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叩齿咽津助父亲八十不老

2020-09-26宋伯航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8期
关键词:心神筋骨津液

宋伯航

父亲已83岁高龄,耳不聋,眼不花,手脚利索,面色红润,步态稳健,常年很少患病就医,看上去不像年过八旬的老人。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令尊身体保养得如此健康?我笑答:老人每天早起早睡,常帮着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一日三餐食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就是常见的白菜、土豆、番茄、苹果、梨等,生活简单而朴实。由于同事、朋友和邻居们问得多了,我不禁注意起父亲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慢慢发现了父亲的养生秘诀。

父亲每天有“叩齿咽津”的保健习惯。叩齿,就是用上下牙有节奏地反复相互叩击,俗称“叩天钟”。做法简单:口唇微闭,心神合一,默念叩击;先叩臼牙,再叩门牙;轻重交替,节奏有致。在叩齿过程中,上下颚不停地击叩,舌头随之搅动,口腔会生出津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唾液。待口水满时,缓慢咽下,用意念送至脐下丹田;再繼续叩齿,再慢咽唾液。每天晨起后和晚上睡觉前各两次,每次叩齿360下,咽唾液16次,一年四季,从未间断,细问之下,父亲已坚持叩齿咽津30多年。

我在翻阅医书典籍时发现,叩齿咽津这种养生法自古就有。清朝尤乘的《寿世青编》有载:“叩齿为筋骨之余,宜常叩击,使筋骨活动,心神清爽。”现代医学认为,经常叩齿能增强牙齿的抗病能力,从而使牙齿变得坚固整齐,丰润光泽。

津液称为唾液、玉泉、甘露或华池之水,咽津具有和脾健胃、润泽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等作用。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饵舌下津令无数”的说法;《逍遥子导引诀》解说:“五脏之邪火不炎,四肢之气血流畅,诸疾不生,永除后患”;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倡“早漱津令满口乃吞之”。现代中医临床证明“肾液为唾”,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作为肾液的唾,当然也十分宝贵。近年来,医学专家又发现,唾液还有很强的防癌效果。

可见,民谚“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并非奢谈。叩齿咽津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保健方法,对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溃疡、脾虚等常见病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中老年朋友们不妨一试。

猜你喜欢

心神筋骨津液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青花瓷瓶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庄子德论的内在理路
朱森林养生漫画
诗意营造:小学古诗教学的“筋骨”
小朋友绘画作品展
气血津液辨证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