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应该怎么吃

2020-09-26姜洋张威高叶梅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个体化胃肠道抗癌

姜洋 张威 高叶梅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我国饮食是头等大事。在肿瘤患者确诊并接受治疗的那一刻起,家属就开始为患者的预后、术后寻求各种“偏方”,微信群、病房成为患者家属探讨食疗保健的集中地。同样的关心、同样的诊断、同样的治疗方案是否就会是同样的饮食调理方案呢?

非也。咱们老祖宗在很早以前就总结出了“同病异治”的中医思想,虽然病情相同,但是每位患者的体质、进展和预后都不相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别,所以个体化治疗就很重要,而中医恰恰非常注重个体化差异的医疗方式,会结合望闻问切做出最适合患者的方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肿瘤治疗各个时期的饮食调理方案。

化疗期

化疗期患者胃肠道反应较大,饮食原则是少食多餐,觉得胃肠道症状好一点可以进食一些可口清淡的饮食。中医学有“糜粥自养”之说,如粳米瘦肉粥、姜丝肉糜青菜粥、鸡肉小米粥、青菜肉丝面等,在不刺激胃肠道的同时满足人体对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辛辣油腻,若反应较大不必强行进食。老年人起病多缓慢,正气不足,多体虚疲乏,可适量增加一些西洋参、红景天、冬虫夏草、海参之类的滋补之品。而年轻人起病急骤,肿瘤生长迅速,滋补之品还是少用为妙,例如鸽子汤、甲鱼汤、鹿茸、鹿血等就容易引起患者燥热、鼻血、口腔溃疡等不适症状。

化疗间期

化疗间期,是患者休养生息、恢复各项指标、为下次化疗做准备的时期,所以这段时间需要多进食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配合药膳,以鱼、鸡胸肉、鸡蛋、牛奶、豆制品、新鲜青菜和水果等为主。如患者血象偏低,可加用阿胶、当归、黄芪、龙眼肉等补气养血;食欲不佳,可加用山药、山楂、陈皮等健脾开胃。

围手术期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这段时间患者精神压力较大,对手术的恐惧和不确定性让患者食欲减退,甚至食之无味,但除了手术当天禁食外,术前应该充足进食,保证营养,为手术和术后打下基础。这时比较适宜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如各种有鳞鱼类、鸡肉鸭肉猪肉、新鲜瓜果蔬菜、坚果等;术后慢慢恢复进食,先从易消化的流食、粥糜开始,继而逐步恢复进食。

恢复期

漫长的手术、化疗期终于结束了,但是抗癌的战斗只完成了一半,在接下来的4~5年,患者仍然需要来医院复诊,而医院的治疗虽然结束了,但恢复免疫力、局部功能锻炼、提高机体抗癌能力、调节机体阴阳平衡、防止复发转移的路任重道远。这时的饮食原则是适量、均衡,不要以为出院之后就可以大吃大喝了。適量饮食配合适当的运动会让患者拥有更好的精神面貌,这时再配合适量的抗癌食疗,比如绿茶、大蒜、薏仁米、蒲公英、西洋参等,都会有助于治疗后的恢复。

猜你喜欢

个体化胃肠道抗癌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评价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个体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在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关于抗癌药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47号
麦芽硒如何抗癌?
身体强不等于“抗癌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