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探讨

2020-09-26梁丽蓉

求知导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作文训练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作为语言类的学科,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内容,更在于语言能力的强化。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因此,阅读和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意义重大。因为阅读和写作在教学内容方面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语文课堂上实现阅读和写作的整合教学,通过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实现更高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文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6-0071-02

引 言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环节,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根据一体化教学的思想,实现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整合,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一、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发展现状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实现小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强化,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1]。阅读和写作环节实际上是有内在联系的,将两者整合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从目前的语文教学实际来看,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整合教学的优势所在。这些教师无论是在开展阅读还是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都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致无法激发小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在被动学习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自然不会提升。

除这种情况之外,也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地认识到整合教学的便利和优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探索这种一体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现途径。但是一方面,由于教师本身专业素养和能力的不足,其教学能力无法实现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和安排;同时,因为教师对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也处在摸索的阶段,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理解上的错误和实践上的不足,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失误。而另一方面,这种整合教学缺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没有帮助学生树立相关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等意识和习惯的前提下直接组织开展这种整合式的课堂教学,其作用和效果自然也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正因如此,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时,教师才更需要对阅读和写作的整合式教学进行关注和研究,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实现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整合教学的策略

1.借助阅读练习实现写作素材积累

通过分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我们了解到,小学生在完成写作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写作时无话可写。小学阶段的写作练习的主题大多为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所以小学生写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和对生活的观察。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发育不成熟,其自身经验并不丰富,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往往很难养成观察生活并且深入思考的习惯,因此,小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时往往会出现无话可写的问题。这也是小学生写作能力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的整合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既然小学生本身的生活经历受其年龄的限制而并不丰富,所以要想让小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有内容可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引用周围其他人的生活经历来实现自己的主題表达。对于小学生而言,除父母和同学之外,他们接触其他人的机会较少,所以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来了解别人的生活,并通过对其内容的理解和主题的总结,将其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并在写作的过程中加以引用,以丰富自己作文的内容。

利用阅读理解来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除可以体现在这种直接性的素材内容积累之外,也可以从转变小学生的思维、转变其习惯来实现这一目标[2]。也就是说,小学生在完成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往往也可以对作者观察世界、观察生活的角度和方法有所了解。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借助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这些方法和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且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在生活中对这种方法加以运用,帮助其养成这种观察生活的习惯,并且不断强化其对社会和生活的观察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写作素材,还有利于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2.通过阅读理解把握写作情感表达

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训练的难点不仅在于无素材可用、无内容可写,还在于无法表达自身的情感[3]。大多数小学生作文中都存在“假大空”的情况,即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文字来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真情实感。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学生本身情感和想法的缺失。对于一部分小学生而言,缺乏观察生活细节的意识使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及自身的经历缺乏思考,且将其看作理所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虽然通过深入挖掘将一些经历和现象作为写作的素材,但是并没有进行思考,所以也就无法通过这些内容进行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学生在缺乏自主想法的情况下,要完成写作过程中的情感升华和立意,自然就会出现“假大空”的情况。从这一角度出发,要想解决小学生习作缺乏情感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认真思考的习惯。

二是小学生情感经历的不足。当前社会环境下,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比较单纯,其与周围人的关系也比较简单。所以,小学生除对一些浅层的情感体验有所感知之外,对于一些较为深刻的感情大多无法体验。在缺乏真实情感的情况下,小学生自然也就无法在写作的过程中进行更加深入真切的表达。例如,生活在和平年代中,小学生对爱国主义,尤其是战争年代下为国牺牲的精神就无法做到切实感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整合,将阅读文章作为蓝本来开展情感体验教学,以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具体来说,教师要让小学生对作文主题中要求的情感有更加深切的体会,首先选择几篇表达类似情感内核的阅读文章让小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其次将阅读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尤其是故事情节进行提炼;最后在网络上选择相应主题的视频、音频和图片等数字化资源,结合3D 投影等技术手段进行相应情景的创设。相比于阅读文章的文字表述,小学生通过对情境的体验更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及其中寄托的情感。这样的方式能促进小学生情感体验的不断丰富,使其在面对类似的作文主题时有所感触,且表达也会更加真实生动。

三是小学生本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匮乏。小学生虽然有所感触、有所思考,但是并不能通过语言表达将其展现在自己的文章中。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阅读理解的学习任务,引导小学生对阅读文章中的语言特色、表达方法等进行分析,使学生学会简单的借鉴和模仿,进而不断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开展写作训练实现阅读技巧应用

整合小学生阅读和写作教学,不仅能解决当前小学生写作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将写作练习与阅读文章学习进行整合,既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也能够提升其书面表达能力。

一般而言,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会着重分析文章的结构及语言特色。通过教师的分析,学生能够逐步掌握不同体裁文章在语言风格、文章结构、遣词造句等方面的特点。但是,这种理解在阅读教学中仅仅停留在表面,对于一些小学生而言,只意味着记忆而非深入理解。这样一来,在面对类似文章时,学生难免会出现记忆背诵上的疏漏,从而在阅读和分析文章对出现失误。但是,将阅读和写作教学进行整合之后,教师就可以在完成相应体裁的阅读文章教学之后设置与其相关的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在完成写作练习的过程中对这些文章表达的技巧进行应用。而教师则可以通过观察小学生的写作情况来了解其对相应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进而对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和纠正。这样一来,小学生就能够对这些阅读技巧有深入的理解,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利用这些技巧完成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反之,阅读技巧的学习也能够帮助小学生了解如何更好地安排文章的结构、如何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并且能够不断提高小学生在写作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水平。

因此,综合来看,进行阅读和写作的整体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教学内容的相互影响、相互铺垫来实现小学生双方面的进步,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结    语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和写作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最核心的内容和要求。因此,实现阅读和写作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一直以来都是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写作一体化的理念开始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应用。因此,将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的课堂进行有机整合,不仅能够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还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蔡小琴.整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中),2014(06):10.

张欣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有效整合[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11):148.

楊秀池.整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探讨[J].关爱明天,2015(07):534-535.

作者简介:梁丽蓉(1978.10—),女,广西博白人,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作文训练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命题作文训练中的命题方式初探
作文训练的前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