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情建制度,阳光透明评优秀
2020-09-26罗更儿苏小成
罗更儿 苏小成
[摘 要] 评选优秀教师是学校的一件大事,无论对学校还是教师本人都具有非凡的意义,目前在评选优秀教师的评选程序、过程、结果运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性的问题,需要强化各项标准、透明程序、引入学生评价等举措的加入。
[关键词] 优秀教师;评选制度
评优选先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学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优秀教师的评选与凸显也是学校师资力量、办学效益、办学成果、社会效益的一种体现。目前,各校在推选优秀教师的过程当中因校而异,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诸如评选过程的不透明、优秀教师名实不符、学校暗箱操作等。要让学校推选出来的优秀教师真正意义上代表广大师生的愿望,能从师德师风、从业技能、敬业精神等方面起到榜样示范作用,真正称得上优秀教师,还需要学校从各个方面予以强化保障。
一、学校推选优秀教师的现实意义
1.学校层面
优秀教师评选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公认的朴素道理,学校的发展更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学校招生要写明有多少优秀教师,各层级优秀教师担任哪些班级任课教师,以此来吸引学生、家长;学校对外宣传要写明有多少优秀教师,要向外界展示学校的办学质量,以此获取更多的资源。
优秀教师评选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教师队伍需要有领军人才的引领,各个学科需要优秀教师的推进,优秀教师就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排头兵”“领头羊”,没有优秀教师的教师团队缺乏走向卓越的持续力和原动力,优秀教师的出现就像投向教师这潭池水的石子,能激起良好的化学反应,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发展。
优秀教师评选是学校管理的润滑剂。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是表现在其渊博的知识、敬业乐业的工作状态、高尚的人格品质、爱生乐生的学生观等方面。他们是教师群体的佼佼者,能在教师群体中起到带头作用,他们是学生的导师、良友,是家长放心的托靠者,优秀教师在教师群体、学生、家长三方均能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有利于学校管理者将这三个元素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发展的合力。
2.教师层面
优秀教师是精神荣誉。对于教师个人来说,优秀教师的称号是学校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党委政府对自己工作的肯定,是对自己的一种荣誉鼓励,具有激发自己向更高目标奋进的作用。
优秀教师是专业发展的动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新入职教师——熟练教师——优秀教师——名优教师——专家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不同层次的优秀教师称号对教师自身而言都是一种鞭策与激励,会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发展内驱力,使其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优秀教师是教师福利的保障。对于教师,职称始终是迈不过的坎,一级级职称需要一级级各种证书来做支撑。校级优秀教师、乡镇级优秀教师、县级优秀教师、市州级优秀教师、省部级优秀教师,这些荣誉称号在不同层次的职称评审中都是必备的条件之一,能获评优秀教师称号,不论何种规格的优秀教师都是优先進入职称评选环节的领先者。而相应地随着职称的晋级,教师获得的经济收益也会随之上涨。
二、学校评选优秀教师常见方式方法
1.民主型评选
民主型评选方式较为常见,原因就在于“民主”二字,这是学校管理者常用的一种管理办法,优秀教师的评选由大家来做主,不论选谁都是大家的决定,与管理者关系甚少。民主型评选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彻底民主型。彻底民主型的评选不设候选人,让教师在教职工大会上现场进行无记名投票,现场统计结果,现场公布结果。二是半彻底民主型。此种方式先有各教研组、年级部或学校其他部门酝酿推选候选教师,待候选教师确定以后再进行无记名投票,公布结果。民主型的评选方式看似民主,实则真正优秀的教师难以被评选出来,优秀的教师不是天生优秀,其优秀在于自身的努力与奋斗,一位整天沉浸在学生、教学、教研、专业成长等方面的教师有多少时间浪费在与人聊天、聚餐等事情上。集体投票恰恰更多地在考验一个人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位教师教学能力不高、敬业精神不强、教学成绩不优,但良好的情商足以保证他在此类投票中高票胜出。这样的结果会不会在向全体教师传达这样的信息:工作不重要、教学不重要、学生更不重要,重要的是花时间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是这样,学校的教学还能持续向前吗?
