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核心素养下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创新策略

2020-09-26郑怡

求知导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初中班级自主管理核心素养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初中班主任而言,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其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自觉主动的行动来增强管理意识,进而构建优秀班集体。在班级自主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初中生的具体情况,探究引导他们提高自主管理积极性的有效办法,并正视目前自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分析其原因,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班级;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6-0012-02

引 言

对于初中生而言,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要获得大量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文化,还要从有效的自我管理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在当下核心素养教育指导下的中学生,更需要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实现能力的有效拓展。班主任在引导学生形成自主管理意识的过程中,既需要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也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同时引导学生在独立完成任务和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自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一、运用放管相结合的管理理念,渗透自主管理思想

在核心素养培育指导思想的要求下,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摆正立场,真正坚持教育引导者的地位和角色[1]。为了进一步增强班级自主管理的效果,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班级管理活动之中,教师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优化自我管理引导思路和方法,做到管理和放权相结合,把握好班级自主管理的具体程度,既要增进学生之间的信任,也要在一些难题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效能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班级常规管理工作落实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调动他们这种管理的积极性。对于收交作业这项工作来讲,其不仅是一件司空见惯的班级管理小工作,也对整个教学进度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至关重要。在落实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放管结合的管理理念,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觉主动地上交作业,引导小组长认真有效地统计上交作业的结果。教师只有相信学生,才能真正发挥班级自主管理的效果。对于班级管理工作中一些需要努力克服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增强自主管理的意识,并探寻真正实现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

过于严格苛刻的管理,不仅会让学生感到不自在,也会影响他们自主管理积极性的提高。所以,班主任需要坚持放管结合的管理思想,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兴趣,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不断创新管理思路与管理办法。

二、建立班级民主管理沟通平台,营造民主、和谐氛围

核心素养理念的有效落实,需要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信心,引导他们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有效发挥聪明才智的基础上,真正落实管理工作[2]。要想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建立较为民主的沟通管理平台。这样,学生在发现问题时,才能及时、有效地和班干部及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真正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真正为班级自我管理贡献力量。

除此之外,针对特定的班级管理活動,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在积极有益的环境中激发个性,进而促使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到班级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带领学生畅谈自己对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认知,以及对未来班级自主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之下,学生需要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思考与实践的能力。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合理规划,开展一些适合本学期的自我管理小活动。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管理小活动之前,需要为学生营造和谐、友善的沟通交流氛围,引导学生根据现阶段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要求来组织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本段时间内学习的内容,设计一些手抄报和黑板报以展示自己的学习心得,与此同时,也可以制作一些学习公益作品和书法作品,记录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班级自主管理离不开班级管理意见的收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带领学生构建较为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沟通交流平台,引导他们在民主的氛围之中,合理表达意见和诉求。

三、自主管理目标需因材施教,关注多样化管理

班级是一个大的集体,但是在班集体发展过程中,班主任也会看到不同性格类型的同学。正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班级管理才会变得更加富有意义[3]。在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制定恰当的管理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通过有效的努力来实现目标。在设定目标的过程中,班主任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不同能力需求的学生制定有差异的目标,既要引导自主管理意识较强的学生进一步提高成绩、获得能力,也要引导暂时落后的学生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与信心,从而在不断尝试成功的过程中,实现多样化管理目标的落实。

例如,在班级自主管理工作中,学习成绩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目标落实的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及生活的具体情况,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然后在多年教育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自主管理素养培育目标。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需要继续鼓励他们,引导他们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学习活动中,并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不仅需要鼓励他们增强自主学习意识,还需要通过发动学习小组的力量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多样化的问题。教师只有对不同能力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有效办法,才能够真正提高自主管理的时效性。

学生是一个有差异性的个体。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增强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通过努力取得收获,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有效实施班级自主管理计划,定期总结反馈结果

在开展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用明确的自主管理计划来约束和要求学生的行为。在制订班级自主管理计划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分析班级管理的具体内容及学生学习管理的具体特点,有目的地带领全班学生投身到自我管理的过程之中。除此之外,为了更高效率地开展自我管理工作,班主任还需要带领学生定期总结、反馈班级管理的结果,并对前一阶段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找出促进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办法。另外,在进行沟通、总结、反馈的过程中,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线上交流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最真实的看法。

例如,在研究班级自主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认真分析现阶段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目标和要求,认真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初中生的现有能力和兴趣为着眼点,认真总结他们在以往自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而制订出适合本班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计划。这个自主管理计划,既包括生活管理计划,也包括学习管理计划;既可以涉及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成绩的提高,又可以涉及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发展,以及其他兴趣爱好的培养。教师只有制订较为全面、有发展性的自主管理计划,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在一阶段自主管理工作结束之后,班主任还需要请学生一起总结、反思目前自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将自己在自我管理过程中记录下来的宝贵经验和有效瞬间进行展示,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增强。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班级自主管理的意义,班主任还需要鼓励学生针对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畅所欲言,使其在课堂纪律、学习成绩、作业完成、考试管理等多个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为班级服务,真正实现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之下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的有效目标。

只有不断总结和反思,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提高,才能真正提升班级自我管理效能。所以,班主任在工作的过程中要认真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策略探寻。

结 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尤其是在初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重视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引导他们在学习和处理班级事情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还需要有效地结合规则约束和计划指引,带领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丁晓飞.初中学生班级自主管理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2017.

王芹.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8.

李暖仪.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吉:延边大學,2017.

作者简介:郑怡(1979.11—),女,福建霞浦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班级管理、分层管理、自主学习。

猜你喜欢

初中班级自主管理核心素养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策略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论初中班级的教育与管理
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