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脑血管意外患者急救中的效果观察

2020-09-26阿克木尼沙买买提海热尼沙买买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7期
关键词:致残率脑血管死亡率

阿克木尼沙·买买提,海热尼沙·买买提

(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急诊重症医学科急诊组,新疆 喀什)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病症浮出水面。其中急性脑血管意外又被成为脑卒中[1-2]。急性脑血管意外有发病急、发展速度快、病情严重等特点,且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都很高。急性脑血管意外是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血管痉挛、破裂等状况而造成的全面性脑功能缺损[3-4]。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身体不受控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运动,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容易导致患者的死亡或者残疾,是临床上不可小觑的病症。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急救是至关重要的。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自身为中心,做到尊重患者,细心的为患者进行服务。本文就人性化护理在脑血管意外患者急救中的效果做出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2 月至2019 年3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救的患者300 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30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 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86 例,女64 例,年 龄47~90 岁,平均(68.59±8.86)岁;对照组患者男76 例,女74 例,年龄56~88 岁,平均(65.36±7.77)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患者和患者家属意识清楚,没有严重的精神障碍,能够配合本次研究;患者的医院检查资料齐全。

1.3 排除标准

因特殊情况不能坚持治疗的患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临床检查资料不齐全的患者;患者或患者的监护人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伴有严重的药物过敏史;患者或患者家属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或中途退出者。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人性化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急救的患者进行护理,具体如下。

1.4.1 现场急救

在接到急救电话之后快速的成立急救小组,在到达现场后,医务人员详细的询问患者的发病史和患者的主要状况。同时检查患者的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仔细观察患者是否还具有清楚的意识,肢体是否能够受到控制,检查患者的瞳孔,判断患者的瞳孔是否呈放大状态。根据现场的发病情况及时的采取有效急救措施。

1.4.2 呼吸维护

脑血管患者在发病时通常意识不清晰,且存在呼吸道中分泌物增多的状况,从而造成气道堵塞的现象,影响患者顺畅的呼吸。护理人员在急救时应该先观察患者是否具有清晰的意识,在患者意识清晰的情况下让患者保持半坐或平躺,在将患者的头抬高,让脑部的静脉血回流,避免出现脑水肿的情况。患者意识不清晰则应该让患者处于侧卧或平卧。让患者的头部偏向一边,避免患者吸入分泌物。同时解开患者的衣领让患者能够顺畅的呼吸。观察患者的呼吸道中是否存在分泌物,对患者进行吸痰从而清除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在患者发病严重时也可以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

1.4.3 建立静脉通路

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尽快的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在建立静脉通路时选择合适的静脉刺入静脉留置针,并进行固定,避免患者因意识不清而导致药物外渗、针头脱落等情况。

1.4.4 转运监护

在患者的病情得到相对的稳定后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提前通知医院做好接诊的准备。在转运过程中用约束带将患者固定在帆布担架上,时刻注意患者的头部,避免搬运过程中使患者的病情加重。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时刻注意患者的呼吸是否顺畅,在患者心跳和呼吸出现骤停的情况,应该立即停车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1.5 观察指标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定,判断人性化护理在脑血管意外患者急救中的效果。

1.6 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

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2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对比(±s)

表2 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对比(±s)

组别 例数 基本知识 科研水平 沟通技巧 服务意识 团队精神观察组 150 41.23±11.15 62.14±12.05 38.18±8.15 12.19±5.48 33.11±9.45对照组 150 21.59±9.44 42.18±10.65 22.57±7.18 6.48±2.11 26.51±7.13 t 16.465 14.886 17.602 11.909 6.82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身体不受控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运动,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容易导致患者的死亡或者残疾,是临床上不可小觑的病症[5-6]。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自身为中心,做到尊重患者,细心的为患者进行服务。在对患者进行急救时仔细观察患者是否还具有清楚的意识,肢体是否能够受到控制,检查患者的瞳孔,判断患者的瞳孔是否呈放大状态。根据现场的发病情况及时的采取有效急救措施[7-8]。观察患者的呼吸道中是否存在分泌物,对患者进行吸痰从而清除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尽快的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在患者的病情得到相对的稳定后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提前通知医院做好接诊的准备。通过人性化的而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医院的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定,判断人性化护理在脑血管意外患者急救中的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对比,证明人性化护理在脑血管意外患者急救中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医院的治疗效率,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进步,具有很高的临床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致残率脑血管死亡率
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显著降低糖尿病死亡率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