2.轮换式评选
学校将优秀教师的评选名额指定在毕业班或特定的群体中,让全校的教师轮流从低年级循环至高年级,到高年级就有了评选优秀教师的资格,反之,将会失去这种资格。当众多教师均获得这样一种资格后还面临“狼多肉少”的境地,即开始第二项设定:比较成绩。按照成绩高低进行排序,对照名额取排名靠前的教师为优秀教师推荐人。轮换式评选周期较长,教师的期待较强,容易让教师紧盯成绩,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3.唯成绩式评选
此种方法将成绩视为唯一的标准,在校内成绩排名、县域内成绩排名,哪位教师在成绩排名中位次最高即是优秀教师准候选人,遇到成绩位次相同的则在计算平时成绩或考虑学科特性来确定。成绩评定法让更多的教师失去了评选优秀教师的机会,毕竟成绩排名位次高低不仅仅是教师能力的问题,还要考虑生源质量、学校环境等诸多因素。
4.专制式评选
专制式评选是学校管理者滥用公权力的一种行为,评选优秀教师不考虑普通教师,从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教研组长,依次轮流推选,优秀教师的名额几乎不会跳出学校管理者的群体。此种评选方式严重破坏了学校的教学生态,学校管理者成了学校制度的破坏者,教师成了无奈的受害者,最终受害的是学生和家长。
5.任人唯亲式评选
优秀教师不考虑教师业绩、实际贡献,只考虑教师与校长的亲疏关系,与校长关系亲密容易评选,与校长关系不亲不疏有机会被推选,与校长疏远的永远无机会评选,哪怕你教学成绩优秀。此种方式在一些小规模学校较为常见,学校正常的工作氛围难以保持,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不劳而获者大行其道。
三、学校优秀教师评选的策略建议
学校优秀教师的评选事关学校发展大计,事关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大计,事关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大计,严明规范的评选流程、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把制度关进笼子里的阳光监督都是必需必要的。
1.明确优秀教师评选办法及标准
优秀教师的评选要有章可依、有法可循,不能今年一个标准,明年一个方案,标准方案一大堆,矛盾一大堆,这无助于良好的评选氛围的营造,不利于教师的团结。不同层次的优秀教师评选在学校层面均要求相应的评选标准与办法,标准和办法的出台绝不能是学校管理者们闭门造车、因人设置的产物。标准与办法要合乎上级部门的要求,不能与上级部门评选标准相互抵触,也不能违背上级部门评选的大方向、政策性的内容;标准与办法要切合学校实情,每一所学校都有独特的校情,标准与办法不能照抄照搬“别人家”的东西,要拿出符合本校实情的“干货”“硬框框”;标准与办法要集思广益,让全体教职工参与进来,吸收教职工合理的意见建议,让标准与方案成为集体的智慧结晶;标准与办法要经教职工大会正式表决通过,形成事实上的学校“法规”,杜绝随意在办公群中、教职工会上一个通知、一个传达式的“走过场”;标准与办法的内容既要体现基本的条件、业绩条件,还要体现学校条件,不能模糊,不能人为地降低评选标准。这样出台的评选标准与办法能得到教职工的认可,是评选结果能得到认可的前提条件之一。
2.透明優秀教师评选程序
优秀教师评选结果得不到教师认可、学生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评选过程、评选结果的不透明,就在于没有把整个事情的经过置于阳光下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评议。透明评选程序的一个重要发力点在对公示制度的运用,公示的目的在于接受监督,把最优秀的教师推选出来,让推选出的教师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一是对候选教师进行公示,公示内容要对照评选标准一一进行展示,候选教师符合哪些条件,业绩条件有哪些都要写清讲明,让教职工自己自我对照、自我比较。在此基础上还要公示征求教职工对候选教师师德师风、工作纪律等其他情况的意见建议。二是对评选结果进行公示。对经推选、公示、教职工会议表决、校委会表决、党政联席会表决通过的优秀教师候选人再次进行公示,接受监督。公示的范围不能仅限于教师办公群、教师群体,要面向全校师生予以公示。
3.细化教师日常管理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将教师的工作量、教研情况、班主任工作、其他工作等分学期详细记录进“成长档案”。在优秀教师的评选过程中要以“成长档案”为依据进行提名,这样既注重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过程性表现,又能兼顾教师工作的终结性成绩,使优秀教师评选有了过程性的素材,也让教师更加注重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点滴,杜绝“一锤定音”似的评价。
4.适时引入学生评价
优秀教师的评选不仅仅是教师的事,也应该成为学生的事,对于教师是否优秀学生其实更有发言权。与教师接触最多、最能反映一位教师能力水平、敬业态度的就是学生。但在目前的优秀教师评选中学生是无机会发言、无资格投票的。要真实地反映教师是否优秀就需要适时地引入学生的评价,并对学生的这种评价赋予一定的权重,让学生来评价教师,在票选时将学生的评价反馈作为一项权重加入进来,既能客观地反映教师的真实教学状态,又能多一层公正的保障。
5.严格校长办公会表决
校长办公会既是优秀教师评选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具有权威性、决定权的一个环节。进入校长办公会表决的优秀教师应该是差额表决而不是等额表决,等额的表决是缺少争议的表决,差额的表决更能体现出竞争性、严格性。校长办公会要充分发扬民主,保障与会人员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校长不能作表态发言,干扰其他成员表达意见。
优秀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优秀教师的评选是为了鼓励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但不规范的评选、不民主的评选只会打击优秀者成长的信心,阻滞优秀者前进的步伐。所以,良好、规范、透明的评选在学校评选优秀教师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须保证的,这会使优秀教师名实相符,起到引领带头作用,起到激励后进的作用。
(责任编辑:刘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