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字化化学实验设计、实践与辨析

2020-09-26杨云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数字化实验辨析初中化学

杨云

[摘   要]探析数字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实现从定性到定量、从表象到本质、从质疑到探究的实验改进,并对数字化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的融合问题进行反思,旨在让化学实验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初中化学;数字化实验;设计;实践;辨析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6-0064-02

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数据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一样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化学教师而言,已经不需要再去讨论数字化是否要引入实验教学,而是去探索如何更好地让数字化为化学实验教学服务。本文探索数字化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尝试将九年级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改为数字化实验,并进行一些反思,旨在让化学实验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为新课程改革贡献绵薄之力。

一、更新设计,数字化下的教学模式

数字化化学实验的一次教学升级,它不仅仅是仪器和操作方法的改变,更是本质上的变革,将新课程、新理念融入其中,建立一个传统与创新并举的课堂模式。鉴于这一点,笔者所在教研组对传统实验与数字化实验进行了对比,通过集体讨论和反复实践,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数字化实验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化学实验具有操作简单、现象清楚的优点,但对于较为复杂的化学实验,学生很难观测到快速变化的过程,并进行及时的读数和记录。而数字化实验教学,借用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测量,且能够高速度、高精度地进行数据采集,准确记录每一个实验细节,有利于学生对动态的实验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多维的分析和讨论。数字化实验教学模式并不是完全将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摈弃掉,而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在学生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验证”更是“推理”,最大限度地挖掘与推进学生的潜能和思维。这样的教学模式,开拓了师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意识与创新精神,激发了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二、实验尝试,数字化下的课堂实践

实效决定了改革的成败。数字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是一项实战性技术,要经得起课堂实践的检验,就要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教学细节上出新、出彩。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研究。

1.定性到定量,有利于实验定量处理

直观、清晰的图像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验的本质,而图像需要数据作为支撑。传统实验主要靠观察实验现象来推导结论,很难对实验进行定量化处理。数字化实验引入了数字传感技术,可以采集到实验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并由计算机将这些数据进行记录并以表格和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定量分析。

例如,在学习“空气的成分”时,有这样一道思考题: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结合课本知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约占0.03%;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约占0.4%。结合这两组数据,学生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

实验方案:取两支试管,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用洗耳球在第一支试管中鼓入空气,观察实验现象;在第二支试管中直接吹入呼出的气体,观察实现现象。如果第二支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较多。

这个实验虽然解决了问题,但却无法知道具体的数据。而引入数字化技术,就可以对此实验进行提升和改进,帮助学生从定性分析过渡到定量分析。将数据采集器连接到电脑上,设置“以时间为基准”,将传感器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呼出气体的保鲜袋中,对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测量,得出相关的曲线图,并进行对比分析。两条不同的曲线图,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了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这样的教学方式,实现了传统定性实验的定量化改造。

2.表象到本质,有利于实验原理研究

数据的说服力是最有效的,也是最能揭示化学本质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有些科学概念和原理单从表象进行解释,学生很难对其进行想象和理解。数字化实验融合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观察体验,借助DIS直观演示和数据分析技术,将各个阶段的化学变化数据进行了展示和分析,科学、客观地再现了化学本质,将学生顺利从表象感知推向本质学习,促进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深层次研究。

例如,在学习“溶液导电性”的相关知识时,有这样一个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来验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和乙醇的导电性强弱。

传统实验:取五个烧杯,分别倒入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和乙醇,其中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浓度相等。分别连接相同电压的电源和相同规格的灯泡,观察灯泡的明亮程度。

灯泡的明亮程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上述液体的导电性强弱,但有时微弱的区别会影响学生的观察,甚至还会出现与理论相违背的实验现象。而在此基礎上将其升级为数字化实验,就可以借用低压电源(安全)和灵敏电流表来实现数据的显示和记录收集。数字化改进,巧妙地将“灯泡明暗程度”的表象转变成了“真真切切的数据”本质,避免了学生通过主观现象来理解知识的经验主义倾向,使学生从感性的经验主义泥沼中跳了出来,更进一步地推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辨析,使化学本质的探究更为客观、科学,具有说服力。

3.质疑到探究,有利于实验问题解决

“疑是思之始,思是行之端。”质疑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释疑、解疑的探究过程,这一过程的建立才是课堂落实的关键。然而在传统化学实验中,当出现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不同的状况时,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而无法继续深入探究,这无疑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数字化实验就可以进行定量的、细致的操作分析,让数据说话,让事实说话,让课堂质疑的“意外资源”有一个更好的探究平台,把新课程理念和目标落到实处。

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中,要求对“白磷燃烧前后的总质量”进行测定。

传统实验:如图2所示,连接好装置。(1)在锥形瓶的底部铺一层细沙,作用是;(2)燃烧前锥形瓶的总质量是;(3)白磷在燃烧过程中的现象是 ;(4)白磷燃烧过程中,托盘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                   ;(5)白磷燃烧         (“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

实验中应用的是托盘天平,灵敏度比较低,使得部分学生得出“白磷燃烧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教师若对此进行口头解释,只会显得苍白无力,让人难以信服。而数字化实验就可以对此进行改进,将托盘天平换成电子天平,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质量测量更为精确,同时也有效避免了人为读数造成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改进,让质疑拥有了生长的土壤,实现了对化学知识的精细化学习,推进了学生追求卓越的精神。

三、反思归纳,数字化下的问题辨析

1.数字化实验应用被传统实验教学拒绝的问题

數字化实验教学的出现,势必会对传统实验教学造成一定的冲击。在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发展中,中考实验还停留在传统的实验框架中,较大的实验设备投入、传统的实验习惯和自我学习的惰性,都是教师排斥和拒绝数字化实验教学的理由。其实,这是对数字化实验教学认识不够的体现,缺乏一定的前瞻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下,数字化实验教学已经不可拒绝。

2.数字化实验教学全盘替代传统实验教学的问题

改革并不是一种颠覆,而是一种创新性继承。数字化实验教学实质上是对传统实验的一种改良、优化与完善,数字化实验是学习化学、理解化学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一个图文并茂、人机交互、即时反馈的学习环境,旨在为师生、课堂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解放师生的思维,特别是要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实践与深化。如果用数字化实验教学全盘替代传统实验教学,势必会让教师成为演示员,学生成为观察员,缺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合作,图像、数据就会是过眼云烟,失去了思维应有的生命力。故数字化实验教学要与传统实验教学并存,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3.数字化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的融合问题

融合不是简单的加法,更不是简单的混合展示。传统实验教学大多是对化学概念、原理做一个定性的分析,更侧重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操作的规范、现象的观察;数字化实验教学主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数据的变化趋势推导实验结论,侧重于对实验过程的探究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两者之间并非是矛盾和排他的,而是实验演进和优化的不同阶段。只要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适时选用,相互融合,就能达到最理想的实验教学状态,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总之,数字化化学实验是体现化学学科特点的必然要求,是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广大化学教师应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创造性地开发、设计和运用数字化实验,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化学数字化实验成果交流,通过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数字化实验辨析初中化学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水溶液凝固点及沸点测定实验的数字化改进
对高中化学数字化实验的探索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知识建构型翻转课堂典型案例研究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