动来讲解新知识。失去了课外活动课的本质特征,不利于发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教师应该要突出课外活动课的活动性特征,以学生为中心,从实践活动的角度上探索几何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轴对称和旋转相关知识时,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正是因为有了轴对称的存在才能够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所接触的物体更加有立体感。同样旋转也是一样的,大多数物体的运动、前进都离不开旋转,我们每天坐的汽车都是靠车轮的旋转,才使得车子前进,所以几何知识和生活联系密切。笔者在课外活动课上开展了一次课外活动实践课,要求学生利用轴对称和旋转知识来装饰教室,使得教室成为一个有学术氛围的环境。在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将剪纸、对称性标语、对称性图案用来作为装饰教室的材料。也有的学生将自己自制的时钟作为装饰教室的材料,利用旋转知识拨动指针来改变时间。在课外活动打乒乓球的过程中理解乒乓球就是一个对称的图形,在反复旋转的过程中,对称轴发生了变化,旋转方向的不同,球的转动也不同,所以对方用力就得改变方向和大小,所以小小的球在运动员的手中变得变幻莫测,精彩纷呈。踢足球的过程中了解怎么用力可以踢出弧线球,对称轴在哪里,怎么改变力的方向、大小来改变对称轴,提出变幻莫测的高技巧球。通过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之间在快乐中学习,在活动中利用数学几何知识实现知识的应用。

(四)生活中观察、体会几何图形的美妙和生动

我们的生活就是万花筒,各种几何图形的奇妙组合,形成了我们的精彩世界,在生活的每一个场所,都有数不尽的几何图形。例如,在家中房门是长方形的,做饭的锅是圆,电视机是长方形的,花盆是圆柱体的,扇子是半圆形的。我们的生活就是几何图形的世界。只要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思考,我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的无数几何图形,把生活中的物体解剖、划分,拿整个世界解释几何图形的世界。擦亮我们的眼睛,去体会生活,找到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给刚接触几何图形的同学们无尽的学习动力。

三、结语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对图形的理解能力具有重大帮助,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探索教学方法,以及合理地应用各种教学技术手段,把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把教学变得轻松、快乐;让学生学得快乐、扎实;掌握得轻松、透彻。

小学几何,不是烫手的洋芋,只要认真探索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模式,让生活进入课堂,让课堂联系生活,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代替教师的说教,教学效果是很明显的。让小学数学几何教学成为课堂改革的开始,把数学的学习带上一个跨越式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范存智.小学数学几何部分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9(19):49.

[2]王旭.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概念的方式探寻[J].名师在线,2019(26):73-74.

[3]陈华忠.小学数学“核心问题”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师教育论坛,2015(12):61-64.

[4]周祝光.立足核心问题 实施概念教学——以《函数的单调性》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6(04):45-48.

[5]周宏燕.基于数学核心问题教学的不良结构问题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几何图形优化途径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
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及其优化途径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途径分析
市场经济下的城乡规划资源配置优化途径
探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
手工制作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